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伪参谋本部是汪精卫伪国民政府于1940年成立后设立的军事指挥机构,名义上负责'国防及用兵事宜',实为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扶持的傀儡政权军事工具。该机构设部长1人,政务次长、常务次长各1人,下设若干厅,表面仿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建制,实则完全受日军控制。其运作完全服务于日本在华军事战略,协助日军镇压抗日力量、维持占领区秩序。1942年8月20日,随着汪伪政权军事机构调整,参谋本部被裁撤,其职能并入新设立的军事委员会。 部长,负责制定伪军作战计划、协调各绥靖区军事行动,并管理中下级军官任免。但其实际权力受日本顾问严格控制。 杨揆一(1940年3月~1941年3月代) 叶蓬(1942年6月任) ![]() 政务次长,主要负责协助部长处理日常军务,分管作战计划审核与军事训练督导。其人事任免及决策权均受日军顾问实际控制。 杨揆一(1940年3月任) 覃师范(1941年4月任) 关麟书(1941年11月~1942年7月任) 常务次长,主要负责协助部长处理日常军务,分管军事预算审核、后勤补给调配等事务。其人事任免及决策权完全受日本顾问控制。 刘培绪(1940年3月任),原国民党军官。 ![]() 总务厅厅长,主管军事行政事务,负责文件收发、人事管理、经费核发及日常军务协调。该职位直接对参谋总长负责,属汪伪军事系统核心行政岗位,多由投敌国军高级参谋转任。1943年后该职常由日籍顾问监督行使职权。 张济元(1940年4月~1942年2月任) 第一厅厅长,主管作战计划制定与军事行动协调,负责伪军作战部署、训练计划审核及与日军作战协同。该职位需定期向日本顾问汇报,实际权限受日方严格控制。 覃师范(1940年4月~1941年4月任) 第二厅厅长,主管军事谍报工作,负责收集国共两军情报、策反活动及反间谍事务。该职位需定期向日本特务机关汇报,实际受日军'梅机关'直接控制。1941年后多由原国民党中统/军统投敌人员担任。 林肇民(1940年4月任) 齐家桢(1941年3月任) ![]() 高级参谋,负责协助制定作战计划、拟定军事命令及监督部队训练,需参与日伪军联合行动协调并执行情报分析任务。该职位多由原国民党投敌军官担任,实际决策权受日军顾问制约。 魏练青(1940年4月~1941年3月任);熊一弼(1940年4月任) 齐家桢(1940年5月~1941年3月任);杨志渠(1940年11月任) 杨振(1941年3月~1942年7月任);林肇民(1941年3月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