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中的琉璃瓦、双昂七踩、和玺、三交六椀菱花、暖阁、仙楼、穿堂、金砖、月台、甬道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看古建必知,涨知识!

 自然田野 2025-05-23

原创 西贝巴 西贝带你文化旅行

2025年05月22日 20:00 北京
故宫乾清宫@故宫博物院
大家好,我是西贝巴。今日分享#热门景点旅行 第145篇
首先来看一段对故宫乾清宫的描述,看看能否看懂?

乾清宫为黄琉璃重檐庑殿顶......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

殿内......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殿内铺墁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如果朋友们看不懂,那今天的文章就很重要了,咱们继续开启文化学习之旅~

1、琉璃瓦:以优质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的陶质建筑材料,表面覆盖彩色釉料,具有防水、防腐、装饰等功能。

黄色琉璃瓦

黄色琉璃瓦:专供皇家建筑使用,如故宫太和殿

绿色琉璃瓦:用于王府、寺庙等,大家去北京恭王府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屋顶颜色;

北京恭王府

黑色、蓝色琉璃瓦:多用于园林建筑,不过我们所熟知的蓝色琉璃瓦最著名的景点应该就是天坛了。南京中山陵也可以看到蓝色琉璃瓦建筑。

在北京有一座黑色琉璃瓦的著名建筑,叫文渊阁。为皇家藏书内廷四阁之一。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弄成黑色琉璃瓦吗?

故宫文渊阁

2、双昂、七踩:“昂”是斗栱中斜置的长条形构件。双昂是斗栱的一种形制,表示该斗拱由两个重复的昂组成。也叫重昂。

斗拱的“踩数”指斗拱组中横拱的道数,以正心拱为中心,每向内或向外挑出一层横拱(即一拽架)称为一踩。踩数计算公式为:踩数 = (翘数 + 昂数)× 2 + 1。例如,单翘重昂斗拱的踩数为(1 + 2)× 2 + 1 = 7踩,即七踩斗拱,如果是单翘单昂肯定就是5踩了!

斗拱昂、翘示意图

3、和玺:通常指和玺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彩画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和玺彩画由枋心、藻头、箍头三部分组成。主要线路沥粉贴金,并以青绿、红色衬底,色彩艳丽,金碧辉煌。

清式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包括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金凤和玺、苏画和玺,各有千秋。

4、三交六椀菱花:在前面我们讲过隔扇门窗,三交六椀菱花是等级最高的一种形式。由三根棂子交叉相接而成,相交点以竹或木钉固定装饰成花心。正交法各夹角均为60度,斜交法中线偏30度相交,可以组成圆形、菱形、三角形等多种图案。

三交六椀菱花

在紫禁城的殿宇当中,窗棂花纹装饰的等级排序大致如下:三交六椀菱花>

双交四椀菱花>斜方格(斜方格纹、网纹)>正方格(网格纹、豆腐格)

双交四椀菱花窗

5、暖阁:在古建筑中,暖阁指与大屋子隔开但又相通连的小房间,内部设置炉火或结合火炕、火道等设施实现供暖,主要用于冬季取暖。故宫养心殿三希堂即采用此类构造,通过火道与殿前灶口相连,实现室内陆砖与火炕的同步加热。

故宫养心殿东暖阁

咸丰帝驾崩后,慈禧太后在故宫的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
6、仙楼在建筑的室内以木装修隔成二层阁楼,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复式建有仙楼的殿宇有紫禁城乾清宫、养心殿以及圆明园九洲清晏殿、万方安和殿等。
二层仙楼

这些殿宇均在东西间(面阔一间或两间)修建仙楼,保留室内中间三间为明间,东西仙楼以二层连廊连接,并将明间分为前后明间。


7、穿堂:是宅院中位于前后两个庭院之间、可穿行的厅堂,前后有门,起到沟通院落的作用,也是供人出行的通道。

在工字殿等建筑中,穿堂是前后殿之间的连接部分,也被称为柱廊。乾清宫两尽间为穿堂,就是指这两间房设计成穿堂,可通向交泰殿和坤宁宫

8、金砖: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铺地方砖。金砖御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村

金砖的生产要经过选土、练泥、制坯、阴干、装窑、烧制、窨水、出窑8个大流程工序,3年出两窑

图片

嘉庆、咸丰、同治、光绪时期金砖

如果一批金砖中,有 6 块达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这一批金砖都算废品。所以它的价格十分的昂贵。而且这砖“断之无孔,坚硬如铁,敲之有金石之声”,所以叫做金砖。

图片

金砖上的字号

之前我写过一篇金砖的专篇,大家也可以参考北京故宫屋顶上的脊兽以及宫殿内铺设的金砖都有什么用,在哪里能近距离看到?

9、月台:主要指正房或正殿前方延伸出的露天平台。
乾清宫月台

由于前无遮拦,是古人赏月的主要场所,因此得名“月台”。月台也是台基四大组成部分之一。月台分为平台式月台和须弥座月台两种形制。
古建平面示意图

10、甬路是指庭院或建筑群中连接主要建筑物、通道或功能区的专用道路。故宫中轴线上的御道、四合院中连接正房与垂花门的通道,均属于甬路。
庭院内的甬路




我们的古建阅读理解题今天结束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涨了知识。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翻看前面内容。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个在看呗。个别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作者简介:

西贝巴,古典文化爱好者,教育工作者。视频号金V博主,公众号长篇作者。每晚20:00,带你一起文化旅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