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
路遇美眉怀抱宠物猫有慨而题
廖万平
不愿光阴似箭梭,温柔乡里慢消磨。
一朝受宠懒司职,哪管人间鼠害多。
“受宠懒司职”好讽!有为而作,为时为事而作,诗家之职责也。(归樵)1962
甲辰夏日与江合友教授访赵州桥
江岚
美若上弦月,盈盈出水高。
长因此桥在,犹说大隋朝。
诗眼在一“大”字,短命的隋朝总被后人诟病,惟赵州桥才是其经济繁荣的缩影,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符号之一,可言其“大”。(归樵)1963
雲中山
丁欣
一牖洞开风湿衣,山居清事又霏微。
流雲自顾画飞白,画到群峰跟着飞。
以“云”“画飞白”的拟人手法,将“云”与“山”绾合、叠映,从而造成“群峰跟着飞”视觉的错位,如此,意象便活泼泼生动起来,甚得诗趣。(归樵)
1964
盛夏登玉龙雪山(通韵)
段维
寻微大壑起层巅,沿路冰川尽化烟。
惟有半融阴处雪,潸潸沁透海之蓝。
“雪”与“蓝”不仅是色彩对比中的意象凸显,更因“潸潸”“沁透”使玉龙山“半融”状态的“雪”具有了给人以十分质感的审美体验。(归樵)1965
避暑偶感
王贞友
随潮千里逐凉风,四海老人幽谷逢。
可叹周遭闲适客,尚无一个是村翁。
的确“可叹,”有钱才能有闲。社会永远不平等,有些人享受着老天的眷顾和恩宠,有些人却承受着失落和无奈。(归樵)1966
题画
萧雨涵
丘壑虚营写未真,大痴山色尚精神。
笔端市气无良药,半是青衿挂俗尘。
此诗的重点在后两句,“笔端”引申为画者——国手——左右江山者,“市气”“无良药”“挂俗尘”或喻有歧义,见出诗人对画中遗憾已然透露十分。(归樵)1967
在古鸡鸣寺
郎晓梅
达摩梁武《碧岩》中,大暑苍民跪有风。
趺坐冥思忽开眼,禅宗国梦一般红。
拈四语,即达摩梁武之会,即面壁九年因缘,即一苇渡江故事,即佛教广泛盛行,亦即诗人冥思开悟。信息量大,透彻警拔。(归樵)1968
蝉
肖红波
高枝攀上就嚣张,前世草根今已忘。
可惜秋风秋雨急,哪堪晚景唱凄凉。
“草根”“攀上”“高枝”定然经不得“秋风秋雨,”由“嚣张”到“晚景凄凉”句句切蝉,而又句句寄慨。咏物切而有寄,才能让读者知其所指,读之有味。(归樵)1969
黄山九龙瀑
张青云
溅雪喧幽谷,喷珠撼险峰。
沫飞成九折,练舞下千重。
涧碧深焉测,潭清广可容。
传闻溪上叟,于此豢神龙。
首句一“喧”一“撼”便惊心动魄,以下视线自上而下,“沫”“练”“涧”“潭”字句间连环映带,以闻叟豢养神龙之奇思作结,可谓多方照应,一气呵成。(归樵)1970
虹湖边小憩
李蔚斌
会当清净地,坐此一湖闲。
马踏虹桥外,亭飞驿道间。
水云消溽暑,烟火接绵蛮。
长忆徐霞客,崎岖耐自攀。
“闲”字统摄全篇,一应景物皆闲中所见,颔联一“踏”一“飞”将“马”与“亭”的情状风姿以动态演示,有点睛欲飞,闲中见奇的艺术效果。颈联“云水”悠悠,“绵蛮”婉啭,见闲入境。尾联闲中所忆徐霞客两次入黔之艰辛游历,“耐自攀”更有自励意味,拔高主旨。(归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