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于5月2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6月13日至22日举行;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30届上海电视节将于6月23日至27日举行。发布会上揭晓了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全名单,并公布了本届电视节海报和宣传片,主题为“三十而励,光影新程”。 STVF 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评委会名单 ![]() 电视剧类别 中国电视剧单元 STVF 评委会主席: 陈宝国(中国演员) 评委会成员: 高璇(中国编剧) 康洪雷(中国导演、编剧) 童瑶(中国演员) 尹鸿(中国影视评论家、学者) 于小忱(中国摄影、导演) 张挺(中国编剧、导演) ![]() 电视剧类别 海外电视剧单元 STVF 评委会主席: 陈宝国(中国演员) 评委会成员: 亨克·汉德洛伊滕(德国编剧、导演) 胡杏儿(中国香港演员) ![]() 纪录片类别 STVF 评委会主席: 莎拉·皮特(英国制片人) 评委会成员: 曾海若(中国导演) 竹内亮(日本纪录片导演) ![]() 动画片类别 STVF 评委会主席: 丽塔·斯特里特(美国动画制片人、作家) 评委会成员: 亚历克西斯·杜科德(法国导演、分镜师) 李剑平(中国导演、学者) (名单顺序根据姓氏第一个拼音字母或英文字母排列) 发布会上还公布了本届电视节海报和宣传片,主题为“三十而励,光影新程”。![]() 设计师林熙: 透过海报玩一场特殊的“寻宝”游戏 “今年的海报,我的设计初衷就是要更贴近城市的生活,体现上海的精神,完成跟观众的一种沟通。”林熙说。作为2025年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30届上海电视节的海报设计师,三只猴子工作室主理人林熙在接到设计邀约后,特意从北京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常住了一段时间,正是这段每天骑着单车从新华路临时寓所出门采风的日子,让他对这座电影之城、电视重镇的气质,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和更深入的理解。 ![]() 城市场景皆是影视画面 在确定接受邀约创作今年电影节、电视节的海报后,此前创作过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影视作品海报的林熙,开始思考影视节海报的风格和创作介质。“电影节、电视节不是单体影视项目,它们是要邀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讨论作品和参与各种活动的综合类大型节庆,”他说,“它应该是一种高度概括的主题和形式,或者是体现上海电影、电视的历史,又或者是像电影之城这样一个很贴切的主题。” 上海是电视重镇。今年也是上海电视节举办的第30届,林熙将“三十而励”的概念融进了电视节海报中。“阶梯意味着成长,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一层层向上攀爬、进取的精神含义在。”他说,这既是对上海电视节发展至今所体现的精神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林熙个人认为,今年两节的海报整体上是“耐看型”的,更是值得影迷和观众们去“寻宝”,发掘这些极具象征意义的细节,包括海报中餐桌椅的样子、墙上的挂画甚至字体的选择。他也期待影迷和观众们能够去完成和电影节、电视节之间的默契“寻宝”游戏。 在上海感受热腾腾的生活 林熙说,他对上海电影很有感情。2019年,他在长三角某地推进一个项目时,曾作为普通影迷赶火车来上海看了两场电影,这也是他“以影迷身份参与的一届电影节,感受特别好”。他还特意去了上海电影博物馆,一层一层转下来,“各个时期的电影的道具和场景设计,包括最早的摄影器材展示等等”,在中国电影发祥地感受自己所从事这份职业的发展历史,让他收获很多。 对上海电视,他更是有“能追溯到童年时期”的情怀。上海电视台当年播出的众多动画片,包括《葫芦娃》《黑猫警长》等,都是他孩提时代开心的源泉。成年之后,他也追《繁花》,追《漫长的季节》,“这些喜欢的电视剧,它们都拿了白玉兰奖”。 情怀所系,设计之邀,他与上海再次结缘。在上海暂住的那段时间,他以新华路为圆心满上海溜达,沉浸式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影视氛围。为了找一处能代表上海感觉的旋转楼梯,他从延安西路的上生新所到汾阳路的工艺美术博物馆等多处的楼梯走走停停;为了能拍下一个不同感觉的外滩场景,他去坐金陵东路和东昌路渡口间往返的过江轮渡;他在梧桐树下骑“小电驴”,感受被大家戏称为“武安古镇”的热闹,也不断出入各个咖啡馆,感受外界口中“咖啡之都”背后年轻人的生活心态。 热腾腾、暖哄哄、时而高大上、时而烟火气的真切生活,最终内化成林熙对“生活电影”、对这座城市向上精神的深刻理解,并体现在了最终的海报成品上,在上海,“每一帧都是生活”。 ![]() ![]() 资料:上海电视节 编辑:王欣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