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水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5岁以后,牢记喝水“3不要”

 新用户41015886 2025-05-24

水是生命必需品,这个观点人人知道,但对65岁以后的老年人来说,喝水这件事反而比年轻时候更容易出问题。

喝水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5岁以后,牢记喝水“3不要”

不是水变了,也不是身体不需要水了,而是整个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反应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医生在慢性病门诊反复强调这个话题,就是因为已经有太多案例,都是因为喝水方式不当,引发电解质紊乱、心衰、低钠、跌倒、急性肾损伤这些并发症。

别看是水,出了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有些严重的,直接缩短寿命。

老年人对水的感知能力下降,是最基础的生理退化之一。年轻人若口渴会主动饮水,而老年人往往不觉口渴,可此时其血浆渗透压已然升高,细胞亦已脱水。

这是下丘脑渴觉反应变钝造成的。再加上很多老人怕夜尿、怕走动、怕失禁,白天都不愿意喝水,等口干时再喝已经晚了。

喝水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5岁以后,牢记喝水“3不要”

这种“感觉迟钝+行为回避”的组合,会让身体长期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心脏、小脑、肾脏这些对血流依赖高的器官最先受影响。

不主动喝水,伤的是整个血流系统。血液浓度升高后,黏稠度亦随之增加,血流速度便会减缓,如此一来,本就存在动脉硬化斑块的血管更易形成血栓。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团队在一项回顾性卒中病例分析中发现,65岁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超过半数在发病前24小时内水摄入不足800ml。

而老年人基础代谢本来就慢,血容量调节能力下降,一旦脱水,血压容易波动,脑灌注不足,脑供血突然下降,卒中风险明显上升。

喝水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5岁以后,牢记喝水“3不要”

但反过来,喝水多了也不等于更安全。有些老年人一旦知道自己“以前水喝少”,就开始补水,每次喝300、500毫升,甚至睡前也灌一大杯。

这个做法问题更大。老年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对水钠平衡的调节能力差,喝水太快、太猛,容易冲稀血钠水平,导致低钠血症。

一旦血钠低于130mmol/L,便有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步态不稳以及反应迟钝等状况。严重的低钠血症可诱发脑水肿,这是老人跌倒、昏迷乃至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1年的一项急诊病例统计中,70岁以上低钠入院患者比例逐年上升,其中36%的患者是由于水摄入过快造成的稀释性低钠。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健康饮水”引导过度导致。不是水不对,而是喝法不对。

喝水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5岁以后,牢记喝水“3不要”

医生明确指出,老年人喝水应该是小量多次、缓慢咽下,特别是有心衰、肾病、低钠病史的人,要更加严格限制单次水量。

另一个喝水误区是饮水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少人有不吃早餐的习惯,却偏爱晨起后饮一大杯水,觉得这样能够清肠、醒脑。

这个习惯在年轻人中风险不大,但对老年人来说是个潜在威胁。

早晨起床后交感神经活动开始增强,心率、血压在逐渐升高,体位变化本就容易导致脑灌注不足。

这时突然喝大量冷水或温水,会引起胃肠道血管扩张,进一步影响脑供血,出现短暂性脑缺血、晕厥、头晕、恶心等症状。

喝水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5岁以后,牢记喝水“3不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在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分析报告中指出,老年人晨间晕厥事件中,有27%与晨起饮水过快有关。

最危险的是那些本身服用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的老人,血压调节能力差。

喝水太快就是一次血流动力学冲击。这不是水的问题,而是身体已经不能适应“快速进水”这类操作。

第三类喝水问题,是把茶当水,尤其是浓茶。这点在中老年人群体里很常见,不少人一天不喝茶觉得没精神。

常年一杯接一杯,尤其是绿茶、乌龙、铁观音这些高提取度的茶类。茶碱、咖啡因、儿茶素这些成分长期摄入,对老年人的心率、神经、肾脏都可能造成干扰。

喝水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5岁以后,牢记喝水“3不要”

茶碱的利尿作用会增加水分排出,加重脱水,尤其在不知不觉中逼身体丢掉钠、钾等电解质,导致夜间小腿抽筋、心悸、失眠。

尤其是本身正在服药的老人,浓茶中的多酚或许会对药物吸收产生影响。

常用的阿司匹林、华法林、降压药中的某些成分会被茶多酚干扰吸收效率,或放大副作用。

山东省立医院药学部公布过一个用药错误干预报告,报告指出茶水送药是老年人用药错误中最常见的一类,比例接近23%。

医生明确指出,喝茶不是不行,但一定不能当水喝,更不能用来服药,也不能替代夜间或晨起的补水需求。

喝水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5岁以后,牢记喝水“3不要”

饮水行为本身并不复杂,其复杂性主要源于65岁后老年人机体发生的系列生理变化。水于年轻人而言是一种补充,于老年人而言则是一种调节。

血容量、渗透压、神经反射以及内分泌反馈,皆为调节之对象。一个动作带来的不是口渴被解决,而是血压、心率、排尿、神经兴奋度的全盘变化。

所以老年人喝水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喝什么都行,更不是随时都能喝。它必须有计划、有逻辑、有感知地进行,才能真正对健康起到支持作用,而不是成为负担。

这就带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如果喝水本身就已经成了一种需要被精细管理的行为,那能不能开发出一种基于动态血液参数监测的“个体化饮水计划”?

喝水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5岁以后,牢记喝水“3不要”

比如通过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血压、心率、皮肤电导率、血钠变化,结合天气、饮食、药物情况,生成一个“安全喝水提醒系统”?

这样老年人既能避免脱水,又不会喝多,还能规避与用药的冲突。这种系统如果落地,也许就能真正把“喝水延寿”这句话,从模糊口号变成可执行方案。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张梦忍.喝水这件事你做对了吗[J].健康博览,2025,(02):56.

喝水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5岁以后,牢记喝水“3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