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妙玉有一种拒人千里的气质。另一方面,众姊妹对妙玉的身份不好定位,相处势必尴尬。 ![]() 大观园里的众姊妹,有的天真,有的率性,有的爽朗。可是在待人接物的问题上,大家都是有一定分寸的。 就像南安太妃过府贺寿那次,“其中湘云最熟”,熟到南安太妃一见她就开玩笑的程度:“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账。”她为什么不主动出来见面?并且,以湘云这样爽朗好动的性格,听到南安太妃的话,居然不接着说笑,而是规规矩矩地“拜谢”,为什么? ![]() 因为南安太妃是尊贵的客人,对贾母尚且居高临下,钗黛湘琴探这些晚辈女眷,哪有资格跟她取笑?哪怕是黛玉如此骄傲,也不得不遵守这样的规则。 ![]() 另一个例子是宝玉。他“素习是最厌愚男愚女的”,婆子倒茶他都不肯吃。可是甄家的四个女人来请安,“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宝玉也忙笑问好”,弄得这四个女人都诧异:“这位哥儿性情却比我们的好些”、“方才我们拉哥儿的手说话便知。我们那一个只说我们糊涂,慢说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依。所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 ![]() 我们读者都知道,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影子和分身,“只说我们糊涂,慢说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依”,既是甄宝玉,也是贾宝玉。但是贾宝玉对甄家妇人客气,原因在贾母的话里:“我们这会子也打发人去,见了你们宝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强忍耐一时。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对客人家的仆妇,和自己家的仆妇,态度完全不同。这是一般的人情世故。 ![]() 所以姊妹们对待妙玉,就有点儿左右为难了:用平常的姊妹之礼相待吧,她明明是出家人,不能吃腥饮酒;要用出家人的礼仪对待她吧,她却以“闺阁”自居。别的出家人,不管是清虚观张道士,还是净虚、马道婆,都是恭敬对待贾府中人的,妙玉呢,却比贾府中人还骄傲,反而要居高临下地嫌弃贾府中人。 ![]() 当然,我们读者也知道,妙玉是一个借佛门暂时养病、准备还俗却耽搁下来的千金小姐。她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出家人。她的骄傲,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姿态,而不是真的瞧不起钗黛众人。 可是,在没有互相了解的时候,众姊妹已经被妙玉的冷淡和高傲禁住了脚。反正大观园里姊妹众多,何必非得跟她亲近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