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靖安“家底”有多厚?一张地图告诉你→

 法师之友读书汇 2025-05-23
图片

靖安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25%,有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靖安潦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和鹤坪省级森林公园4处自然保护地,保护地总面积27275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9.8%,县域内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50.12%。境内有野生动物429种、野生植物2106种,野生动物种数占江西省物种总数的50%以上,被誉为“天然基因库”。近年来,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海南虎斑鳽、大黄花虾脊兰等珍稀物种频繁出现。

下面是靖安生物多样性地图:江西鹤坪省级森林公园--靖安北河香樟林--三爪仑国家示范森林公园--白崖山野生杜鹃花群落--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靖安潦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靖安县娃娃鱼研究所--北潦河中华秋沙鸭越冬栖息地--鲵村--江西大鲵文创体验中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1. 江西鹤坪省级森林公园

位于靖安县雷公尖乡境内,总面积408.2 公顷,2016年1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以森林养生、休闲游憩、康体健身为主题的城郊(园林)森林景观类的省级森林公园,园内森林覆盖率达 93.8%。其中生态保育区(雷公尖生态保育区、弯公尖生态保育区)面积57.4公顷,区内峰峦起伏,良好的植被,自然的生态系统,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的良好场所。

图片
图片
2.靖安北河香樟林

分布于靖安县宝峰镇至仁首镇一线,绵延40多公里,面积达 173.33公顷,樟树达3万多棵,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樟树数量高达3000多棵。是我国和全球同纬度规模最大的天然古樟群落,也是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与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护岸林。

图片
图片
3.三爪仑国家示范森林公园

位于靖安县境内的九岭山脉东麓,总面积为11840.1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7%,是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集森林康养、科普宣教、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其前身是靖安县森林公园,建于1986年,是全省第一个县级森林公园,1993年3月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翌年3月,又被列为全国二十个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公园森林植被丰富,生境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除苔藓植物外)206科809属1669种(包含引种植物),列为国家或省级的重点保护植物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黄连、天麻、永瓣藤、闽楠、榉等;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46种,占江西脊椎动物总数的33.24%。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白颈长尾雉、云豹、豹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虎纹蛙、大鲵、小鸦鹃、松雀鹰、普通鵟、红隼、鸳鸯等26种。

图片
图片
4.白崖山高山野生杜鹃花群落

位于靖安县璪都镇黄浦村,白崖山海拔1500多米,万亩高山杜鹃主要集中在海拔500-1200米的山坡上,高山野生杜鹃花群落面积达万余亩,在整个华东地区极为罕见。每年4、5月份,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自东而西绵延十余公里,白崖山的野生杜鹃花植株密集,花朵繁茂,花色鲜艳,主要以红色为主。白崖山高山野生杜鹃花群落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许多鸟类、昆虫等生物的家园,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片
图片
5.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靖安境内,地处鄱阳湖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九岭山脉的东段腹地,总面积11541公顷,分为两个分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334公顷,缓冲区3461公顷,实验区3746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4年,1997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4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低海拔区域的典型原生性常绿阔叶林、丘陵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有野生高等植物2106种,其中苔藓170种、蕨类152种、裸子植物14种、被子植物1770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红豆杉、伯乐树、银杏4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15种,如永瓣藤在保护区内分布面积达700公顷,国内堪居首位。栖息着野生脊椎动物429种,其中哺乳类60种、鱼类77种、两栖爬行类85种、鸟类207种。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云豹、豹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猕猴、白鹇等37种。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黄花虾脊兰、红豆杉、伯乐树等4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江西大鲵、白鹇等65种。被列入“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2023年12月被列入我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图片
图片
6.靖安潦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靖安县西部,地处九岭山脉主峰九岭尖东坡,保护区总面积为348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238公顷,实验区面积2248公顷,是以保护野生大鲵及其栖息地为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靖安县是我国大鲵主要原产地之一,1974 年发布了全国第一个保护大鲵资源的通告,1980年设立了大鲵保护区,2011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靖安潦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202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保护区发现目前我国首个野外纯种娃娃鱼种群——江西大鲵,它是中国特有珍稀两栖动物,也是目前我国首个遗传身份明确且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

图片
图片
图片
7.靖安县娃娃鱼研究所

位于靖安县官庄镇官庄村,占地面积3公顷,成立于1974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县级专门从事娃娃鱼科学研究的国家事业单位。靖安县娃娃鱼研究所在全国首个实现人工繁殖娃娃鱼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2006年,研究所“大鲵人工繁养殖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通过国内有关专家的科技成果鉴定。该研究所是育种能力强、生产技术先进的规模化繁育基地,也是唯一一个向全省乃至全国供应纯大鲵种苗20万尾的院所。

图片
图片
8.北潦河中华秋沙鸭越冬栖息地

位于靖安县水口乡,2007年12月,在靖安县水口乡北潦河土门大桥水域首次发现11只中华秋沙鸭在此栖息越冬,此后中华秋沙鸭已连续十多年在此越冬,该地成为它们相对固定的越冬栖息地。北潦河水质清澈,水流平缓与湍急相间,河道宽阔,河沿树木繁茂,周边生态环境极佳,森林覆盖率高,为中华秋沙鸭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隐蔽场所。河流中鱼类、昆虫等生物资源丰富,能够满足中华秋沙鸭的食物需求。

图片
图片
9.鲵村

位于江西省靖安县雷公尖乡长坪村舒家组,靖安是 “中国大鲵之乡”,鲵村巧妙地融入了江西大鲵文创产业园景区内。该地依托大鲵文化,延伸 “中国娃娃鱼之乡” 品牌效应,将大鲵产业纳入全域旅游框架,以大鲵科普宣传、体验式旅游为抓手,走大鲵保护与第三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道路,是宜春市首个中小学生生态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图片
图片
10.江西大鲵文创体验中心

位于靖安县雷公尖乡长坪村,围绕江西大鲵独特的文化和生态资源精心打造,占地36000平方米,整个体验中心由大鲵文创馆、木育工坊、种子工坊、五感森林四大板块组成,呈现生物多样性之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是集科普宣传、体验式旅游、亲子研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ee914acd02fbb43712e921f1fddd82e.png
(来源:县生态环境局
图片

编辑:熊   鑫

校对:徐锦涛

审核:熊润钊

监制:汪高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