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前高管预言:会用AI的1%将掌控未来90%财富

 中外管理传媒 2025-05-24 发布于北京

“彼此在智商上平权了,这对聪明人有利,对大多数人不利。”



文:中外管理传媒 任慧媛

责任编辑:胸怀天下

管理解读:冉涛(“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评委、前华为全球招聘负责人、深圳百森咨询创始人)

当前,各类AI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人用来生成图像、撰写文案或者社交互动,可这就是AI的全部吗?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5职场人AI工具使用体验报告》提到,八成职场人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其中,56.4%的高管把“缺乏行业垂直领域的专业工具”列为头号难题,高出职场人平均的40.5%。

这意思是,企业管理者面对的都是复杂烧脑的行业挑战,急需一款“量身定制”的AI“智囊团”。

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在给AI“投喂”数据,或者把它当成了一个高级的搜索引擎,甚至只是一个“玩具”。这与真正发挥AI的潜力相去甚远。

这一认知差距在全球AI发展格局中尤为显著。近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办了一个AI学习班,“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评委、前华为全球招聘负责人、深圳百森咨询创始人冉涛赴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学习。他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国内AI发展看似热闹非凡,但大多流于表面,未能真正深入。相较之下,国际领先的AI实践更侧重于底层逻辑和产业穿透力。

那么,何为具有穿透力的AI?如何使AI成为提升生产力的引擎?就此,中外管理和冉涛围绕AI的底层逻辑展开了一场对话。

AI=调参数

中外管理传媒:AI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冉涛:我们一般认为AI的本质是数学,但其实AI就是神经元的仿生学,它是模仿人的神经元进行智能分析的过程。整个人工智能的核心其实就是参数的调试。

这个世界由两类组成,一类是规则清晰的世界,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给出的完美数学公式,解释了物体如何运行;另一类,则根本没有清晰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调整参数,最后得出一个智能的反应。

就好比一碗面,到底加多少醋和辣椒才是一碗好面,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通常的神经元分析就是先试着加一点辣椒和一点醋,这就形成了辣和酸两个神经元的输入,再进行不断调配和校正,最后得出一个点——比如10克的辣椒和30毫升的醋,构成了最佳标准,那就是参数,而这个分析的过程,就是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的训练过程其实就是参数调节过程。

如果这碗面让一个厨师去调,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但如果10万人来调,一天就调出来了。通过用户应用的过程,它会不断修正模型。参与的人越多,调出来的模型就越多,运算速度就越快,算法就越精准,最终实现“千人千面”。

中外管理传媒:人们对于AI的认识,目前更多还停留在只是一种应用工具的层面,那么,它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冉涛: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应用成果,其核心价值在于切实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而非仅仅提供一种工具以提升效率,后者更符合大数据时代或应用程序时代的特征。人工智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仿生能力,即能够做出优于人类的决策,其应用必须导向明确的结果。

以人才测评为例,传统工具仅能识别人才类型,后续行动需由使用者自行决定。而人工智能不仅进行测评,还能就人才适合的岗位及潜在表现给出具体建议,这一过程体现了人工智能的分析与推理能力,也是其与传统方法的本质区别。

换言之,人工智能具备内在的思考逻辑,而大数据则不然。大数据的应用侧重于全面收集数据,并通过抽样统计、概率论或数理统计等方法揭示趋势,但最终决策仍需人为做出。相比之下,人工智能不仅全面掌握数据,还能基于这些数据做出决策,其分析过程模仿了人类的思维链条,如同解数学题时逐步推导而非直接给出答案。

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它整合了无数人的思考与5000年的文化知识积淀,从而大大降低了决策偏差率,且计算速度远超人类成千上万倍。

DeepSeek其实就是“用伏特加蒸馏酒精”

中外管理传媒:具体到国内首屈一指的DeepSeek,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被比喻为像是一位在古老江湖中寻得宝藏的奇人,发现了独特的发展路径。它不是开创全新的武功秘籍,而是在现有的各种招式和技巧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整合。

冉涛:这就是ChatGPT和DeepSeek的不同。ChatGPT做一个大规模分析,需要从各种各样的线索数据中,比如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论文等进行原始性搜集。过程中,正确和错误的信息都会被搜集到,因为范围足够大,量级足够大,训练的模型就非常大,成本就非常高。

而DeepSeek则使用了一种“蒸馏技术”,也就是说,它不是搜集原始信息,而是选用了别人搜索过的二手信息,过滤掉了很多低价值的所谓杂质信息。就好比你需要纯度很高的酒精,可以直接从各种天然材料中提取,也可以直接买一瓶75度的伏特加,再从伏特加中蒸馏出90%的酒精。好处是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但是,DeepSeek对于原始信息的处理毕竟是经过了蒸馏过程,如果一手信息出了问题,二手信息是不是还能保证纯度很高,或者会不会影响未来人工智能的真正判断结果,是值得思考的。

美国人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差得很远,需要对所有的知识界进行深度的参数调节,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大量运算,而算力就需要高级别的芯片投入,所以英伟达芯片现在很火。DeepSeek对于芯片的投入只有ChatGPT的5%。

ChatGPT其实在对人类的方方面面进行思考,在做整个人类知识体系的重构,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小角。

1%的人会超越99%的人

中外管理传媒历史往往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DeepSeek恰似往昔的中国制造,推出了一项OEM代工业务。但不得不说,人工智能在参数调节的过程中,思考逻辑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类思考。

冉涛:是的,彼此在智商上平权了,这对聪明人有利,对大多数人不利。以100分为例,AI的智商水平已经到80分了,而我们人类在80分以下是占大多数的。所以,AI将会把这些人的思考替代,对这些人来讲是一个悲剧。

那么,又是谁把AI从80分训练到90分呢?很显然是智商水平在90分到100分的那部分人。在这样一个创造方式下,未来就会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变化,那就是财富的重新分配,“帕累托效应”会更明显,1%的人超越99%的人,因为1%的人掌握了改变世界的工具。

中外管理传媒:目前来看,AI影响更多的还是法律、金融、咨询、教育等偏文职的行业,那些技能型行业,比如厨师,是不是和AI应用的关联没那么直接?

冉涛:其实是一样的。还是刚才举的那碗面的例子,厨师无非是按照手法技艺来做面,只不过他的参数调节是自己形成的,现在AI就可以形成这种参数,它影响的是电子菜单和智能炒菜机。出来的味道比厨师好得多,天天吃还吃不腻,这就叫水平。而水平就来自参数,所以AI一样可以应用在餐饮行业。

当然,人的感性和温度,比如,吃饭喜欢妈妈做的味道,AI是代替不了的,所以就剩下了情绪价值。除此之外,只要是理性问题,能够进行推理、分析的,AI都能干得了,还是那句话,AI的核心说穿了就是调参数。

不可小视美国的“增强式AI”

中外管理传媒:基于上述底层逻辑,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呈现何种趋势或产生何种影响?

冉涛:当前,在美国,AI应用最为出色的两个领域分别为医学和编程。在这两个领域,存在一种被称为“增强式AI”的思路。

在医学行业,这次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介绍了两个典型应用,第一个是糖尿病的视力筛查。糖尿病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失明,这个时候的治疗成本很高,对病人创伤损害也比较大。

所以,美国的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批准了一套设备,可以替代医生做诊断,这其中就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领域。比如说,它把所有患糖尿病的人做一个普查之后,会分析出距离失明还要多久或者引发失明的因素是什么,然后给出一个诊断报告。把原来只有失明了才来治疗变成了治未病,效率大大提升。而这种普查如果只靠医生逐一去做,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第二个典型应用是放射科,由于有辐射,很多人不愿意干这个工作。如今,人工智能已能够完全替代放射科医生完成相关工作。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设备,借助人工智能诊断得出的结果,即可直接用于手术治疗,无需再进行拍片判断。

这就叫增强式AI。放射科医生可借助人工智能的学习成果,向下游相关领域拓展就业方向,或专注于诊疗工作。这并非是对医生岗位的取代,而是对医生专业能力的强化。这也意味着,在人才培养方面,无需再大规模培养放射科医生,从源头上实现了人员规模的缩减。

AI的第二个重要应用领域是编程。此次,我们前往亚马逊云总部进行考察,对其在人工智能编程方面所展现出的高效与便捷深感震撼。例如,若要投资1000万美元开发一个商城,按照常规方式,通常需要招募大量人员,且耗时良久。而亚马逊云总部现场通过人工智能编程,仅花费十几分钟,成本仅为2美元,便顺利完成了商城的开发工作。

在此背景下,大量信息技术(IT)开发人员面临着职业转型的需求,他们需要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进而投身于人工智能应用相关领域。也就是说,传统的固定代码编写岗位数量有所减少,而围绕人工智能应用的参数调整与训练等环节,又催生了新的岗位,例如人工智能参数调试工程师。

中外管理传媒:可见,接下来已非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玩”AI的层面,而是步入深入思索怎样借助AI化解实际问题的阶段。否则,便极有可能在AI的汹涌浪潮中遭受淘汰,沦为被替代的目标。而那些切实领悟AI精髓且善于运用它的人士,正于幕后精心构建系统,引领着未来的变革走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