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 | 芮学能 单位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街道社工站 一、背景介绍 服务对象莹姐(化名),一位42岁的坚强女性,命运却对她露出了残酷的獠牙。她身患癌症,离异后独自挑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 大孩子中专在读,小孩子在中学就读,家庭的开支与日俱增,而莹姐却因重病无法工作,经济来源仅靠微薄的低保金以及亲友偶尔的接济,生活陷入了捉襟见肘的艰难境地。 二、需求分析 (一)个人层面 1、缓解经济压力的需求 重病让莹姐失去工作能力,低保金与前夫时而拖欠的抚养费,在巨额医疗费用面前只是杯水车薪,家庭经济摇摇欲坠。 2、缓解服务对象压力,情绪疏导需求 沉重的生活压力,如家庭开支、孩子教育、医疗费用以及照顾子女的重任,加上病情的逐渐恶化,让莹姐身心俱疲,陷入了情绪的深渊,对生活充满绝望。 (二)家庭层面 1、调整服务对象母亲的认知,缓解其焦虑情绪 服务对象母亲还是无法完全接受服务对象现在的情况,时常会因此焦虑恐惧。想不通为什么从小都乖巧优秀的孩子,就变成现在这样子。 2、促进亲子沟通及加强家庭照顾的需求 作为家庭主要照顾者,频繁就医使莹姐难以兼顾家庭,经济与照顾的双重压力让她情绪失控,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疏远。 (三)社区/社会层面 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的需求。离异且娘家不在本地,莹姐的社会支持网络千疮百孔,难以从中获得足够援助。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三、介入理论 (一)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而产生的。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社工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从心理、物质和情感等多方面为莹姐一家构建支持体系:通过微信、电话定期沟通,给予心理支持;落实政策并链接资源,缓解经济压力;定期走访,强化非正式社会支持。 (二)ABC理性情绪疗法 ABC 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A 代表引发事件;B 代表个人的理性信念系统,是个人对 A 的自我言语行为、定义或解释;C 代表结果。ABC 理论指出,诱发事件 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 B 才是引起人的情绪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在跟服务对象聊天的过程中,听到其几次跟社工说就是因为自己离婚了又患病了,孩子就变叛逆了,一直很后悔当初自己没有早点发现,及时挽救。社工就用ABC理性情绪疗法引导服务对象认识到并不是事件本身导致其焦虑,是其后悔没有发现孩子的变化导致的情绪波动,帮助她一觉察到有这种情绪的时候,就要调整自己观念,观察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被观念给带偏。 四、服务目标 1、个人目标:缓解经济压力,提供情绪疏导与心理支持,重燃生活希望。 2、家庭目标:改变服务对象母亲对服务对象病情的不切实际的认知,促进服务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正向沟通,改善家庭关系。 3、社区/社会目标:链接资源,联动多方力量,完善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 五、服务实施 1、落实救助政策,缓解经济压力 社工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莹姐的困境,主动告知救助政策,并协助整理申请材料。经过不懈努力,成功为莹姐家申请到临时救助金,解了燃眉之急。 ![]() 社工协助服务对象申请临时救助金 2、提供心理支持,增强生活信心 面对莹姐巨大的压力,社工运用专业技巧,多次深入交谈,耐心倾听、引导宣泄,帮助她缓解焦虑。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并鼓励其付诸行动,让莹姐在解决问题中看到自身能力,重拾自信。 3、改善家庭关系,搭建沟通桥梁,促进正向沟通 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一直运用ABC理性情绪疗法不断地提升服务对象病情和现状的接纳,引导服务对象正确看待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与变化,即使是细微的变化。同时为改善莹姐与女儿的亲子关系,社工设计了简单的亲子互动游戏,创造亲子交流机会。并传授亲子沟通的技巧,引导莹姐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用“我-信息”和孩子沟通。如今,孩子更愿意分享学校生活和内心想法。 4、联动多方力量,增加社会支持网络 为进一步缓解莹姐的家庭困境,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社工联动多方为他们家提供支持。街道民政、妇联、社区居委会、社会爱心商家、爱心人士等在节假日或不定时送上慰问,提供支持。同时社工链接了手工资源,手工可以拿回家做,不影响其照顾孩子,工资计件月结,多劳多得。 ![]() 为服务对象链接资源,搭建社会支持网络 六、服务总结与反思 本次服务中,社工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社工始终耐心支持引导、协助服务对象转变心态,深刻认识到自己才是改变的主体,鼓励其在行动上作出改变。同时,社工保持专业性,多次运用倾听、接纳、尊重、及时回应、社会支出理论、ABC情绪理论等专业技巧,充当资源链接者、支持者等角色。 与莹姐一家建立信任关系,社工积极链接民生政策,协助莹姐申请临时救助政策,缓解了莹姐一家的经济压力,使她们更加有勇气应对生活挑战。 社工持续陪伴莹姐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重新树立生活希望。在莹姐治疗期间,家庭成员关系愈加紧张,社工充当协调者角色,改善家庭关系,搭建沟通桥梁,促进正向沟通,通过社工的调解和引导,莹姐与家人的关系更紧密,一家人通过这次生活经历,学会了如何有效正确地沟通互动,彼此相互支持,共同迎接未来挑战。并通过资源链接为及其及其家庭搭建了社会支持网络。 回顾整个个案服务过程,社工能及时帮助莹姐及其家庭解决困难,并以暖心陪伴着莹姐成长,以实际行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通过此个案,社工积极探索癌症单亲妈妈个案服务经验方法,还需要不断总结反思,提升实务经验总结能力,以此提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 “手把手”情境案例教学 讲透个案工作“通用过程模式”6步骤 助力社工提升实务技能 让你敢于接案、善于结案 新课上线,快快拿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