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能完成的华中地区整军计划

 虛怀若谷 2025-05-23

      华中地区(包括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是19463月中共按照整军协议进行精简整编的三个“兵额最大,负担极重”的主要战略区之一。但由于华中地区地理位置特殊(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京沪地区和津浦铁路南段,而中共中央又曾一度打算由延安迁驻淮阴,因此这一区域对国共双方都是必争之地),受国共双方政治军事斗争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当年5月份起淮南路西解放区就受到国民党军的攻击,华中的精简整编工作不得不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原定的整军计划未及完成即告终止。

     一、整军前华中部队的建制序列及实力

      1945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华中地区的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实施军事战略转变的要求,进行了部署大调整。新四军第3师由苏北进军东北,新四军军部及苏浙、苏中军区和第247师各一部北上山东,组成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及其下辖的津浦前线野战军(后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2纵队和第7师;留在华中地区及由江南北撤至苏中、苏北的部队则调整组建了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

图片

       华中军区为隶属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的二级军区,下辖华中野战军和苏中、淮南2个三级军区、8个军分区及直辖部队,建制序列如下:

      华中野战军下辖第6789纵队,共计20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总兵力43000余人。即:

      第6纵队:由苏浙军区第1纵队和第2军分区2个团合编组建,下辖第4648505254团;

      第7纵队:由苏中军区新编第3旅和新编第22个团合编组建,下辖第5557596163团;

      第8纵队:由苏浙军区第3纵队和第1军分区2个团合编组建,下辖第6466687072团;

      第9纵队:由新四军第4113132团,123436团,骑兵团和第7军分区1个团及华中解放第24个旅合编组建,下辖第7375777981团和骑兵团。

      苏中军区下辖1个独立旅、2个军分区,2个直属团,共计4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4个特务团、5个警卫团、2个独立团、5个县总队,总兵力约30000人。即:

      苏中军区独立旅,下辖第123团;

      第1军分区(以苏中军区第34军分区合编组建),下辖特务第123团,启东、南通、如东、泰州、泰兴警卫团,台北、东台、紫石、如皋、靖江县总队;

      第2军分区(由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改称,辖第4团,江都、高宝独立团);

      直属特务团、炮兵团。

      淮南军区下辖1个独立旅、1个军分区、1个步兵旅兼军分区,共计5个步兵团、8个县支队、3个县总队,总兵力约28000人。即:

      淮南军区独立旅,下辖第345团;

     第3军分区(由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改称),下辖嘉山、来安、六合、甘泉支队,高邮、盱眙、仪征总队;

     第6旅兼第4军分区(由淮南军区路西军分区改称),下辖第1718团,定合、定滁、定凤怀、定远支队; 

     华中军区直辖部队包括4个军分区、1个总队、1个团,共计1个独立旅、17个步兵团、8个独立团、1个特务团、17个县总队.1个海防总队,总兵力约60000人。即:

     第5军分区(由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改称),下辖第1234团;

     第6军分区(由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改称),下辖第123团,泗阳、宿北、宿迁、沭阳、泗沭、淮阴、涟水、灌云独立团;

     第7军分区(由淮北军区第1军分区改称),下辖第234团,泗县、徐宿、泗南、五河、盱凤嘉、泗阳、铜睢、丕睢、宿铜、睢宁、宿县、淮宝、灵璧总队;

     第8军分区(由淮北军区第2军分区改称),下辖第12345团,雪枫、萧县、宿西、夏商亳总队,萧县独立旅(辖第12团);

     直属海防总队、特务团。

     另在苏中和苏北地区有由伪军反正和国民党军起义改编的华中解放第1军(辖第12师)、华中解放第4军(辖第11126个团)和华中民主联军(辖第1234师),共计10000余人。

     可见,华中地区17万武装力量中,地方军的数量是野战军的4倍。

     二、华中分局制定的整军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

      1946318日,华中分局向中共中央上报了制定的部队复员整编计划。确定以不削弱战斗力为基本原则,第一期复员5万人,41日开始,6月底完成。该计划的重点是重新启用新四军6个师的番号,将华中部队整编为6个师、1个纵队、2个军分区,总兵力136000人。计划编组方案为

     第1师:以第8纵队和苏中军区第12军分区各独立团合编,按26团制组建,总兵力17500人;

     第2师:以淮南军区直属队、独立旅及在山东的原新四军第245旅(已改称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45旅)合编,按26团制组建,总兵力17500人;

     第3师:以第10纵队(拟由第5军分区和华中解放第4军合编组建)及第6军分区各独立团合编,按26团制组建,总兵力14000人;

     第4师:以第9纵队及第7军分区各独立团合编,按26团制组建,总兵力17500人;

     第5师:以第8军分区与准备由鄂豫皖东移的新四军第5师合编,按26团制组建,总兵力17500人。

     第6师:以第6纵队及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按26团制组建,总兵力17500人;

     第7纵队及下属5个团的建制保留,总兵力12000人。

     撤销苏中、淮南军区和第123456军分区建制番号。

     该整军计划经中共中央同意后,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即开始进行精简整编。然而,仅仅过了1个多月,国民党军即以10个团开始向淮南路西解放区进攻,华中地区大战一触即发。此时,华中军区和华东野战军的精简整编只完成了苏中2个师、苏北1个纵队的编组,即:

     以第8纵队机关和所属第6466687072团,第4军分区机关,第1军分区特务第12团,东南警卫团1个营,第7纵队61团合编组建了第1师,下辖第1旅(辖第123团)、第3旅(辖第789团);

     以第6纵队机关和所属第4648505254团与苏中独立旅机关和所属第123团合编组建了第6师,下辖第16旅(辖第464748团)、第18旅(辖第525354团)。

     以第5军分区4个团和华中解放第42个师合编组建了第10纵队,下辖第828486878889团。此外,将华中解放第1军编入了第7纵队。

图片

     因此,当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之际,华中地区仅有经过精简整编后的第16师和第7910纵队,总共60000余人的野战机动力量,且主要集中在苏中南部地区(第16师和第7纵队),淮北、苏北地区仅有第910纵队。面对国民党军由南、西、北三面对华中解放区的大举进攻,华中地区原定的精简整编计划不得不终止执行,不仅不再裁减兵力,反而加紧扩编部队,以适应作战之需(如6月恢复重建苏北、淮北军区,并以第7910纵队兼苏中、淮北、苏北军区;7月以由山东南下华中的第5旅与淮南军区部队合编组建新编第2师兼淮南军区)。而华中战场初期战局的发展(苏中七战七捷和淮南、淮阴保卫战的失利)证明,除了指挥谋略的高低优劣外,能否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中优势兵力是影响战局胜负的重要因素。实际上,即便加上先后编入华中野战军的外区5个旅(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5旅、中原军区第1纵队1旅和山东野战军第73个旅),以及由陈毅、宋时轮指挥南下至淮北地区作战的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2个旅6个团和第83个团,华中战场的兵力仍捉襟见肘、不敷使用。所以,网络上所谓“粟裕暗中抗命藏下数万精兵”的说法纯属杜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