分享

向被执行人发拒执罪惩戒警告,有效促使自动履行!

 donghailongwag 2025-05-21

原创 崔凯律师 欠款追讨重庆律师 2025年04月11日 19:40 重庆

向被执行人发拒执罪惩戒警告,有效促使自动履行!

引言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执行案件中一个非常实用,而且往往能“四两拨千斤”的策略——那就是对那些明明有能力履行,却偏偏耍赖拒不执行的“老赖”,发出拒执罪的惩戒警告,从而有效地促使他们乖乖履行义务!

相信很多债权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辛辛苦苦打赢了官司,拿到了胜诉判决,结果到了执行阶段,被执行人却像个“铁公鸡”,一毛不拔,甚至还各种花式抗拒执行,让人是既生气又无奈。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白纸黑字的判决变成一纸空文吗?当然不是!作为专业的执行律师,我们有很多“武器”来对付这些“老赖”,而今天我要重点讲的,就是其中一个既能维护法律权威,又能有效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的“秘密武器”。


正文

1️⃣先给大家讲一个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看完你就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这个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第255号——“天水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明某执行实施案”。案情其实很简单:

天水某物业公司打赢了和明某的租赁合同纠纷官司,法院判决明某需要腾退房屋,并支付拖欠的房租、物业费等等。判决生效后,这位明某老兄就是不肯搬走,也不愿意交钱。法院执行局给他发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也贴了腾房公告,但他依然是置若罔闻,甚至还叫了一帮亲戚朋友来围堵执行现场,导致法院的执行工作根本没法进行,围观群众也很多,影响非常不好。

眼看强制执行就要升级,双方的冲突可能也会激化。这个时候,执行法院的法官非常聪明,他们并没有直接采取更强硬的强制措施,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他们正式向明某发出了“惩戒警告”,明确告知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他这种拒不腾退房屋的行为已经涉嫌犯罪了!法院给了他最后期限,如果在指定日期前还不腾退房屋,法院将会依法把他的犯罪线索移送给公安机关。

你猜结果怎么样?这位明某老兄在收到这个“惩戒警告”后,态度立马就变了!在法院指定的日期前,乖乖地把房子腾空了,并且把该交的钱也都交齐了。最终,法院考虑到他后续的配合态度,决定不将他的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案件顺利执结。

2️⃣这个案例的执行思路,是不是让你眼前一亮?

作为一名执行律师,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案例的精妙之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法律的权威不容挑战!对于生效的判决、裁定,被执行人必须履行,这是法律的底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必须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如果拒不履行,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情节严重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简单粗暴的强制执行,有时候可能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冲突,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选择。尤其是在像腾退房屋这种涉及人员和财产的案件中,如果能通过一种更柔性的方式,既能维护法律的权威,又能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那无疑是最佳的结局。

而这个案例中的“惩戒警告”,正是这样一种巧妙的策略。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明确告知法律后果,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慑。 很多人可能对民事执行的强制措施有所了解,但对拒不执行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后果却不一定清楚。法院明确地告知被执行人其行为已经涉嫌犯罪,这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开始认真考虑配合执行。

(2) 给予被执行人一个“下台阶”的机会。 法院并没有立即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给予了被执行人一个宽限期,让他们有机会主动履行,避免承担刑事责任。这实际上是给了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避免了双方矛盾的进一步升级。

(3) 以最小的成本取得了最佳的执行效果。 相比于耗时耗力的强制腾退,这种方式通过一个警告就让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大大节省了执行成本,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冲突和损失。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惩戒警告”并非万能的。它适用的前提是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那发出警告也没有实际意义。此外,对于那些仍然顽固不化、拒不执行,甚至变本加厉对抗执行的“老赖”,法院也绝不能手软,该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必须坚决果断,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3️⃣那么,作为债权人,我们能从这个案例中学到什么呢?

当你的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却故意拖延、拒绝配合时,你可以考虑向执行法院提出建议,看是否可以借鉴这个案例的做法,先向被执行人发出拒执罪的惩戒警告

当然,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你需要提供一些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确实有履行能力,比如:

* 被执行人名下有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财产线索;

* 被执行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 被执行人存在转移财产、隐匿财产的行为等等。

只有当法院认为被执行人确实存在拒不执行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时,才会考虑采取这种策略。

4️⃣最后,我想强调一点: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那些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的“老赖”,我们既要运用智慧,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促使其自动履行;也要坚守法律的底线,对于恶意抗拒执行的行为,绝不姑息,坚决依法惩处,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欢迎随时咨询专业的执行律师。谢谢大家!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