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速度超预期,我们是不是快要'潜水'生活了?美国NASA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已经达到每年0.59厘米,远超此前预期的0.43厘米!从1993年到现在,短短30多年间海平面已经上升了约10厘米。这意味当我站在海边拍照的时候,海水已经比我小时候高了一个手掌的宽度!而且根据科学家的模型预测,如果极端情况下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高达60米。相当于一栋20层的高楼被淹没,我国沿海众多发达城市将不复存在。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的情节,但科学数据告诉我们,这种可能性正在一步步逼近。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温室效应'不只是教科书上的概念记得高中地理课本上讲过温室效应吗?当时大多数人可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记住这个概念。但现在,这个概念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星球。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上升,2024年已经被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打破了2023年创下的纪录,而2023年又打破了2022年的记录......看到这个趋势了吗?就像一个不断攀升的发烧曲线,地球的'体温'正在持续升高。 这种全球变暖导致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极地冰川加速融化,二是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热膨胀。这就好比你在浴缸里不仅加入了更多的水,还把水加热了,那水位自然会上升更多。 据研究,全球海平面上升量中约三分之二来自陆地冰川和冰盖的融化,三分之一来自海水热膨胀。 不升白不升?也许你会说,全球海平面上升关我们中国什么事?别急,问题就在这里——中国不仅没有'幸免',反而情况更严峻! 根据《中国气候变化海洋蓝皮书(2024)》显示,1980-202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5毫米/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这就好比全球人民都在长个子,但中国沿海地区长得比别人还快!而且2020-2023年,中国沿海平均海平面持续处于有观测记录以来的高位。 不仅如此,中国沿海海表温度的上升速度也令人担忧。1980-2023年,中国沿海海表温度平均每十年升高0.29℃,同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4年,中国近海年平均海表温度再创新高达21.50℃,较2023年增长0.15℃,比常年偏高1.16℃。 简单来说,我们的海更热了,海平面更高了。这不仅会导致台风、海洋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还会让沿海和低洼地区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海平面上升相关风险。 '水漫金山'不再是神话,而是可能的未来如果按照科学家的极端预测,当海平面上升60米会发生什么?别担心,这不会在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发生,但了解这种可能性对我们仍然很重要。 利用洪水地图模拟工具(Flood Maps),我们可以看到在海平面上升60米的情况下,中国将有三个大区域受到严重影响: 第一个重灾区是渤海周边地区。京津冀地区将有大片土地被淹没,河北、山东大部分沿海地区将消失在海水中。北京的南部低洼地区也将成为海湾。想象一下天津的海河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海峡,曾经繁华的滨海新区变成了鱼虾的家园。 第二个重灾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几乎所有城市都将在水下,上海除了少数高地外将全部被淹没。安徽、湖北等地也有大片地区被水覆盖。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也许会变成海中的灯塔,而苏州园林可能会成为海底遗迹。 第三个重灾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珠海、深圳等城市将有大部分地区被淹没。广西北海、防城港、钦州等城市也面临类似命运。想象深圳的平安大厦只露出顶部,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变成了真正的海峡。 总的来说,如果海平面上升60米,中国的沿海经济核心区将遭受巨大打击。仅GDP来看,这些可能被淹没的地区目前贡献了中国约40%的经济总量。当然,这是极端情况,不会在短期内发生,但它警示我们必须重视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 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科学预警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我在危言耸听。'60米?开什么玩笑,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啊!'确实,按照目前的海平面上升速度,要达到60米可能需要几千年时间。但问题在于,随着全球变暖加剧,这个速度可能会加快。 而且,即使不考虑极端情况,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到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0.3-1.1米。这个数字听起来没那么吓人,但对于沿海低洼地区来说已经足够造成严重影响。 ![]() 比如,一米的海平面上升就足以让我国沿海一些低洼地区面临严重的洪灾风险。而且,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不仅限于淹没,还包括强化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等次生灾害。就像一个身体虚弱的人更容易生病一样,海平面上升让沿海地区对各种海洋灾害的抵抗力下降。 人类能做什么?中国在行动面对海平面上升的挑战,人类并非束手无策。从根本上说,控制全球变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需要全球共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清洁能源,保护和恢复森林等碳汇。 中国在这方面已经采取了积极行动。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高森林覆盖率;制定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据NASA卫星数据显示,中国是过去20年全球植被增加最多的国家之一,为地球'增绿'作出了重要贡献。 ![]() 同时,中国也在加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措施。例如,提高沿海防护标准,完善预警系统,优化土地利用规划等。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已将海平面上升纳入城市长期规划考量因素。 ![]() 当然,应对海平面上升是一项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全球各国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减缓气候变化,降低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风险。 未雨绸缪,共建美好家园海平面上升是一个缓慢但确定的过程,虽然短期内不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剧烈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它将改变我们星球的面貌。就像一场慢动作的灾难片,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未来可能就要付出更大代价。 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中国沿海地区也面临这一挑战。虽然60米的极端情景短期内不会发生,但我们仍需警惕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长期风险,未雨绸缪,共同应对。毕竟,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子孙后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