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新梓宁 文/金汇昆 “老师,今天我有了大制作,我觉得我写得挺好。”下课后,在楼道里,梓宁高兴地跟跟我说。 “那你还不让我看。”我装作埋怨道。 “老师,我还没写完呢?” “好吧,下午我再看。”我发自真心地说。我期待看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文字。或许是因为看到这些文字,我和学生的心就更近一些了。或许,看到他们这些文字,我就找到了同道中人了。 当昨天我跟梓宁说要做适当的文学训练时,他很笃定地说他很喜欢做文学训练。一个理科生怎么会做文学训练呢,我在心中画了一个问号。下午自习的时间到了,我走到梓宁那里,他如约把写好的诗歌让我读。 风景 除了清晨那些许慵懒的风声 再没有生灵敢发出响动 直到天边一声号响 冲淡了晨雾 惊醒了夜空 悠悠地在山中回荡 连晨露的心也在微微颤抖 那是一位号兵 正为身旁荷枪的战友伴奏 看这战士的手中 肃穆的枪口、锋利的刺刀 系着飘然的红绸 红似他们身后的霞 红似他们誓死也要守卫的天空 ——改编自《风景谈》第9段 ![]() 这首小诗是我留给学生们的作业,就是把散文中的一段文字转化为诗歌。显然,梓宁很好地完成了作业。他所写的诗歌正是《风景谈》中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除了这篇,我还翻看了梓宁的其他几首诗歌,也都写得很有味道。 在批阅积累本时,我看到了梓宁写的一段文字:“老师,您好!我初中时也写诗,但总不能写得顺畅,常常是词不达意。叹息罢了。囿于竞赛两年,未曾拾笔。偶然得一契机,竟发现自己早已能够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心里的画面。即使像我这样对语文不敏感的人,久而久之,在自己喜欢的创作领域也会有些进步。这算是一种惊喜吧。在文学上得心应手,的确是快意之事。” 读到《风景》这首诗的时候,我感到无以言表的高兴。在读到这段文字之后,我敢断言梓宁的语言文字之心已经被唤醒了。也就是说,一个崭新的梓宁出现了。我特别喜欢他这句话:“在文学上得心应手,的确是快意之事。”心中有文学的青年是眼中有光的青年,梓宁就是这样的青年。 除了发现新梓宁,我还发现了新家壹,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得到了最舒坦的展现。我想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学生心灵的成长会辐射到周边,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轻盈地推开心灵之窗,开始迎接新鲜空气。 榷山 乙巳麦月(05.24)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金汇昆,笔名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生命的启蒙不断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