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备师(原62师)炮兵团撤编前后

 虛怀若谷 2025-05-22

编者按:

  最近,我们看到兰州军区守备师(原62师)炮兵团的《团史》。这是原炮兵团部分领导牵头集体编纂的以反映该团从1951年组建到1992年撤编的41年发展历程的大型著作。守备师撤编已经27年了,当时撤编的情况是什么,其前前后后经历了哪些?炮兵团撤编前后的过程可以说是守备师撤编时的缩影。为了让战友们了解守备师撤编时的情况,我们特摘该团团史中《银川撤编》一节,供学习交流。

图片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两极格局被打破,由两强称霸的局面转向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发展。虽然局部战争和冲突频繁发生,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民族要独立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中国的发展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在较长的时期避免世界大战已成为可能,前苏联的解体使来自我国北部边境的威胁基本解除,为防务调整创造了条件。

  党中央、军委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对国际形势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军备竞赛,不失时机地提出我军继续实行精简整编,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的基础上,再次精简军队员额,坚决走质量建军的精兵之路。1992年6月,军委中央决定撤销全军守备部队,并下达了军委中央5号文件,随之治部总政下达了关于做好全军体制编制调整精简中政治思想工作的2号文件,兰州军区下达了( 1992)兰司字第141号《体制编制调整精简命令》。

  1992年9月27日,宁夏军区根据兰州军区《体制编制调整精简命令》,下达(1992)宁司字第5 1号命令,正式宣布撤销兰州军区守备师,炮兵团随师同步撤销。命令要求“务于10月底前完成撤销任务”。

  炮兵团编制撤销时的领导成员为:团长王昌华、政委刘新华、副团长薛全录、参谋长宋生宏、政治处主任胡同军、后勤处处长徐金年。

(一)用军委中央决策统一思想

  确定部队撤销编制,是炮兵团自组建以来编制体制的最大一次变化,也是炮兵团历史的终结。

  撤销守备部队的消息在部队传开后,全团官兵议论纷纷,思想波动大,考虑个人进、退、走、留问题多,不少官兵对撤销由彭雪枫亲自创建的这支英雄部队不理解,部分官兵的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团党委从部队实际出发,针对部队思想反映,在党委一班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组织全团官兵深入学习中央军委5号文件、治部总政2号文件精神,学习兰州军区、宁夏军区关于撤销编制的命令,以及做好撤销工作的各种指示和要求,引导官兵从国家大局考虑,从军队全局着想,从军队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入理解精简整编的战略意义。按照师编发的《调整精简教育提纲》、《调整精简纪律十不准规定》,先后在全团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党史军史教育、服从大局教育、纪律教育、部队光荣传统教育和精简整编等教育;团领导深入基层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宣讲部队撤销的各种规定和要求,面对面地回答基层官兵提出的实际问题,组织部队反复讨论,加深理解。通过系列学习教育,广大官兵认识到,撤销守备部队是军委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精兵强军的必由之路,是打赢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大举措。一致表示在重大考验面前要听党的话,坚决服从命令,听从召唤,坚决服从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大局,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小家”与“大家”、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思想不散、纪律不松、干劲不减,决心在有限的时间内为部队多做贡献。在编制撤销之前,当年安排的训练演习任务按计划落实,指挥分队照例进行野营训练,各类会议和专业集训照常举办。8月份团组织单炮实弹射击,仍然取得优秀成绩;9月,在团长、政委带领下参加宁夏军区南大门广场平整任务,全团投入兵力400余名,出动车辆50多台,以劳动竞赛的形式干得热火朝天,提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丝毫看不出这是一支即将撤销的部队。炮兵团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实际行动得到了上级领导机关的齐声称赞。

  撤销守备师的命令下达后,兰州军区党委对部队撤销工作十分重视,曹芃生政委和政治部孔昭文主任先后率军区联合工作组,帮助指导部队保持稳定,对官兵进行分流和妥善安置,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宁夏军区也及时派出工作组具体帮助指导撤销和移交工作,使部队撤销工作顺利完成。

(二)善后工

  部队面临撤销,在人员、物资、财务账目、武器装备、营房营产营具、生产经营设施、部队档案资料的管理移交等方面有大量而庞杂的工作需要完成,这项工作是编制部队撤销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部队建设是否始终如一、关键时期能否经受住考验的试金石。团党委决心像战争年代谋划战斗那样高度重视、高标准地完成撤编移交任务。首先好移交的各种准备工作:一是明确分工和责任,团营领导各负其责搞好移交工作;二是对各种物资清理清查,登记造册,做到账物相符;三是统一收缴各种物资器材,将电视机、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贵重物品集中存放保管;四是加强对车辆和武器装备的管理和擦拭保养,保持良好状态;五是清查账目并封存,必要的经费开支坚持先请示报告后使用的原则,严禁非正常开支、防止发生问题;六是加强部队撤销期间营区的巡逻管护,坚持昼夜值班制度,确保公共财产不受损失;七是与师同步成立善后工作办公室,刘新华任炮兵团善后办公室主任,胡同军任副主任,下设军事组、政工组、后勤组,负责处理善后遗留问题。通过充分准备并采取种种措施,使千头万绪的移交工作有条不紊,有序进行。

  10月初,移交工作全面展开,先后完成了全团干部的分配外调任务,全团共调出干部78名,其中调入第二十一集团军36名,调入宁夏军区24名,调入青海省军区7名,调入陕西省军区4名,调入兰州军区后勤部系统7名,安排转业干部37名,并妥善解决6名转业干部家属的随迁问题;陆续向第二十一集团军地炮旅和宁夏军区部队输送兵员422名,复员战士258名;按照命令将榴弹炮营一连保留序号全员全装移交第二十一集团军第六十三师炮兵团;向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移交了全部档案资料;共上交各类装备数百台、营产营具22360件、各类物资2823吨。团属农场、煤矿、各类物资及吴忠汽车修理部全部移交宁夏军区,团平吉堡营房营产移交第二十一集团军后勤部。认真细致,组织严密,不差一枪一弹,不缺一器一物,不少一分钱一粒粮,不损坏一块玻璃一个门窗,所有物资移交做到无损坏、无丢失、无私自变卖处理,账目清楚,移交手续齐全,自始至终顺利圆满,达到移交方、接收方和上级“三满意”,整体移交工作体现了炮兵团的高风亮节。截至1992年10月底,移交任务全部完成,炮兵团在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中正式撤销,炮兵团41年多的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团善后办公室根据撤销移交工作的进展,及时接替处理各种遗留问题。1994年4月,师、团善后工作彻底结束,根据宁夏军区指示,善后办公室完成任务终止活动,全部人员由宁夏军区统一安排工作。

(三)撤编后保留的建制连队

  炮兵团虽然在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中消失了,但仍然完整地保留了3个建制连队,这3个连队分别来自榴弹炮营、加农炮营和火箭炮营。

  1982年12月,根据兰州军区关于在步兵团组建炮兵营的命令,六十二师遵照第二十一军命令,将炮兵团107火箭炮营二连成建制转隶第六十一师步兵第一八二团炮兵营。12月22日,由连长宋惠新、指导员李继庄带领全连人员、全部车辆及武器装备转隶一八二团。

  1985年9月,根据第二十一集团军命令,炮兵团122榴弹炮二营四连(原榴弹炮一营三连)、五连(扩编榴弹炮二营时由原加农炮三连改编)同火箭炮营一连、三连组建的连队换装122榴弹炮,组编为第六十三师步兵第一八八团炮兵营。1985年10月6日,由榴弹炮四连连长刘伟、指导员徐荣德,五连连长樊春贤、指导员李贵平,火箭炮一连连长任全玉、三连指导员魏照社带领合编的连队全部人员、全部车辆及武器装备转隶一八八团,四连改编为该团炮兵营一连,五连改编为炮兵营二连,火箭炮营一、三连合编的连队改编为炮兵营三连。1989年8月根据上级命令,该团炮兵营撤销,二连(即原加农炮三连)在连长胡文江、指导员张鸿元带领下转隶六十三师炮兵团,编为该团二营四连;1996年10月六十三师转隶部队武装警察,该师炮兵团整编为武警第七〇七团,该连编为二营六连。

  1992年10月,守备师撤销,根据兰州军区、宁夏军区命令,炮兵团122榴弹炮营一连转隶第六十三师炮兵团。由连长张永伟、指导员葛忠明带领全连人员、全部车辆及武器装备赴六十三师炮兵团报到纳编。122榴弹炮一连是全军及兰州军区有影响的先进典型连队,曾被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队”,被兰州军区授予“硬骨头六连式连队”荣誉称号,是军区连队建设的一面旗帜。转隶新单位后,六十三师党委十分重视,广为宣扬和学习榴弹炮一连的模范事迹,专门为该连建立了连史荣誉室。1996年10月,六十三师改编为部队武装警察,榴弹炮一连的番号更改为武警第六十三师七〇七团一营一连(装甲车连)。

  保留的3个连队成为炮兵团编制撤销后仅存的“种子”分队,分别在各个部队继续发挥作用,不断创造新的成绩,继续为军队和部队武警建设贡献力量。这3个连队使炮兵团的血脉得以传承延续,炮兵团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继续得以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