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字31年后放弃:“字” 不如意,该如何与热爱和解?

 田园诗画6 2025-05-22

/孔述

练字31年后放弃:“字” 不如意,该如何与热爱和解? - 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07187493406605874/

近日,一位网友练字的断舍离宣言练字31年,一直练不出来,今日果断放弃!引发热议: 看似洒脱的决定,实则裹挟着三十载光阴的沉淀与不甘。

一、三十一年的墨痕:放弃背后的执着与挣扎

   时间的重量:三千多个日夜的临帖、悬腕、运笔,指尖的老茧与案头的残墨,早已将练字刻入生命肌理。正如网友感慨:就算用错方法,捂了三十年的石头也该暖了。

心态的重校:放弃不是突然的决绝,而是无数次临帖似形不似神的挫败、投稿石沉大海的失落、旁人一句'你这字没进步’” 的刺痛,在某个清晨突然压垮了坚持的天平。

二、网友热议:坚持 VS 放弃的灵魂博弈

评论区成为观点交锋的书法擂台:网友们不乏真知灼见:练字其实练心,心静自然能练好!练字习惯已入骨髓,不能轻言放弃......

坚持派:

山前有路,山后未必没有曙光心中的火不能灭,哪怕别人只看到烟”—— 他们以铁杵磨成针的信念,强调热爱本身的意义,认为书法是终身修行,无关成败。

放弃派:

强扭的瓜不甜,何必和自己较劲人生有太多可能,不必困在一笔一划里”—— 他们从及时止损出发,认为放下执念才能拥抱新的天地。

折中派:

把练字当兴趣,不当成名路”“写的是心态,不是字帖”—— 他们主张剥离功利心,让书法回归冶性情、静心火的本质。

三、书法哲学:当不如意,我们究竟在执着什么?

这场讨论的本质,是现代人对坚持放弃的价值叩问:

1、艺术追求的困境

书法如登山,有人追逐会当凌绝顶的巅峰(成名成家),有人享受行到水穷处的过程(修身养性)。当技法瓶颈难以突破,是否意味着热爱失效

案例:有书友也曾苦练 50 年未入展,却在社区教老人写春联中找到价值:我的字未必登大雅之堂,却能让银发族重拾书写的快乐。

2、功利心与纯粹性的角力

若以成名为尺,三千多个日夜或许徒劳无功;若以修心为秤,每一笔顿挫都是与自我对话的契机。正如钓友不求鱼获、酒客不贪醉态,书法的真谛或许在之外。

写字如钓鱼,在乎钓而非鱼;如饮酒,醉翁之意不在酒。若执念于'',便失了风月。

3、放弃背叛:与热爱和解的第三种可能

该网友并非彻底抛却书法,而是从必须练好的枷锁中解脱 —— 他仍在写头条推文分享书法理论,仍在探索其他艺术形式。这种转身不是放弃热爱,而是给热爱换一种生长方式。

745541f3162357dab27b108268e294e

四、人生视角:在坚持与放下之间,看见生命的弹性

书法之外,我们同样面临无数求而不得的命题:

职场:坚持十年的岗位突然遭遇瓶颈,是继续深耕还是换行?

梦想:写作、绘画、音乐等无用之爱,是否必须换来世俗认可?

关系:耗费心血的感情若已成负累,该执着还是放手?

...   ...

练字争议的启示在于:坚持与放弃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对生命状态的主动调整。正如网友 @书墨人生所言:山有顶峰,海有彼岸。若此路难行,不妨折枝为杖,看看别处的风景 —— 说不定,另一座山下,有更适合你的野花盛开。

    字无百日功,人有千面活。三十一年的练字生涯,早已不是成功失败所能定义。那些在宣纸上洇开的墨色,是时光的纹路,是执着的见证,更是一个人对美好的郑重回应。
   
无论是选择继续磨墨,还是转身拥抱新的热爱,都值得尊重 —— 毕竟,人生最珍贵的,从来不是练出一手好字,而是始终拥有敢爱敢放的勇气。
愿你我都能在坚持中深耕,在放下时洒脱,让每一个选择,都成为生命的光。

感谢网友,让我能感受这份坚守、执著并参与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