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执行人恶意逃债,有没有办法让他坐牢?

 donghailongwag 2025-05-21

原创 出海小律 天津出海律师事务所 2025年04月23日 19:20 天津

打赢官司却拿不到钱,不少债权人心里都憋着一股火:“能不能让被执行人坐牢?”  

别急!只有一种情况能让被执行人“进去”——拒执罪。但可不是“没钱还”就会坐牢,关键看他有没有“故意躲债”。今天咱就用大白话聊聊,啥样的被执行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咱该怎么维权。

图片

一、先划重点:拒执罪不是“没钱还”,而是“故意躲”! 

很多人误会:“被执行人不还钱就该坐牢”。错! 

拒执罪的核心是“有能力还却故意不还”:  

 ✅ 真没钱:比如被执行人失业、重病,确实没收入,属于“执行不能”,不会坐牢;  

 ✅ 故意躲:比如把房子偷偷过户给亲戚、把存款转到别人账户、伪造“假离婚”转移财产,这种“明明有钱却装穷”的行为,就可能构成拒执罪,最高判7年!  

法律定义:拒执罪,就是对法院生效判决有还钱义务的人,明明有能力履行,却通过隐藏、转移财产等手段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这10种“躲债行为”,直接触犯拒执罪!

被执行人的“躲债套路”花样多?记住这3类常见行为,发现就可以报警!  

 ❶ 转移财产类:把钱藏起来、送出去  

 藏钱:把存款转到父母、配偶、甚至未成年孩子的账户,或者买成理财、保险、黄金;  

 送钱:无偿把房子送给亲戚,或者以“1元贱卖”的方式转让汽车、公司股权;  

 赖账:放弃别人欠自己的钱(比如“别人欠我50万,我不要了”),或者故意延长别人还钱的时间(比如“本来该今年还的钱,我让他10年后再还”)。  

案例:被执行人老王欠了80万,把自己的商铺“免费”过户给儿子,自己继续收租金。法院查到转账记录和商铺租赁合同,认定他故意转移财产,追究拒执罪。  

 ❷ 对抗执行类:跟法院“硬刚”,拒不配合

 说谎话:法院让报告财产,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比如“我只有1张银行卡”,实际有10张);  

 不配合:收到限制消费令还坐飞机、住星级酒店,或者拒绝迁出房屋、退出土地(比如“法院让我搬离别墅,我就是不搬”);  

 闹现场:法院执行时,聚众闹事、威胁执行人员,甚至毁损执行材料、抢夺执行器械。  

案例:老李欠了100万,法院去查封他的工厂,他带着一帮人堵门,喊“谁敢封厂就揍谁”,导致执行工作无法进行,被以拒执罪判刑。  

❸ 伪造证据类:耍心眼、做假证,阻碍查财产 

 毁证据:烧毁自己的银行流水、合同单据,或者伪造“虚假债务”(比如“我欠朋友200万,其实是串通好的”);  

 买通他人:花钱让证人不说实话,或者指使别人做伪证(比如“给邻居1万元,让他说房子是自己的”)。  

三、追究拒执罪,这3步必须做!  

发现被执行人有上述行为,别只等着法院执行,主动行动才能让他坐牢!  

❶ 收集证据:把被执行人的“躲债证据”全留下!  

 财产转移证据:银行流水(比如突然大额转账给亲友)、房产/车辆过户记录(比如诉讼中突然卖房)、微信/短信记录(比如“钱先放你这儿,别让法院查到”);  

 对抗执行证据:法院的限制消费令、财产报告令,被执行人违反的证据(比如他朋友圈晒出国旅游的照片);  

 证人证言:邻居、同事、甚至被执行人身边人的证词(比如“他说把钱藏在表弟账户里了”)。  

❷ 两种途径报案:公诉or自诉,看情况选!

 公诉(首选):向执行法院申请,让法院把案件移送给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会调查被执行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查证属实后,检察院会提起公诉;  

 自诉(公诉不受理时用):如果公安机关不立案(比如“证据不足”),可以自己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直接告被执行人。  

❸ 新规定:诉讼阶段转移财产,一样能追刑责! 

2024年最新司法解释明确:从法院通知被执行人应诉开始(比如他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如果他开始转移财产(比如把房子卖掉),也能追究拒执罪! 

以前只算“判决生效后”的行为,现在提前到诉讼阶段,被执行人再也不能靠“诉讼期间赶紧转移”逃避责任了!  

四、给债权人和被执行人的“避坑指南”  

 ✅ 债权人记住:别光等执行,主动收集3类证据! 

1. 被执行人有能力还钱的证据:比如他的工资流水、房租收入、投资收益;  

2. 被执行人故意躲债的证据:转账记录、过户合同、聊天记录;  

3. 被执行人对抗执行的证据:法院的文书、他违反规定的照片/视频。  

 ✅ 被执行人注意:这3件事千万别做!

1. 别转移财产:不管是诉讼中还是判决后,转移房产、存款、股权等行为,都是在“踩红线”;  

2. 别对抗法院:如实报告财产、遵守限制消费令,别跟执行法官“对着干”;  

3. 别心存侥幸:真没钱就主动协商分期还款,伪造证据、找人顶包只会加重处罚。  

五、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拒执罪是对付“恶意被执行人”的终极武器,但前提是必须有证据证明他“故意躲债”。如果你发现被执行人有转移财产、伪造证据等行为,千万别犹豫,第一时间找律师固定证据,向法院或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不会放过“恶意躲债的人”,但也不会冤枉“真没钱”的人。只有让恶意规避执行的人付出坐牢的代价,才能让“欠债还钱”的规则真正落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