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个人最稀缺的,不是领导能力,不是学习能力,更不是理财能力,而是能够主动担起这3份责任

 生活哲理与健康 2025-05-24

《把信送给加西亚》【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著

“当你做成了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时,整个人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
“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把信送给加西亚》阿尔伯特·哈伯‌‌

这本书被誉为“全球最畅销读物之一”;
被《纽约时报》称作“管理者与执行者的精神圣经”;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将罗文精神视为“自我驱动型组织的典范”。
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故事也很简单,
讲的是美西战争时期,一个名叫罗文的年轻中尉,临危受命,要把一封重要的信送给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

任务艰巨,前途未卜,但他二话不说,一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使命。

为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能流传这么久,影响那么多人?

因为,我们常常说,一个人要有领导能力,会管人;要有学习能力,能跟上时代;要有理财能力,会赚钱。
但是在罗文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任何时代都极其宝贵的品质,能够主动担起这3份责任。

第一份责任:不找借口,使命必达

当麦金莱总统需要有人执行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时,
有人向他推荐罗文:“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为你找到加西亚,那就是他。”

罗文也果然不负众望。接到任务后,他没有问:“加西亚在古巴的什么地方?”“我怎么才能找到他?”“路上会不会有危险?”
他只是接过信,然后便出发了。

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在赞美罗文时说:
“这里有一个人,他的形象应该塑成不朽的铜像,放在所有的大学里。”

这份对任务的绝对忠诚,不找任何借口,只想着如何完成,在今天这个凡事都喜欢“讲条件”“谈利弊”“留后路”的时代里,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身边,是不是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这个事儿太难了,我做不了。”
“我没经验啊,以前没人教过我。”
“条件不够啊,给我足够的人手和资源我就能干。”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谁来负责?”

而罗文在故事所面对的,是真正的生死考验,是信息完全不对称的绝境。
但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信送到。

这份“使命必达”的信念,驱动着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

而这种主动担当意味着:
当你接到一个任务时,首先想到的是“我怎样才能把它做好”,而不是“我为什么做不好”;
你不会轻易被困难吓倒,而是把克服困难本身也当作任务的一部分;
你明白,借口和抱怨,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正如书中所说:“文明的进步,就是依赖那些专心致志、勇于负责的送信人。”

一个能对任务百分百负责,不打折扣去执行的人,会给身边人带来无比强大的确定感和信赖感。
而这,也是第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第二份责任:不等不靠,积极行动

萧伯纳曾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主动追求,而不是被动接受。”

罗文在送信的过程中,没有人告诉他具体的路线,没有人为他提供全程的保障。

他需要自己去寻找线索,自己去判断方向,自己去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他并没有在原地等待,也没有因为指令不明而停滞不前。

他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强大的“自我驱动力”。

这份主动性和“不等不靠”的精神,恰恰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重要因素。

我们身边是不是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领导没说具体怎么做,我就等等看。”
“这个事情好像不归我管,我还是别多事了。”
“等条件成熟了,我再开始行动。”
“我需要别人给我一个明确的计划,不然我不知道从何下手。”

而罗文的字典里没有“等、靠、要”,他会选择主动出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明白,任务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没有人会替他完成。

有句话说:“傻瓜们在等待机会,而聪明人则在创造机会。”

当你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而是主动地思考和行动;
当你不会因为环境的不确定而选择放弃,而是努力去创造条件;
当你明白自己的成长和价值,最终要靠自己去争取,去实现。

你就成为了一个能够主动驱动自己,积极承担责任的人。

而这样的人无论身处哪个领域,何种环境,都能成为环境的主任,活得从容、自洽。

这,是第二份需要我们扛起的责任。

第三份责任:不推诿,不逃避

罗文最终把信送到了加西亚手中。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失败了,他会不会找借口为自己开脱?
“路太难走了。”“敌人太狡猾了。”“我尽力了,但运气不好。”

但从他接受任务时的决绝来看,他不会。

他明白,送信这个任务,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中间地带。
对于结果,他有着全然的担当。

这个负责到底的精神,在今天这个强调“过程也很重要”,甚至有时会用“我已经努力了”来安慰自己的氛围中,显得非常可贵。

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现象:
项目搞砸了,大家开始互相指责,找“背锅侠”;
目标没达成,总是找到一堆客观原因去解释;
犯了错误,第一反应是辩解,而不是承认和改正。
“这不怪我,是XXX的问题。”

但在罗文身上,我们看到什么是真正的负责。

他对结果主动担当,从他接受任务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信念。

“重要的是完成任务,而不是解释为什么没有完成。”

因为,对结果担当,就意味着:
你敢于对最终的成败负责;
你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环境;
你知道,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人对结果负起最终的责任。

戴尔·卡耐基曾说:
“一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责任。我们生活于世,就要面对生命中的许多责任。”

一个能够对结果全然担当的人,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

这,是第三份,也是最考验人性的责任。

写在最后:

《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小册子,已经流传了一百多年。
它所倡导的精神,在今天却更显珍贵。

对任务的绝对忠诚,让我们克服一切困难,使命必达;
对自我的主动驱动,让我们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出击;
对结果的全然担当,让我们勇于面对成败,赢得真正的尊重。

这三份责任,比一时的聪明才智,比表面的光鲜亮丽,更为稀缺,也更为持久。

愿我们都能成为,也都能遇到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不负所托,不负生活。

与君共勉之。

欢迎点赞转发,一起抱团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