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宋方金,就会想起这位编剧当年和名演员关于改剧本的争论,还有他上吐槽大会时候的舌战群儒,让人见识到这位名编剧的魅力。手上宋方金老师的最新作品《两心》中故事灵感来自《搜神记》中的一则200余字的“秦巨伯斗鬼”,将之变成一部社会小说拷问现代人的心灵。 ![]() 宋方金老师是山东青岛人,《秦巨伯斗鬼》故事也发生在琅琊,春秋时期琅琊就在今山东省青岛市琅邪台西北。故乡是作家写作的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马尔克斯在外公外婆的老宅里度过童年岁月,每天下午6点钟后,他就必须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不能随便移动,在孩子心中,“那真是一个恐怖而又神奇的世界”,这是他日后马孔多小镇的原型。鲁迅先生当年写《故事新编》,也是因为“我们今天读到的上古神话、古代传说,最终照见的,仍是人性与社会中那些永恒的课题”。琅琊的风吹过编剧宋方金老师的脑海,旧时志怪传奇成为穿越今人世界的一张丝网,当独自走钢索的人失去平衡摔下的时候能够承受生命之重。 ![]() 《两心》并非简单的“旧瓶装新酒”,而是用技术技巧颠覆解构重组了原著故事,把传奇故事还原生活本身,是作家投掷在故事里的具体情节设定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书中有人性的执着,有家庭关系的沟通与疏离。 ![]() ![]() 秦巨伯出身胶南捕仙之家,父亲去世前传授捕仙技与捕仙规,还有两件法宝两心壶与连心扣。一壶两心,两扣一心,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修心,而这两件法宝却能映照人心之复杂与执拗,无间之道,在于一念之中。 秦巨伯每五天捕捉一只黄鼠狼,这在东北称之为黄大仙。关于东北出马和狐黄白柳灰五位仙家的传说,几乎每个东北出生的孩子都有所耳闻,甚至现在在沈阳城的小巷里偶尔还有黄鼠狼生活的痕迹,大家敬而远之,捉打绝对不可能。但狼毫,东北产的“关东狼毫”最为有名,就是拿黄鼠狼毛制作而成,小时候一直以为狼毫是用了狼毛。秦巨伯家狼尾用来做狼毫,剥皮出售,内脏卖给药铺,一夜收拾完毕吃一份儿媳做的油旋儿,填末儿。 ![]() ![]() 作者写秦巨伯一年四季百吃不厌,一方面是发妻所做,手艺精湛。另一方面确实好吃,如孙子喝完了直咂吧嘴儿,一天身上都是热的。身为吃货特意上网搜了一下,济南府的小吃,油旋儿是金黄酥脆的烧饼,填末儿是一碗小米研磨米糊熬煮后,加花生、红豆、粉条、豆腐皮、菠菜等,以食盐与五香粉胡椒粉调味的一碗菜粥。这从婆婆传承到儿媳的手艺,从秦巨伯独享到分给妻子,分给孙子的餐食中看到日常生活的滋味,还有秦巨伯那份身为家长的“独”,独断专行的“独”。 ![]() ![]() 全书围绕秦巨伯误杀,分不同角色书写故事。一部分是秦巨伯对杀白杜鹃的执着,就算所有人劝阻,他也认准内心的死理,走进了死胡同,最终酿成了悲剧,误杀了孙儿。最感人一部分是白杜鹃的自述,本是恩爱夫妻的它们过着幸福的生活,那是一份看透世事的通达,秦家人杀它们,但它们反过来还会保护秦家,因为走了一个秦家,还会有其他家前来。而夫妻也有反目的一天,最终熟悉人性的白杜鹃曾经一度想过不去复仇,但当它目睹误杀场面的震撼,不仅是书中人的震惊,还有来自读者的汗毛直立。人身上的戾气和杀气超越了仇恨的力量,也超越了神灵的控制。 ![]() 宋方金老师编剧出身,他给这个故事一个暗黑的底子,当误杀之后秦巨伯的所作为让他从明面的“独”走向了内外凸显的“毒”,破了规矩破了心。作者改编的秦巨伯让我想起《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贪与惧的化身,人性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幽暗混沌的,放置在极端环境就能把人性这部分逼迫出来,最终的彻底黑化映衬了心灵的蒙尘。 ![]() 所以结尾不需要杨氏女的临终遗言说出真相,因为真相已经呼之欲出了。 而我看完这本书心凉凉的,打算去找找沈阳有没有油旋儿,填末儿,打算吃一份安慰我那颗看书破碎的小心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