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在太阳系中发现新矮行星,远在冥王星之外

 姿势分子_ 2025-05-24 发布于辽宁

在寒冷而遥远的太阳系边缘,远远超出冥王星轨道,天文学家刚刚发现了一个可能是新矮行星的天体。

它被命名为2017 OF201,是一块直径约为700公里(435英里)的岩石,体积足够大,有资格被归类为矮行星。

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轨道,这条轨道暗示,在太阳系遥远黑暗的边缘,可能并不存在所谓的“第九行星”。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天体物理学家Sihao Cheng表示:“这个天体的远日点——即轨道上最远离太阳的点——是地球轨道半径的1600多倍。”

“而它的近日点——最接近太阳的地方——是地球轨道半径的44.5倍,与冥王星的轨道相近。”

Cheng和他的同事一直在进行一项计划,寻找并研究海王星外天体(TNOs),它们是一些围绕太阳运行、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约30个天文单位处的冰和岩石块。

寻找这些天体非常困难——它们非常小,而且非常寒冷,反射的光也极为微弱。

近年来,随着更强大的观测设备出现,人们能更深入探测柯伊伯带及更远区域,并识别那里的单个天体。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遥远天体是“FarFarOut”,一颗直径约400公里的岩石天体,距离太阳132个天文单位。

Cheng及其同事是在暗能量相机遗产巡天(DECaLS)和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CFHT)采集的历史数据中发现2017 OF201的。

2011年至2018年间,这两个观测项目共观测到2017 OF201达19次,使研究团队能以较高的确定性描述该天体及其轨道。

2017 OF201最初被发现时,距离太阳90.5个天文单位,是冥王星轨道距离的两倍多。

它的轨道呈极端椭圆形,近日点为44个天文单位,远日点达1600个天文单位——进入了奥尔特云的内层,这是一圈包围太阳系边缘的岩石与冰的云团。

我们还不清楚这个需要2.5万年才能完成一次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

可能2017 OF201曾与某个大型天体发生引力相互作用,被“弹”入这个轨道;也可能其轨道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轨道不同于此前发现的一些TNOs的聚集性轨道——这些轨道曾被部分天文学家认为是“第九行星”存在的证据。

事实上,研究团队对2017 OF201在太阳系中的轨道进行了模拟,分别考虑有“第九行星”和没有“第九行星”的情形。

他们发现,如果没有“第九行星”,2017 OF201就可以拥有一个稳定、长期的轨道。

但如果存在“第九行星”,它与海王星的引力相互作用将在1亿年内将其踢出太阳系。

这是目前最有力的证据之一,用于反驳“第九行星”的存在;但这也意味着,在柯伊伯带及其之外,可能还隐藏着大量类似天体尚未被发现。

“2017 OF201在其轨道周期中,只有1%的时间接近我们到可以被探测到的程度。”

Cheng说:“这个天体的存在表明,可能还有大约100个具有相似轨道和大小的天体;它们现在只是太远,无法探测到。”

“尽管望远镜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能探索遥远的宇宙,但对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依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2017 OF201已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公布,并在预印本网站 arXiv 上发布了相关论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