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青山教授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东北经络研究会副秘书长、吉林省针灸学会会长、长春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 纪教授自创生发汤内服配合针刺治疗各种类型脱发,随症加减,常收获良效。现将其治疗脱发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病因病机 纪教授认为脱发病因多为外受风邪,情志不畅,思虑过度,日久成淤所致。总之,脱发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毛囊受损,不能供应毛发生长所需营养,更不能推动毛发生长,故而导致头发稀疏或片状脱落。此病症多本虚标实,肝肾不足为本,血淤、血热、湿热为标。 二、治疗方法 1.内服外用方 生发汤:桔梗25克,当归、生地、牛膝、何首乌、枸杞子、桑椹各20克,赤芍、柴胡、枳壳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甘草、黑芝麻各10克。 加减:睡眠差者,加远志、夜交藤各10克;腰酸者,加狗脊、续断各10克;胸闷,易生气者,加香附、合欢花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内服、外涂患处,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 桔梗。来源:电力网 2.针刺 在运用生发汤的同时配合针刺。自创生发穴、长发穴为主穴,配伍神庭、头维、四神聪、风池及患处围刺,增强头皮血液循环,加快毛发的生长。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三、病案举例 患者夏某,女,36岁。 主诉:脱发5个月,加重2个月。 病史:患者5个月前因工作及精神压力大,头发开始呈斑块状脱落,近2月加重,于各大医院治疗多次均无明显改善。遂来求治,来诊时头发稀疏,呈斑块状脱落,其可见新生头发,但头发软而无光泽,生长长度不一,头皮油腻发亮,常有瘙痒,伴症见眠差、醒后疲劳感、胸闷、气短、易怒、腰膝酸软、身沉乏力、舌边尖红,苔白滑,脉沉滑。 四诊合参,西医诊为脂溢性脱发,中医诊为油风,属痰湿夹血淤之候,治宜祛痰活血行气。 处方:何首乌、桔梗各25克,当归、生地、牛膝、合欢花、夜交藤、枸杞子、炒白术各20克,枳壳、柴胡、侧柏叶各15克,赤芍、桃仁、红花、川芎、黑芝麻、泽泻各10克。水煎分3次温服,并取药汁外涂患处,每日1剂,共10剂。 配合针刺生发穴、长发穴、风池、神庭、四神聪等穴及脱发处围刺,以上穴位的针刺手法均为泻法,斜刺,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治疗10天后复诊,患者诉治疗后腰膝酸软已愈,胸闷、气短乏力较前好转,睡眠改善,醒后疲惫感减轻,脱发较前减少,但无新发生出,舌边尖红,苔白滑,脉沉滑。 效不更方,第20日后复诊,脱发较前明显减少,可见新发长出,胸闷、气短已消失。 随症加减,30日后复诊,头发均已长出,发质硬,色黑,但后头部因枕头压迫生长缓慢,连续治疗近2个月,头发全部长出,临床治愈。 治疗过程中还应配合心理疏导,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四、体会 生发汤是由血府逐淤汤加减而成,具有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胸中血府血淤诸症,后世医家常以此方为基础方治疗一切气滞血淤诸症。 现代研究表明,此方可改变血液流变性,明显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加快血流速度,增加缺血器官的血流量,调节脂质代谢。 纪教授认为发为血之余,气血不足及淤血阻滞均可影响头发的生长,故应用此方加减化裁为生发汤,意在改善头皮微循环,增加毛囊血流量,祛淤生新。 生发穴位于项部枕骨下,风池与哑门之间,左右各一穴,刺激该穴位可增加神经兴奋性,增加头皮营养,加速血流及脱发区血液循环,促使血运障碍的毛囊得以改善,促进头发新生。 长发穴位于两顶骨结节尖端,左右各一,针刺该穴位可改善头顶部血液循环,使毛囊周围血流量增加,从而增强毛囊的活性,以疏导局部气血,促使毛发新生。
(所刊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