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大声读英语有很多优点,如果再用这些方法和内容效果会更好。正确地读英语,是一个听起来非常简单和正常的要求。然而,这个要求对中等程度,甚至对120分左右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英一件事。48个音标,很多高中生是不认识的,更不要说读。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抱怨,因为抱怨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负面情绪。我们更不要追究是哪个阶段出的问题,是小学还是初中。我们的任务是解决问题。先把26个字母教会,再教48个音标,再教重音符号,再教连读,省略可以不教。只有把每个字母和单词的音读正确了,才有可能句子读正确。而句子里更多需要关注的是停顿。很多学生一口气读很长,在不该停的地方停顿,因为不知道什么是意群。知道如何正确读和真正读正确,还是有区别的。要不停地练习,要把正确的规则记在心里,更要转换成自己正确的读音。在学习语言中,听力的重要性是最被严重低估和忽视的部分。听课本上的词汇、课文很重要,听电影、音乐里的英语也很重要,因为这些更有场景,更是应用中的英语。我对教材是有一种特殊感情的,或者在别人眼里是一种执念。因为我知道教材的编写需要经历的环节,那种对人员的挑剔,对材料的筛选,对所有程序的精益求精是我非常敬佩的。这种语言的高度,体现出来的人文性和内涵,既有奢华,也有朴实;既大道至简,又百花齐放。尤其是专家们的严谨和求实保证了语言既地道准确,又丰富多元。花在这上面的时间不浪费,因为只有输入正确语言才有可能输出正确语言。这个成本是最低的,而且效果是最好的。我们都知道,任何一本教材都体现核心素养,高考只按新课标要求考,什么版本都不参考。在中国,高考是一种政治。所以,对高考题的重视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的。这些题目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其价值观和准确性是不用怀疑的。我向来不迷信什么权威或者顶流,但是,我对顶流媒体体现出的高度、深度、广度和可信度还是信赖的。英语文学作品有很多,经典的也有很多。要选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的经典不容易,但是,值得做。如何能每天至少正确地大声地朗读30分钟以上内容,学生成绩提高会值得期待的。不要用错误的方法做错误的事情,那样,结果一定是错误的。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不一定能取得了不起的成绩,但是,一定不是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