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国战争初期,苏联红军的步兵自动轻武器是比较缺乏的。在图拉被德军围困的时候,科罗文设计了一款冲锋枪,利用工厂的现存的材料进行生产,用来装备图拉兵工厂的工人团。该款冲锋枪有个非官方的名称:科罗文1941型冲锋枪。由于该枪是临时设计,临时生产,所以没有正式型号。科罗文1941型冲锋枪采用自由式枪机自动原理,运动机件非常简单,枪机加复进簧。为了简化生产,该枪只能连发射击,单发射击看手速。除了枪管和枪机需要铣削的工序,其他的部件都是通过冲压和焊接来制造,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这些零件在战时条件下能在拥有小型冲压设备的作坊式工厂中被生产出来。该枪发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供弹具为35发装弹匣。弹匣卡笋与通常的设计布局不同,位于弹匣前方。该枪没有单独设置保险机,是通过在机匣右侧后部铣出一个槽口来锁止拉机柄作为保险。全枪除了两个木质握把片外,全是金属材料,射击时需要握持弹匣,特别是枪打热之后,好在弹匣插槽比较深,保证了弹匣插入的牢固性,握持弹匣射击时不会影响弹匣供弹。科罗文1941型冲锋枪采用向下折叠的铁枪托,小握把穿过枪托中间的孔,使枪托能折叠到机匣下方。该枪采用由无缝管制成的圆柱型上机匣,长方形的下机匣。下机匣由薄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上下机匣前面通过螺栓铰接,解脱后方的固定销就能将上下机匣打开,方便枪支保养。为了降低射速,该枪采用长行程大质量枪机,所以机匣显得比较修长,枪机重量达到700克。这样的设计使得该枪的射速保持在470发每分钟。低射速对于训练不足的人员来说比较友好,容易控枪。该冲锋枪的枪管长度为270毫米,通过螺接方式与上机匣连接。准星带护圈,照门为翻转式,分别对应100米和200米的射程。科罗文1941型冲锋枪全枪重3.52千克,全枪长913毫米(枪托打开),682毫米(枪托折叠),有效射程200米。科罗文1941型冲锋枪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生产出来,并在战场上进行了测试,然后装备给1300人的图拉兵工厂的工人团,与突入图拉的德军进行战斗。1942年,图拉兵工厂的工人团编入苏军的正规部队,该团所装备的科罗文1941型冲锋枪撤装,改为装备波波沙冲锋枪。科罗文1941型冲锋枪完成其历史使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