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内科医生治疗心律失常的3个王牌药,一文总结

 孙克敏zi6yyo0p 2025-05-24
1、参松养心胶囊:阵发性房颤

祖国医学认为房颤与“心悸”“怔忡”症状最为相似,病变在心,发病之本在于本(阳气不足) 虚标(气滞、血瘀) 实。《济生方》记载: “忡者,心血不足也”。认为心血不足、气阴亏虚可致怔忡。同时,《素问·痿论》认为“心主身之血脉”,认为心脏搏动推动血液运行,心之气血亏虚、心脏搏动减缓时脉必迟,故心脉痹阻不通可致心悸。因此,既往学者多认为房颤所致的心律失常多与气阴两虚、络虚不荣、心络疲阻有关。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基于中医络病理论,将补、养、敛三法共用,可经过多途径、多靶点、多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发挥调节心脏传导系统功能的作用。从中医理论来看,参松养心胶囊由人参(补气生津)、麦冬(养阴除烦) 、桑寄生(补益肝肾) 、山茱萸(补益肝肾) 、酸枣仁(养血益阴) 、丹参(凉血活血) 、赤芍(凉血活血) 、土鳖虫(活血祛瘀通络)、甘松(理气通络止痛) 、黄连(清泄心火) 、龙骨(镇心安神) 等组成,诸药合用可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定悸之效。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参松养心胶囊可改善心脏的电生理功能,基础实验证实参松养心胶囊能够对心肌细胞离子通道产生作用,具有改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重构的作用,降低致命性心律失常风险,认为增加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也可能是其机制之一;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主要与其对心律失常大鼠L-型钙电流、瞬时外向钾电流的抑制作用突出有关。

临床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辅助治疗房颤,可有效改善患者左房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可能与参松养心胶囊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微循环与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等有关。

2、通脉养心丸:室性早搏

中医学将室性早搏归属于'心悸' '怔忡'等范畴,认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气阴两虚证为其临床常见证型。通脉养心丸由炙甘草、生地黄、鸡血藤、麦冬、制何首乌、阿胶、五味子、党参、醋龟甲、大枣、桂枝组成;方中炙甘草和生地黄为君药,具有益气养阴之功效; 党参、制何首乌、麦冬和五味子为臣药,具有辅助君药益气滋阴之功;阿胶、龟甲和鸡血藤为佐药,具有滋阴养血、活血通脉之功;桂枝和大枣为使药,具有温经通脉、调和诸药之功;诸药并举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的功效。基础研究显示,通脉养心丸能显著缩短盐酸肾上腺素所致心律失常潜伏期及持续时间,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并能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

临床研究证实,西药联合通脉养心丸在提高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中医症状疗效、动态心电图疗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单独西药治疗。在降低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总数方面,仅用通脉养心丸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而联用通脉养心丸和抗心律失常药则可明显降低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的总数。

3、宁心宝胶囊: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的范畴,心悸病机有虚实之分,但常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指气血阴阳亏虚,以阳气不足尤甚,导致心失所养,故扶正补虚和养心通阳是治本之道,因此需借助甘温的中药。

宁心宝胶囊取自冬虫夏草中的有效成分之一,从中分离得到的麦角菌科真菌虫草头孢,经液体深层发酵所得菌丝体的干燥粉末,经过无污染程序所制成的胶囊。冬虫夏草性甘、平,具有滋补肺肾,益精气,温补虚损之功效。心肺共居上焦,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气充足,则助于心的功能正常; 肾气充足,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而安;且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则他脏受濡养,心气亦得养。冬虫夏草可强壮温补,调节整体机能,达扶正祛邪,温阳养心之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补虚扶正,亦可减轻抗心律失常西药的毒副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可使冠状动脉扩张,使冠脉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抗氧化作用;对心律失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各种缓慢型心律失常能提高窦性心动过缓及各种传导阻滞的窦房结自律性,加快房室传导;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能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抑制快速异位起搏心律,改善心脏功能; 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保护作用;对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有较强的对抗作用,可明显延长心律失常的诱发时间,降低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