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苏州博物馆之锦绣江南、都会流韵 西汉武帝时期,苏州就已经是“江东一都会”。西晋末年,北方士族南迁,苏州得到了又一次的大开发。 ![]() 蚕桑业、丝织业、冶炼业、造船业、制瓷业等迅速崛起,青瓷生产更是领衔于时。“锦绣江南”和“都会流韵”展厅主要陈展自汉至明朝时期的陶、瓷、金、铜器等。 ![]() 三国时期吴国的青瓷五联罐出土于盘门外青旸地东汉墓,这件文物算不得很精致,五个小罐上也没有雕刻人物山水。 ![]() 虎丘区黑松林三国墓出土的线刻人物石屏风保存良好,画面以阴刻线条描绘人物与纹饰;另一面阴刻人物图像,但已经磨损。屏风左右及上部边沿饰云纹,主体画面分三层,以帷幔分开。下层三人一山,中层刻四人,上层也刻了四人,推测这一层是主要人物。 ![]() 东汉的陶屋出土于通安镇麻布浜,共有两组,制作得算不上精美,只是很简单的式样,另有一些动物。 ![]() 六朝的圆形青瓷虎子出土于原苏州市冶金厂,腹部圆滚滚的很萌,这种形态与一般虎子不大一样。另一件青瓷虎子出土于娄葑镇天宝墩遗址,倒是很正常的式样。六朝时期的两件青瓷壶分别出土于苏州市冶金厂、长风机械厂,釉色施得还挺均匀,没有过多的装饰。南朝的青瓷壶出土于原苏州硫酸厂,釉色偏暗。 ![]() 青瓷壶出土于枫桥镇繁殖厂,釉色比较暗,只是比酱色浅一些,大概是经过了长时期的氧化?很多青瓷器都呈现出了这种颜色,例如出土于平门城墙六朝墓的网纹双耳青瓷罐、直筒形青瓷罐、盘口双复系青瓷壶,出土于娄葑镇天宝墩遗址的四系盘口青瓷壶等。 ![]() 唐朝的长沙窑执壶居然出土于江阴周庄,是长沙窑模印贴花工艺的代表,腹部贴塑两两相对的树叶和胡旋舞图案。 ![]() 褐斑青瓷壶出土于新庄唐墓,褐斑似乎并没有什么规律,不知道是刻意烧制成这样,还是瑕疵。 ![]() 陶生肖俑一组三件,分别是虎、羊、鼠,出土于长青镇繁荣乡九队,都是兽头人身,宽袍广袖,还挺有文士风范的。 ![]() 双耳青瓷罐出土于横塘镇新兴乡鸳鸯坟元和元年陆夫人墓,式样比较简单,施酱色釉。旁边还有一件青瓷罐,沿口有破损。 ![]() 唐至五代时期的青瓷罐出土于新苏乡四小队,球形器身。青瓷碗是五代文物,出土于齐门河道。五代的青瓷洗出土于人民路人防工地,式样都比较简单。 ![]() 宋朝的定窑六出大碗出土于吴江区同里镇南宋叶奘墓,形体较大,碗口似六朵花瓣,我初一看还以为碗沿有破损了,还纳闷破得如此均匀。碗施白釉,色如象牙,质若羊脂,果然不愧是名窑出品。 ![]() 南宋的钱仓出土于胥口镇在横山,是一件随葬明器,以紫色石头模仿现实中房屋样式所制,歇山式屋顶,中间开门,房屋正中垒砌两组铜钱。 ![]() 明朝的玛瑙透雕饰件出土于王锡爵墓,采用镂雕、高浮雕、钻洞等技法,两面镂雕,刻画松下老者与鹿,与玛瑙肌理浑然天成,技艺相当精湛。 ![]() 忠靖冠是明嘉靖年间制定的官帽之一,是王锡爵墓的陪葬物,黑素绒面,麻布里子,后有二山,冠顶方平而中略高。冠上五梁和两旁如意纹自双侧盘及冠后,各压以金线,冠边以金线缘之。如果官位在四品以下,那就不能用金线了。 ![]() 银鎏金福禄寿已氧化变黑,出土时立于一面四乳四兽铜镜上,福星居中,手持如意,左右分列鹤和鹿。 ![]() 微缩明式家具包括桌、椅、架子床、衣架、盆架、小木盆、小木桌等家具,造型简练,比例准确,榫卯结构严谨,是典型的苏作明代家具。 ![]() 小木床看着迷你可爱,这是一张拔步床,上有顶盖,有下底座,前有廊庑,四周设矮围屏。床前中间部位,设可上下的床门。 ![]() 大衣架两端上翘作祥云形,下端出榫植入墩式足,上圆下方,略似桥形。在衣架上,原来还挂着黄色绸衣和绸带。 ![]() 木盆架六足高背,上端后挑,横木中平,两端上翘作祥云形,足间上下有星字怅两道,可用来放置脸盆,足上塔形的柱顶。 ![]() 王锡爵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官居一品,这座墓是夫妇俩的合葬墓,还出土了玛瑙束发、发簪、白玉印、小玉人、锡明器、铜香炉、铜蜡扦等。 ![]() 曹氏墓出土的元朝鎏金团花银奁,采用纯银锤凿而成,八瓣葵花形,上下三层,以子母口结合。盖与器身錾刻牡丹、迎春花等团花。盒内盛全套纯银梳妆用具,有刷、刮器、圆盒、小盂、银镜、剪刀等物品,共计24件。这套奁盒就是放在现在,也足够奢侈了。 ![]() 鎏金眼镜架纯银制成,由前后两个支架组成交椅式结构,采用垂揲、镂雕、鎏金、焊接等多种工艺,上面部分是风穿牡丹图案,下面中间为团龙,两侧透雕牡丹,花纹部分鎏金。底部以“H”构件支撑,收放折叠自如。 ![]() 百结衣带用料考究,制作精美,两端白绸呈剑形对折,打出两个田字形实心结,双侧有对称圈环,下端成三角形,各缀三颗玉珠。原来墨绘龙凤图案,如今已经漫漶不清。 ![]() 一对金镯呈椭圆形,两端为龙首,其中一龙首嘴部连着金球,圆珠连接龙身。双龙戏珠历来是流行的手镯式样,椭圆形的镯子形状似乎更贴合手部佩戴。 ![]() 琉璃圭通体光素无纹饰,表面平整光洁,有玉质感。古代以玉圭常见,琉璃在元朝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贵族能够享用。 ![]() 缎绵袄的衣料是五枚暗花缎纬显花,时子是平纹素绸,整体纹饰以云纹与杂宝纹相结合,还有如意云头、犀角、金铤、珊瑚、书卷、火珠等。式样是小圆领,对开襟,袖口及下摆宽大,展开来显得袖子特别长,而衣长有些短,有点像现代人穿的短装,配上高腰裤或裙子,还挺时髦。 ![]() 玉带的整条革带穿缀晶莹洁白的各种玉玦,小伙伴惊奇:“这条腰带这么重,真有人系在身上吗?”我也颇为诧异,这玉玦可不薄,看着确实挺重的。蹲下来看到底下的说明,才知道果然无法穿束,只是一种礼仪性的用品。 ![]() 曹氏墓还出土了银筷、银碗、玉琀、佩饰、女金冠、鎏金银簪、金耳环、金戒指、金钗、金簪、金日月片、金钱币、黄绸套袜等文物。 ![]() 从这些出土文物来看,曹氏大约并非一般人家。看到后面的说明才知道,原来竟是张士诚的母亲,难怪有这么多的陪葬品。 自由行:苏州博物馆 1月仲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