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奇效方子桂枝麻黄各半汤主治过敏荨麻疹

 湖岳山人 2025-05-23
每当换季时,荨麻疹都会给过敏体质人群带来不小困扰。作为日常生活较为普遍的皮肤疾病,荨麻疹不仅极大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还可能因此继发其它病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疾病。

荨麻疹,是春天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荨麻疹是一种以皮肤瘙痒、时起风团疙瘩、时隐时现、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属于中医“瘾疹”“赤白游风”等的范畴。

中医认为,荨麻疹总由禀赋不足、外感风邪所致,多因风、寒、湿、热或源于饮食不节、胃肠积热,血虚风燥等。其基本病机是营卫失和、邪郁腠理。

现代研究发现,荨麻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染,气温冷热交替频繁容易导致病毒感染,并由此诱发荨麻疹的发作。

其他的诱因还有:药物、皮肤接触过敏原、物理因素以及最易被忽视的精神紧张、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等。

临床症状

👉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大小和形态不一,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

👉发作时间不定,以傍晚发作多见。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

👉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腹痛,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中医素有“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论,故治本病以疏风活血,驱风止痒为主。

荨麻疹的成因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治疗思路不外乎这三点:

第一治风。这一点从古人对荨麻疹的称呼上也可以窥探一二,古代称荨麻疹为风团,就是说它一旦发作起来,就像风一样,时而起,时而消,时而这儿痒,时而那儿痒,非常符合“风善行而数变”的特点。

第二治血。中医认为,阳主动,阴主静。风性轻扬,喜欢四处游走,不喜欢呆在一个地方,所以它必然带有阳的属性,既然风邪属阳,那就要用阴性的物质来制约它,用什么?用阴血。假如阴血亏虚,风就失去了牵绊,它就会在身体里到处乱窜,这就好比一个地方,植被减少,涵养不住水分,土地荒漠化以后,就容易刮沙尘暴。

第三治虚。荨麻疹发作部位虽然在皮肤表面,但有诸于内,必形于外。如果不是因为身体内部空虚,又怎么会引来外邪?五脏之中,肺主皮毛,肺气虚,皮肤就长不好,所以皮肤问题要找肺,但是不要单纯以为,只有肺才主皮毛,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肺属金,脾属土,脾土生肺金,脾是肺的母亲,也就是说,肺虚的人,脾气往往也虚。所以皮肤好不好,还要看脾胃。这也是很多人皮肤病以后,反反复复,长不好的一大原因,虽然汤药有在喝,但是没有回归到清淡的饮食中去。

治了风,治了血,治了虚,还要再根据外感风邪型荨麻疹的特点,有针对性排兵布阵。

祛风很容易,但是不要忘了,风是一种载体,它可以夹带着外界的任何一种邪气侵犯人体。

而气温交替冷热不定的主气刚好是寒,再加上冬又主封藏,身体随四时之气而变化,到了冬天会有意识的减少消耗,储备能量为来年的生发作准备,这个时候,毛孔虽然处于关闭的状态,但至少还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现在体表被风寒这么一束,导致毛孔闭塞的紧紧的,即使有点小汗也发不出来,小汗发不出来身必痒。

一瘙痒就一大片,一抓就出血痕,这就是荨麻疹。所以光祛风还不够,还要祛寒。

思路理顺了,治疗方法也就出来了:

图片

方组:桂枝25克  生白芍15克  生姜15克(切)  炙甘草15克  麻黄15克  杏仁10克  大枣4枚(撕)用量仅供参考,水煎服。
这张方子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名曰桂枝麻黄各半汤。

麻黄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作用就是解表,解表刚好与束表相对应,束表是让毛孔关闭,解表是把毛孔打开,麻黄能够把风寒束表的状态打开,它可以让你出汗,通过出汗又能把身体里的风邪寒邪带出来。好多人风寒感冒以后,浑身酸痛,汗又发不出来,麻黄一进到体内,把汗一发出来,酸痛就减轻了。

不知道大家伙有没有发现,医圣张仲景非常喜欢用桂枝,在他的很多方子里都有桂枝的身影,比如桂枝汤,比如麻黄汤,比如小建中汤等等。桂枝能够把身体里的太阳升起来,它是阳气非常足的一味药。
你看太阳一出来,人就觉得到处都亮堂堂的,觉得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所有的阴寒之邪立马无处遁形。桂枝还能入心,心主血脉,心脏强大了,血液才不会堵塞,才能去到该去的地方。

白芍是补血的,身体里的气血充足,气血通畅,就能把风邪固摄住。这也是遵循古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思路。

杏仁润肺气,加强肺主皮毛的功能,杏仁又是仁类药,它含有很多精华的物质,能够把干涩的肠道变得滋润,也就是说它能润肠通便。冬天封藏的很厉害,再加上吃得好动得少,很容易生内热,当这股热气向外发散不出去的时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有了杏仁,杏仁把向下的通路打开,即便有些很小的火热之气,也能及时消解掉。

生姜、大枣、炙甘草,这三味药的主战场在脾胃,专门顾护脾胃之气。

最后还要再叮嘱一句,荨麻疹是皮肤病,但也是脾胃病,这可不是说有了生姜,有了大枣,有了炙甘草,就万无一失了,治疗皮肤病始终要谨记一条,那就是清淡饮食很重要。

《难经》里说,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只有把脾胃养好,才能彻底断了疾病的根由。


图片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慢性顽固性荨麻疹

患者:范某
性别:女
年龄:28岁
主诉:全身出现大面积皮疹,瘙痒伴面部水肿10天。经西医抗过敏治疗3年,反复发作,效果不佳,后到我诊所诊治。症见全身出现大面积皮疹、瘙痒,痒得整夜睡不着觉,上班都上不成,面部严重水肿,肿得眼睛只留下一条缝,舌淡红,苔白,舌下瘀络不明显,脉浮有力。
处方:麻黄桂枝各半汤
方组:桂枝25克 生白芍15克 生姜15克(切) 炙甘草15克 麻黄15克 杏仁10克 大枣4枚(撕)
剂量:1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法:麻黄先煮,一二沸,去上沫,水1000毫升,煮取360毫升,一次120毫升,分三次温服,忌鱼虾、绿豆制品。
效果:服药三剂后,脸不肿,不瘙痒,上半身出现皮疹、痒。服药十剂后,身上不出皮疹,只有双脚出皮疹。
二诊:不更方,继方10剂
效果:3年的慢性顽固性荨麻疹彻底治愈
按语:这位患者来我诊所时,我也很迷茫,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胸胁不苦满,脉也不弦,舌下瘀络也不明显。后来翻阅涂华新导师在《仲圣经方精品讲座》的笔记,在脸上,不瘀,用麻黄桂枝各半汤。以前遇到这种病人,我马上建议去医院,现在用经方治疗,没想到能达到这种意想不到的效果,真要感谢涂老师和仲圣平台老师的指导,能使我这种纯西医的医生这么快上手。
(仲圣师友河南周彩琴医生医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