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泉鹏主任案例】股外侧皮神经炎,大腿外侧麻木刺痛,遇冷时痛麻加重,行走困难,中医温经散寒,麻木刺痛消失,双腿回暖,行走恢复正常

 金坛区 2025-05-24
图片

病症简述

图片
图片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皮神经炎,表现为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异常。股外侧皮神经系纯感觉神经,发自腰丛,由L2L3神经根前支组成,自腰大肌外缘伸出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的35厘米处进入皮下组织,分布于股外侧皮肤。在该神经经过部位的任何一处由于炎症、受压、外伤等影响到股外侧皮神经时,都可能发生股外侧皮神经炎。原因如下:

1、牵拉损伤,如跨栏运动,体操舞蹈等跨腿运动所致该神经牵拉伤。2、慢性压迫损伤,如穿紧身低腰牛仔裤、戴紧身腰围。

2、盆腔内压迫损伤,如巨大肿瘤、骨盆骨折、妊娠、骨疣等因素。

3、外伤或感染,如腰肌炎、盆腔炎、阑尾炎、带状疱疹后遗症等可诱发本病。

5、其他,如糖尿病单神经病易累及该神经,药物中毒,酒精中毒、受凉寒冷及潮湿是本病常见诱因,部分患者损伤病因不明。

图片
图片

患者案例

图片

刘主任看诊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

01

患者信息

周某某,女,40岁

02

确诊病症

股外侧皮神经炎

03

中医诊断

周女士40岁,患股外侧皮神经炎,大腿外侧出现麻木刺痛症状,且遇冷时痛麻加重。从症状表现来看,主要是大腿外侧的感觉异常,符合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典型特征。该病通常是由于股外侧皮神经受到压迫、损伤或炎症刺激等引起,导致其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

04

中医辨证

中医将帕金森病归为“颤证”“痉证”范畴。该患者辨证为肝肾阴虚、风阳内动证。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则四肢无力;阴虚风动,风阳上扰,故手发抖;肝肾亏虚,髓海不足,筋骨失养,加之风阳内动,导致走路前冲、平衡失调而易摔跤。患者年逾六旬,肝肾渐衰,精血不足,加之久病损耗,更易出现此证。

05

中医治法

针对周女士的病情,中医治法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主。通过温通经络,驱散寒邪,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的营养供应,从而缓解麻木刺痛的症状。

06

五行肌康宁疗法

当归:在此方中,当归主要发挥活血的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经络气血瘀滞的状况,为麻木刺痛部位提供充足的血液滋养。
川芎:增强当归的活血功效,使气血运行更加通畅,缓解因气血不畅导致的痛麻。
桂枝:温散寒邪,通利经络,使寒凝之邪得以消散,经络气血得以畅通,减轻因寒邪阻滞经络引起的症状。
细辛:协助桂枝驱散体内寒邪,尤其对于寒邪较重、疼痛明显的部位效果显著。
独活:可祛除下肢经络中的风寒湿邪,改善大腿外侧因寒邪痹阻经络导致的麻木刺痛。
牛膝:既可活血通经,又能引药下行,使药力直达病所,增强对大腿外侧病变部位的治疗作用。
甘草:可调和方中诸药的药性,使各药协同发挥作用,同时还能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07

治疗效果

一诊恢复效果:

经过一诊治疗后,周女士反馈大腿外侧的麻木刺痛症状有所减轻,尤其在保暖后,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寒邪开始得到驱散,经络气血运行有所改善,局部的营养供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二诊恢复效果:
二诊时,周女士大腿外侧的麻木刺痛症状进一步减轻,发作频率降低,遇冷时症状加重的情况也有所缓解。寒邪进一步被驱散,经络气血运行更加通畅,身体对寒冷的耐受能力有所提高。

三诊恢复效果:

三诊后,周女士大腿外侧的麻木刺痛症状基本消失,行走恢复正常。只有在长时间受寒或过度劳累时才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整体恢复情况良好,身体的经络气血运行恢复正常,寒凝血瘀、经络痹阻的病理状态得到有效纠正。

本文指导专家






【专家简介】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传承弟子
古脉“人迎寸口脉”传人
痿症中医诊治专家
中医世家传承工作委员
神经肌病联合诊疗中心诊治专家
全国中医疑难病专家临床诊疗中心专家
北京德胜康联痿症研究院首席研究专家
两岸医师联合特色诊疗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疗法】
  刘泉鹏主任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痿证疾病的诊治研究工作近三十年,拥有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脊髓空洞症、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肢体麻木、脱髓鞘病变、脊髓炎、梅杰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脑外伤后遗症、偏瘫、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顽固性疾病,以“整体治疗”观念,从脏腑辨证施治出发,进行辩证分型,根据痿症病因、病理及症状特点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型治疗,以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受来诊患者的普遍欢迎。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