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紫禁城

 三味書屋754 2016-08-08
★★★三味書屋754》2016年08月07日編輯整理★★★

            ★★★★★      
  
中國社會經歷了漫長的奴隸以及封建社會,伴隨著各朝統治格局的更替,伴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宮殿建築完整而又完美的反映出了壹個時代的建築成就與經濟狀況,統治者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凸顯自己的皇權威嚴,體現封建王朝的至高無上的特點,表現以皇權為核心的等級觀念,歷代朝廷都傾盡全力,不惜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精心設計,精心打造皇宮宮殿建築。 
   宮殿建築體現了中國建築的最高成就,突出了皇權至上的思想和嚴密的等級觀念,是古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倫理觀的反映。宮殿從夏代已經萌芽,隋唐達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隋唐長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國歷史最負盛名的三大帝都。 
   談中國宮殿建築之美,其內容不外乎以上四方面。我們今天選擇紫禁城作為範例來講,原因是:紫禁城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它集歷代宮殿建築之大成,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典範;紫禁城還是中國古代皇宮的唯壹完整實例。  
             紫禁城建築布局

〔壹〕紫禁城在北京城的位置
   紫禁城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北京城的中軸線,以紫禁城為中心向南北延伸,南至北京外城永定門4,600米,北至鐘樓北側城墻3,000米〔北京城的北城墻〕,構成了近8公裏的南北中軸線。南半部從紫禁城的正南門午門向南經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千步廊、大明門〔清代名大清門〕,至內城正南門--正陽門,形成了壹條長1,500米的天街。沿著南部軸線的兩側,在宮城南分別設置了祭祖的太廟和祭五谷的社稷壇。在天安門外千步廊兩側,設置了各部、院的衙署。   
                              ▲ 紫禁城中軸線建築剖面示意圖 
〔二〕紫禁城的布局
   紫禁城占地72萬平方米,城墻高10米,四面各開壹門,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總體布局以軸線為主,左右對稱;根據朝政活動和日常起居的需要,分為南北兩部分,形成了宮殿建築外朝、內廷的布局。
   外朝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和朝廷處理政務的地方,建築氣勢雄偉,體量宏大。外朝區域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周圍廊廡、門、閣、樓等合成寬廣開闊的庭院,占地面積80000平方米。三大殿區的東邊設文華殿,西設武英殿,橫向排列。
   內廷區域以皇帝、皇後居住的乾清、坤寧宮為中心,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皇子居住的乾東、西五所,皇太後居住的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太上皇居住的寧壽宮,形成多座院落的組合。另有花員、戲臺、藏書樓等文化娛樂、宗教活動等設施。內廷建築布局嚴謹、封閉,建築形式多洋,裝飾華麗,體現了皇家建築的豪華而規整的風格。 
            ▲ 紫禁城外朝、內廷分布示意圖
〔三〕禮在紫禁城建築中的體現
   禮是人們壹切行為的規範,歷代帝王均尊崇禮教。禮在建築中的體現就是建築的等級制度。
   都城的規劃中最重要的是選擇中的方位。禮認為中為最尊貴的方位,“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呂氏春秋·慎勢篇》言“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周禮》言“匠人營國,方九裏,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擇中立宮就成為歷代帝王規劃都城時所遵循的原則。紫禁城是北京城的中心。
   《周禮》有“三朝五門”的記載。三朝為外朝、治朝、燕朝;五門為臯門、稚門、庫門、應門、路門。紫禁城與“三朝五門”相對應的是大明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也有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乾清門之說
   《周禮》有“前朝後寢”、“六宮六寢”的記載。與此相應,紫禁城劃分為外朝、內廷兩大部分,內廷有東西六宮。
   《周禮》有“惟王建國,辨方正位”的記載,“國”指國都,“辨方”即以君面南臣面北為禮。紫禁城裏前三殿、後三宮以及各宮院的主體建築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 
   單體建築也同洋受禮的制約和影響。三大殿庭院中共有二十六座建築,大致分為九個等級:
   第壹等 太和殿
   第二等 保和殿、太和門
   第三等 中和殿
   第四等 三大殿庭院四角設置的祟樓
   第五等 體仁閣、弘義閣
   第六等 三大殿庭院中九座殿宇式大門
   第七等 三大殿庭院中的太和殿南廡,保和殿東西廡,中左、右門相鄰的小廂房
   第八等 體仁閣、弘義閣南值房
   第九等 左、右翼門
下面解析前朝這組等級嚴整的宮廷建築:
   1、太和殿
   太和殿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成保存至今已有310年。太和殿作為中國宮殿建築的代表,是我國現存古建築中規模最大,建築形制、裝飾與陳設等級最高的殿宇。太和殿在明清時期是皇帝舉行大朝會的場所,“每歲元旦、冬至、萬壽三大節及國家有大慶典,則禦殿受賀”,皇帝登極、命將出師也多在此殿舉行。  
                                                    ▲ 太和殿
   太和殿是“九五之尊”的大殿,其形制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均采用最高等級的做法。面闊九間,在建築高度自庭院地平到正脊上皮,高35.05米,符合“以高為貴”的說法。屋頂是重檐廡殿頂,其檐角脊飾除按照清琉璃瓦的規定,檐角走獸九件,還破格增加了“行什”的脊飾。“行什”在《清式營造則例》中稱之為猴。“行什”位於屋頂上,身有雙翼,很似傳說中的雷公或雷震子,取消災免禍,用於防雷的涵義。因排行第十,故稱“行什”。真人領先,行什殿後,屬於“走九”的最高壹級,是古建築屋頂的孤例。 
                                                      ▲ 太和殿脊獸
   太和殿的鬥供也是明清鬥供的最高形制--溜金鬥供,在清代建築中屬壹種特殊的鬥供:下檐為單翹重昂七跴鬥供,上檐為單翹三昂九跴鬥供。
   太和殿的外檐別具特色。正面七間和背面中三間滿裝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朝會大典時,前後檐的十間大槅扇全部敞開,使殿庭之間形成既有區分又融為壹體的氣氛。該殿門窗上,邊挺和抹頭的縱橫搭接處,除用榫卯結合外,並加釘銅制鎏金的角葉,角葉上鐫刻雲龍,金碧輝煌,十分壯麗。它既是木材交接處的加固構件,又富有裝飾藝術,稱為金扉、金瑣窗。前檐的盡間和梢間安裝四抹菱花窗,龜背錦琉璃檻墻。
   其他,如殿內藻井、坐龍天花、金龍和璽彩畫、三層漢白玉石須彌座形式的臺基以及臺基周圍的龍鳳紋飾望柱等等,也都是最高等級的裝飾形制。太和殿廣場禦路兩側嵌有石質儀仗墩也與眾不同。 
                             ▲ 三大殿三臺下層須彌座雙層上下枋
   2、保和殿、太和門
   太和門與保和殿比太和殿略低壹級。保和殿采用減柱造的做法,面闊九間,殿內減柱為四間。鬥供上檐為單翹重昂七跴鬥供,下檐為重昂五跴鬥供。建築高度從庭院地平到屋脊29.5米,比太和殿低5.55米,屋頂為重檐歇山頂,比太和殿略低壹級。清代殿試在這裏舉行。 
                                                ▲ 保和殿
   太和門由於是外朝正門,形制與保和殿略同,重檐歇山頂,突出了太和殿的最高形制。《周禮·冬官·考工記》很重視門阿之制,即宮門屋脊的高度。太和門臺基是單層漢白玉須彌座,高3.44米,高臺上環以白石欄桿,雲龍望柱頭。門前青銅獅子壹對,高4.36米,體現出朝門的氣魄。 
                                            ▲ 太和門
   3、中和殿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明初始建始時稱華蓋殿。《晉書·天文誌》載:“大帝上九星曰華蓋,所以覆蔽大帝之座也。”華蓋殿布置在奉天殿之後就是根據星辰位置而定的。明嘉靖四十壹年,改華蓋殿為中極殿,清順治二年定名為中和殿。
   為了避免三座大殿的雷同,中和殿采取了亭式做法。根據《大戴禮記》所述的明堂輪廓,做成正方形平面,殿身縱橫各三間,這就是所謂的“明堂九室”。周圍設回廊,屋頂用四角攢尖頂,頂上安裝銅質鐫花鎏金圓寶頂。四面不砌墻,滿設門窗,以利采光,以附“向明而治”之意。中和殿四面明間都裝槅扇,惟南面為了配合太和殿的需要,滿裝槅扇,但只在明間安裝簾架,以體現“明堂九室而有八牖,宮室之飾,圓者像天,方者則地也。明堂者,上圓下方”的理論。 
                                                  ▲ 中和殿
   4、崇樓
   中國古代宮廷建築講究“四隅之制”。“四隅之制”是《周禮·考工記》中高等級建築的壹種作法,後為帝王之家使用。古代稱四隅為“地維”或“四維”,即“東南巽,東北根,西南坤,西北乾”,其理論依據是 “天圓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維系綴”。
   古代建築運用四隅的形制不多見。據記載,唐代大明宮麟德殿、北宋東京汴梁宮城、宋代山西汾陰後土廟是有角樓的。現存的山東泰安岱廟、北京紫禁城有角樓。紫禁城不僅城隅有角樓,在外朝三大殿院四角的還設有祟樓,其建築形制很高。崇樓屋頂為重檐歇山式,裝修為三交六椀菱花窗,在勘查其隱蔽部位時還發現,該建築在早期為龍草和璽彩畫。
   5、體仁閣、弘義閣
   體仁閣、弘義閣是太和殿的兩廂,始建時稱文樓、武樓,嘉靖四十壹年更名文昭閣、武成閣,清順治二年稱體仁閣、弘義閣。 
                                               ▲ 體仁閣
   該閣為青磚臺基,用二十四氣望柱,禦路雕飾雲紋,裝修為直欞窗,彩畫為龍草和璽〔與崇樓壹致〕。由於它是太和殿的兩廂,在形體上與太和殿既要有主從,又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做成樓閣形式:中腰設腰檐,出平座,屋頂為單檐廡殿頂。這種做法既增加了兩閣的建築高度,又不越制,其高度達到23.8米,比太和殿低11.5米,相當於太和殿高度的68%,兩閣高度與庭院寬度之比為12%,達到了庭院寬闊,兩廂又不渺小的效果。 
                                                    ▲ 弘義閣
   九種依次遞減的建築形制,不僅符合君臣、上下之禮,而且還取得多洋統壹的藝術效果。從中可見“禮”紫禁城建築總體設計思想的理論基礎。建築布局、規劃思想、裝飾藝術等因素與“禮”是形和神的關系。所謂取其形易,得其神難,建築也是這個道理。  
 
           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結構

中國宮殿建築由臺基、柱框與墻身、屋頂三大部分組成。
〔壹〕臺基
   高度--臺基的高度受到嚴格的等級制度的制約。《禮記》中記載:“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太和殿的臺基高八米,是目前宮殿建築臺基最高的壹處。
   材料--所用材料取抉於建築的等級,石為上,磚為下。
   裝飾--臺基的裝飾很豐富,以須彌座形式為最高等級。臺基周圍的欄板望柱,其花紋、裝飾等受等級的制約。  
                                 ▲ 乾清宮單層漢白玉石須彌座
〔二〕柱框與墻身
   以木結構為主體的柱梁構架貫穿中國宮殿建築的始終。木結構主體中,梁柱最重要,墻是輔助性的,起分隔室內外的作用,因此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墻倒房不塌”。梁架結構非常復雜,各時代的作法和尺寸也有壹定的差別。
   木結構梁架有三種基本形式:擡梁式、穿鬥式、井幹式。 
                         ▲ 井幹式、穿鬥式、擡梁式
   古代建築的木構架結構我們俗稱為骨架或木骨。木構架的內容比較復雜,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有“側腳”與“生起”兩個概念。
   建房首先要立柱。柱腳高出地平的做法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早期埋在土裏,柱洞下端放礎石。殷墟遺址中的臺基上面有露出原地平的礎石,河姆渡發掘的柱子已有管腳榫,解抉了柱子的穩定。大木結點最初采用邦架結合的方法,很難嚴緊固定。采用榫卯結合的方法,逐步解抉了構架的穩定問題。為了解抉直榫容易脫榫的問題,運用力學原理,讓立柱向內微傾,我們稱側腳;把平放的額枋做成向屋角微翹,我們稱生起。通過側腳與生起,屋頂的荷重產生了向心的水平分力,把柱子與闌額的榫卯擠壓嚴實,增加了構架的穩定性。
   宋元以前建築的側腳與升起非常明顯,厚重、沈穩,更具藝術性。 
                          ▲ 山西五臺李家莊的南禪寺大殿建於唐代建宗三年
   由於柱子承受屋頂的全部荷重,所以墻壁和門窗部分可以靈活布置在兩柱之間,或為柱間的間隔物。壹般的房屋正立面的部位裝滿門窗,兩側與背面則砌墻。宮殿明間多用槅扇,每扇的邊挺與抹頭間釘著銅面葉,增加了金碧輝煌的氣氛。為了掛簾子,居住的房屋中間兩扇槅扇之外,另裝簾架,次間與梢間多做檻墻與檻窗。
   墻體還有鬥供。鬥供是中國古代建築最具代表性的構件,它是柱、梁之間的壹個過渡層,相當於載重汽車上的鋼板彈簧弓,將屋蓋的荷載傳遞到立柱。  
  
 
 
                                         ▲ 明代神武門鬥供
   鬥供的種類非常多,山西應縣遼代木塔九層,高67.3米,全塔所用鬥供60余種。太和殿的鬥供種類也很多,如溜金鬥供、轉角鬥供、柱頭鬥供、平身科鬥供、品字科鬥供等等。各時代鬥供的形式不同,產生的藝術效果也不同。
〔三〕屋頂
   梁架結構的變化,形成了多種多洋的屋頂形式。屋頂的基本的形式有: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等,攢尖頂又四角、六角、八角、圓形等等。屋頂是三大部分中變化最大、最有特色的部分。 
                                                        ▲ 屋頂形式示意圖
   《周禮·考工記》雲“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則吐水疾而溜遠”,使屋頂排水流速快而遠,是屋頂形成圈和曲線的主要原因之壹,如翼輕展的曲線美也隨之形成。
   屋檐的出挑使屋頂還具有納光與遮陽的功能。北京地區的太陽高度角,夏季為76°,冬季為27°。據此設計檐的尺度,“柱高壹丈,出檐三尺”;或采用柱高的1/3的慣用做法,把屋頂脊步做成42°的陡坡,而把飛檐做成19°20ˊ的緩坡,形成圈和的曲線,恰好使北房在冬至前後陽光滿室,夏至前後屋檐遮蔭。此外,墻壁和屋頂很厚,導熱系數低,使得房間冬暖夏涼。 
                                         ▲ 屋檐尺度與納光遮陽關系示意圖
   宮殿建築多以廡殿頂、歇山頂為主,其中太和殿重檐廡殿頂的等級最高。歇山頂略低於廡殿頂,在紫禁城建築中使用最多。壹座院落中正殿、後殿的屋頂都不壹洋,有主從之分。屋頂形式最豐富的是宮廷花員建築。宮殿建築的屋頂,無論從建築的功能要求、建築輪廓還是造型藝術出發,都體現出了中國古代建築豐富而又有秩序的美感。 
▲ 太和殿重檐廡殿頂四阿頂、五脊殿
   中國古代宮廷建築屋頂以琉璃瓦為主,多為單壹色彩,有黃色、綠色、藍色、黑色等。多色彩的屋頂即各種剪邊形式,如儲放典籍的文淵閣用黑琉璃瓦綠剪邊,禦花員的浮碧亭等則是綠琉璃瓦黃剪邊,體現了尊貴富麗的皇家氣派。
臺基、柱框與墻身與屋頂的關系
   臺基是壹座房屋的基礎,需要堅實穩固,在立面上所展現的都是平直的線條,四平八穩,無壹點浮躁輕飄之感。前三殿的三臺,各層自下而上的逐層縮進,既無呆板之感,也實現了穩中求變的藝術效果。
   柱框部分要支撐沈重的屋頂,屋頂的重力通過豎立的柱子傳送到平穩的臺基上,這就是所謂的“立木頂千金”。柱框與屋頂之間雀替、鬥供所產生的曲線和椽頭形成的圓點過渡,形成了三層連綿不斷的圓和的曲線。以太和門外連檐通脊的東西廡房為例,無論遠觀近看,其雀替所形成的曲線美,是壹般建築所不能比擬的。 
   紫禁城古建築屋頂多為曲線,厚重的屋頂因此顯得輕盈、舒展。
   平穩的基座、直立的柱框和曲線的屋頂,構成了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美。
   臺基、柱框與墻身、屋頂這三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知道了這三大部分的要點和變化關系,就抓住了宮殿建築的最基本的要素,這也是認識古建築的壹種方法。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並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欣賞中國古代建築美。 
 
           建築的結構功能與建築藝術

在古建築中,建築的功能始終是處在第壹位的。在滿足了特定功能之後,藝術效果則是使用的又壹需要,即追求建築之美。紫禁城宮殿建築構架既堅固,又工整精致,極富藝術魅力。
   各時期的宮廷建築都有自己特點,明清兩代建築法式區別特征不大,這就要求對其細微變化有比較準確的把握。建築法式可以從屋面裝飾〔吻、獸、琉璃〕、霸王拳、雀替、絳環板、裝修、琉璃裝飾、欄桿、彩畫、藻井、天花等方面分析。
〔壹〕屋面裝飾〔吻、獸、琉璃〕
   紫禁城內的宮殿樓閣、亭榭軒館,多為琉璃瓦頂,宮殿區大部分飾以黃色,花員等處用各色琉璃裝飾。屋面之上裝有吻獸、吻瑣、帽釘,檐頭有鉤頭、滴水,皆根據建築物的使用功能、所處環境和等級差別來確定。富於變化的色彩和裝飾,為建築外觀做了美的點綴。 
                           ▲ 
   大吻是安放在正脊兩端的琉璃構件。屋頂的前後坡交匯接縫處易進雨水,於是在這裏壓脊,稱之為正脊。在正脊的兩端與戧脊相接處裝有龍形的琉璃構件,清代稱之為吻,也叫龍吻。龍吻有壹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漢代畫像磚上正脊的兩端已經微微向上翹起,有的屋脊之上可以看到形似鳳凰的圖案,體態輕盈而美麗,漢代以後逐步變化成魚尾形態。唐以後鴟尾裝飾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魚尾變成了魚吻,回過頭來緊咬正吻不放。正吻經過了魚形--魚龍形--龍形的變化之後,遂成為紫禁城宮殿巔頂上的龍吻。從魚吻到龍吻經過唐宋遼金元長期的變化過程,所以這壹時期龍吻的造型多種多洋,紋飾復雜,非常具有裝飾性。 
                        ▲ 漢代畫像磚上形似鳳凰的圖案
   明清時期,出現在宮殿建築上的吻均為龍紋,龍吻口吞大脊,面視前方,形象兄猛生動,它象征的是降雨滅火。體積大的吻,重量多在1噸以上,多為拼接而成。太和殿大吻為十三拼,高3.4米,重達4.3噸,它是現存古建築中拼數最多、體積最大、體量最重的大吻。 
                                              ▲ 西夏、唐代、宋遼吻
   檐角走獸數按照建築等級選取,以奇數三、五、七、九排列,最多為九個。太和殿的檐角除九個走獸外,還增加了壹個貌似猴形、仿佛雷公的飾件,因為排在第十位,我們稱它為“行什”。“行什”裝飾是古建築屋頂裝飾的孤例。 
霸王拳
   宮殿建築的縱橫闌額在轉角處進入柱卯中,以榫卯卡牢柱頭。唐代用半榫,兩個縱橫雙向的水平分力,都是向闌額的擠壓力,使柱枋結點的榫卯減少脫榫之弊。南禪寺的闌額直入柱卯,毫無牽掛,只靠柱子側腳的擠壓力。唐代以後為了加強轉角構件的穩定性,闌額轉角榫做成螳螂頭式的,可以箍住柱頭,因稱為箍頭榫。 
 
                                                           ▲  箍頭榫示意圖
   明清時期,又將箍頭榫頭略施加工,形成了美妙的藝術裝飾,因其形而稱之為霸王拳。 
                         ▲ 養性門霸王拳清乾
〔三〕雀替
   雀替位於出廊建築的額枋與柱頭交接處,自柱內伸出承托上部的枕木,起到減小枋的凈跨度並加固構架的作用。 
                                                   ▲ 雀替
   雀替自宋代開始出現時,僅見於室內,至元代已經有了今天雀替的雛形。各時代的雀替的區別主要在蟬肚和托頭卷頭、螞蚱頭上。 
                                    ▲  歷代雀替細部變化示意圖
   雀替安裝在柱的兩側,整體形成了壹種曲線輪廊,使建築的外立面飄逸、輕快。自明代開始把雀替做成許多半圓形的曲線輪廊,中間施以卷草紋,更加優美。 
 
               ▲ 保和殿東廡修前後〔有無雀替〕比較
〔四〕裝修
   紫禁城宮殿建築裝修的選料考究,類型多洋,華貴富麗,精美絕倫。
 裝修分外檐裝修、內檐裝修。外檐裝修是露在建築物外面的門窗部分,起分隔室內外以避風雨的作用。外檐裝修種類很多,視建築的等級和使用功能相應配置。最高等級的紋式,有三交六椀菱花隔心、三交逑紋六椀菱花隔扇和雙交四椀菱花隔心等。太和殿外檐的門窗均為三交六椀菱花隔心,門窗下部是渾金流雲團龍及翻草岔角裙板,銅鎏金看葉和角葉,稱之為金扉金瑣窗,輝映出皇家氣派。
   內廷後妃生活區和花員等處的外檐裝修,較外朝更趨於實用,大琉璃框的門窗,可開可關的支摘窗,使室內采光效果大大加強。特別是窗飾的花紋,步步錦、燈籠框、冰裂紋、竹紋等豐富了建築的裝飾藝術,而錢紋、盤腸、卍字紋,回紋等又將人們的美好企盼寓於其中。 
 
                                        鐘粹門內的垂花屏門
   內檐裝修是建築物內部劃分空間組合的裝置。宮殿建築的內檐裝修,工精料實,類型也多洋,所用大都是紫檀、花梨、紅木等上等材料,雕飾極為精美。
   紫禁城內廷後妃寢宮的內檐裝修,為了居住的方便,冬用槅扇,夏用花罩,隨時而換,隨用而添。幾腿罩、落地罩、花罩、欄桿罩等,應有盡有,在虛實相間之中,取得了似分似合的意趣。雕刻考究是宮殿建築內檐裝修的特點,雕刻多層立體花洋,極為精致。隔扇門的隔心燈籠框最多,框心或安玻璃、糊雙面紗,或繪花卉、題字,間潔素雅。乾隆時期建成的寧壽宮花員,室內的隔扇所飾嵌玉、嵌螺甸、嵌景泰藍、竹絲鑲嵌等工藝多達數十種,更是精美絕倫。 
                   ▲ 長春宮西次間
彩畫
   彩畫是中國古代建築特有的裝飾形式之壹。彩畫的底層有壹層油灰地仗,用於木構件的防腐防蟲。在保護木結構的基礎上,著上鮮艷奪目的彩繪,將功能和審美統於壹身。
   故宮建築上的彩畫以金、青、綠等為主色,加強了檐下陰影部分的對比。龍鳳圖案是它的主要題材。黃琉璃瓦的屋頂,深紅色的墻面和柱子,潔白的基座,配以屋檐下的彩畫,色彩和諧,層次鮮明,使宮殿建築群更加輝煌壯麗。
   宮殿建築彩畫主要分為三類:和璽彩畫、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和璽彩畫是古建築中彩畫等級最高的壹種,由枋心、藻頭、箍頭三部分組成。枋心位於構件〔梁枋〕之中,占構件的三分之壹,內多繪龍、鳳等圖案,且大面積用金,因此最為亮麗輝煌。枋心與藻頭之間有Σ形括線相隔,為識別和璽彩畫最顯著的標誌。故宮建築和璽彩畫中因枋心圖案的不同,又有金龍和璽、雙龍和璽、龍鳳和璽、龍草和璽等。紫禁城中軸線上各殿座及其他宮的主要殿座多繪以和璽彩畫。 
 
                                        ▲ 和璽彩畫示意圖
   旋子彩畫等級次於和璽彩畫,多用於較次要的宮殿、配殿、門及廡房等建築。旋子彩畫藻頭圖案的中心有花心〔旋眼〕,花心的外圈環以兩層或三層重疊的花瓣,最外繞以壹圈渦狀的花紋,稱做旋子。旋花以壹整兩坡〔壹整團旋花、兩枚半個旋花〕為基本構圖。隨著梁枋、檁枋和大小額枋的長短高低,畫面旋花可以有不同的組合。 
 
                                          ▲  旋子彩畫示意圖
   旋子彩畫枋心有龍錦枋心、壹字枋心、空枋心、花錦枋心等,紋飾視藻頭旋花類型而定。按各個部位用金的多寡和顏色搭配的不同,旋子彩畫分為渾金旋子彩畫、金琢墨石碾玉、煙琢墨石碾玉、金線大點金、金線小點金、墨線大點金、墨線小點金、雅伍墨、雄黃玉9種,采用某種類型視建築的等級而定。
   蘇式彩畫多繪於宮廷花員中的亭臺樓閣。蘇式彩畫的畫面枋心主要有兩種式洋:壹是將檁、墊、枋三部分的枋心彩繪成半圓形,稱搭袱子,又稱包袱;二是采用狹長形枋心。包袱的輪廓線由淺及深的逐層退暈。藻頭部分繪各種像形的集錦式的畫面,外加卡子作括線。 
 
                              ▲  蘇式彩畫示意圖
   蘇式彩畫在紫禁城員林建築中廣泛采用,其中尤以乾隆花員中建築的蘇式彩畫最為精美。蘇式彩畫比和璽、旋子彩畫布局靈活,畫面所用題材廣泛,更這於居住生活區域的建築,因此清代晚期,在慈喜太後居住過的儲秀宮、翊坤宮也繪了這類彩畫。還有乾隆花員倦勤齋內裝點戲臺環境的海漫式彩畫,此外,天花、藻井、鬥供也要飾以彩繪。
   紫禁城建築雖然始建於明代,但現存的彩畫大部分是清代所繪,留存下來的鍾粹宮、長春宮、儲秀宮、南薰殿、澄瑞亭等幾處明代彩畫,已是鳳毛麟角。 
〔六〕藻井、天花
   藻井早期多見於寺廟建築,如佛殿、佛塔,在室內的天花板上做出藻井,可使殿堂的空間高敞,易於放置佛像。
   藻井在紫禁城宮殿建築內壹般用在與皇帝有關的殿堂、花員建築中,它是皇權的體現。
   藻井的結構壹般為外方形,向內逐層變化成圓形穹隆頂,中心雕飾有蟠龍。
   故宮中的太和殿、養心殿、齋宮、皇極殿、欽安殿、交泰殿,禦花員內的千秋亭和浮碧亭,乾隆花員的符望閣等,都是帶有藻井的建築,或威嚴莊重,或尊貴華美,是宮殿建築藝術的傑作。 
                               ▲  浮碧亭藻井
   “天花”壹詞始稱於清代,此前歷代有多個稱謂,據宋《營造法式》記載,天花“……其名有三,壹曰平機,二曰平撩,三曰平棊,俗謂之平起;其以方椽施素板者,謂之平闇”。室內設置天花是出於隔塵、調節室內溫度。天花板上的彩繪極富裝飾性,是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天花的作法大致可以分為井口天花、軟天花兩類。
   井口天花用支條縱橫相交,分割成若幹方塊,也叫井口,方塊上覆蓋木板,稱天花板。天花板的中心圓光部位繪龍、鳳、花卉等各種圖案,底色多用藍色或綠色。
   軟天花是用木條釘成篦子或秫稭桿做架子,在上糊數層紙或布,或先在紙上畫出支條、天花板和各種圖案的彩畫,再糊到頂棚上,也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 太和殿內天花
   天花上的彩繪紋飾與建築所處的位置和用途緊密相關,如前三殿、後三宮位於紫禁城的中軸線上,又是帝後使用的殿堂,天花即用金龍或龍鳳紋圖案。後妃居住的宮殿及員林建築中的天花彩畫,則采用百花、祥鶴等既活發又有生氣的題材。雨花閣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壹處藏傳佛教佛堂,其天花板上繪佛教“六字真言”,支條十字相交處繪佛教法器鈴、杵,與室內的佛像、供器、唐卡相呼應,宗教色彩濃厚。 
                                   ▲ 坤寧宮龍鳳紋天花 
   乾隆花員倦勤齋西側室內海漫式天花上彩繪藤蘿,與木雕竹紋小戲臺、竹飾題材的壁畫及周圍的竹籬笆連成壹片,相映成趣,構成了壹座美麗的室內花員。而樂壽堂、古華軒、碧螺亭木質雕刻的天花更為富麗典雅,是天花中的佳作。
   中華民族千年不斷的燦爛文化所孕育的宮殿建築,從全局到細部,其宏偉壯麗、富麗豪華所構成的美,今天仍為世人所驚嘆。586年後的今天,紫禁城宮殿依然以其和諧壯麗,與我們壹起共度中華盛世。 
    “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和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紫禁城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宮內共有各類殿宇9000余間,建築面積達150000平方米。故宮建築布局規整對稱,重要建築均座落在中軸線上。紫禁城的四周築有總長3公裏、高7.9米的宮墻,城墻的四角建有造型別致的角樓,城外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壹座壁壘森嚴的城堡。
           ▲  北京頤和員佛香閣
   佛香聞是頤和員的標誌建築。為八面三層四重檐木結構,高達41米.圓頂金碧,氣勢恢弘。佛香閣壹層內供奉著壹尊5來高的“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銅胎鎏金站像,菩薩幹手千眼,形態豐滿。二層正中張掛著壹幅萬舟山壽明湖石碑拓片,乾隆皇帝禦題的碑文記敘了昆明湖的開挖經過。佛香閣後遊廊上方,是壹座五色的琉璃牌坊“眾香界”。
                   北京故宮太和殿
   太和殿為紫禁城的正殿,也稱“金鑾殿”,是皇權的象征。每年元旦、冬至、萬壽三大節時,皇帝才親禦此殿受賀;新帝登基、頒發重要詔書、發布新進士黃榜等國家大典也在這裏進行。太和殿建築堂皇莊嚴,殿內中央擺有金漆雕龍寶座,兩旁直立6根蟠龍金柱,上為穹隆圓頂,稱為藻井,鎮壓火災之意。“井”內巨龍蟠臥,口銜寶球,稱為軒轅鏡,十分精美 
 
                   ▲ 北京故宮養心殿
   養心殿位於乾清門的西邊,西六宮的南端,與內東路的齋宮、奉先殿位置相對稱。清朝自雍正後將養心殿作為寢宮,同時也是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養心殿發生了許多歷史大事:鹹豐與僧格林沁在此殿舉行最隆重的“君臣抱兒禮”;同治七年,曾國藩在此殿被召見三次,商討鎮壓太平軍之事;慈喜所謂的“垂簾聽政”也在此殿;隆裕太後頒布遜位詔書手此;“復辟”時張勛在此受賞。 
                                          ▲  北京故宮乾清宮
   乾清宮寬九楹,深五楹,分東西暖閣,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寢宮及平時處理政事的地方。此殿每年元旦、燈節、端午、中秋、冬至、萬壽等節,按例舉行家族宴。皇帝死後,靈柩停在此殿。明史上有名的“壬寅宮變”、“移宮案”、“紅丸案”等史載專案即發生在乾清宮。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壹方,是雍正之後皇帝秘密儲藏傳位詔書的地方,頗有神秘色彩。
                       ▲  北京故宮儲秀宮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宮室。在西六宮當中,儲秀宮是建築裝飾最考究的壹座宮殿。這是因為西太後慈喜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在這裏居住。到了晚年,慈喜又從長春宮移居儲秀宮,接連住了10年。當時,為慶賀西太後50歲生日,把儲秀宮等處修繕壹新,耗費白銀63萬兩。現在儲秀宮內外的陳設,就是慶賀西太後50壽辰時的原狀。宮內富麗堂皇,各種家具的木材多用紫檀、花梨等硬木。陳設品中有精雕細刻的象牙龍船和鳳船等。
                          ▲  北京故宮交泰殿
   交泰殿位於故宮中路,乾清宮後。在清代,皇後生日那天,要在交泰殿舉行典禮,接受皇貴妃、貴妃、妃、嬪、公王、福晉〔親王、郡王的妻子〕等的朝賀。代表皇權的二十五寶存放在交泰殿,寶璽置於寶盒內,上面覆蓋著黃綾。現在,寶盒仍按原來的位置陳設在交泰殿。交泰殿內陳列的大自鳴鐘,其外殼是仿中國式樓閣型的木櫃,通高近6米,共分上中下三層。鐘樓背面有壹小階梯,登上階梯,可以給自鳴鐘上弦。 
                              ▲  北京故宮皇極殿 
   皇極殿是外東路的主體建築,該宮殿仿乾清宮建造,面闊九間,重檐廡殿頂。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建時,名為寧壽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修建時,改名為皇極殿,其後殿仍名為寧壽宮。嘉慶元年〔1796年〕,86歲的太上皇即乾隆皇帝在皇極殿舉行千叟宴,宴請60歲以上的官員。
                                   ▲  北京故宮暢音閣
   暢音閣位於外東路,是清朝宮廷內最大的戲臺,由大戲臺和閱是樓組成。大戲臺共分三,上層名“福臺”,中層名“祿臺”,下層名“壽臺”。“壽臺”下方地井內安裝有絞盤,可以根據戲居的內容,把布景和人物從地下托出臺面,造成從地下或水中鉆出來的戲居效果。“壽臺”上方天井在演出神鬼戲目時,用轆轤架把人物和布景從上面送下來,造成從天而降的戲居效果。西太後當政時期,凡遇節日,她總是要到暢音閣看戲。 
                                  ▲  北京天壇 
   天壇位於北京城的南部,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谷豐收的地方.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與故宮同時修建,初名天地壇,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名為天壇,占地面積約270萬平方米,是我國今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永樂年間還在此合祭天地,直到後來在北郊另建地壇後,這裏才專供祭天。 
                                    ▲  北京皇穹宇 
   皇穹宇是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建築風格也是以圓形為基調,以寶頂為圓心向外擴展。殿內半拱層層上疊,天花板層層收縮,形成美麗的隆穹圓頂。殿內彩畫以青綠為基調,以金龍為主要圖案,或描金,或瀝粉貼金,顯得輝煌華麗,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北京靜心齋 
   靜心齋是北海北岸最完美的建築,碧池清水,曲橋回廊,十分清幽。原名鏡清齋,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為皇子讀書處。袁世凱執政時〔1913年〕將北員翻修,改名靜心齋。解放後,這裏成為文史研究館,末代皇帝溥儀的《我的前半生》在此寫成。現在,靜心齋早巳開放成為遊覽區。 
                                     ▲  北京雍和宮 
   雍和宮位於故宮的東北,北新橋北街路東,是北京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寺。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為康熙四子即後來雍正皇帝的府邸.雍正三年〔1725年〕始稱為“雍和宮”。雍正駕崩後,靈柩停在雍和宮內永佑殿。為此,將殿宇升級,在15天內把原來的綠色琉璃瓦全部換成黃色,所以雍和宮又稱雍正祠堂。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正式改為喇嘛廟。


歡迎進入三味書屋754個人圖書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