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桥观星:抗战时,陈锡联抓起一挺机枪,正左右横扫鬼子时,

 铁血老枪 2025-05-24
抗战时,陈锡联抓起一挺机枪,正左右横扫鬼子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右下颚,头顶也同时中弹。他栽倒在两块大石头之间,但大家只顾射击敌人,谁也没看到这个情景。
陈锡联时任26师689团团长。
1938年4月9日,129师师部在辽县桐峪镇召开作战会议,部署反围攻的作战方案,陈锡联的第六八九团和第三八六旅奉命由辽县以南,向东至日军合击线外的涉县以北,等机歼敌。
陈锡联带着部队行进两天,在和顺县的松烟镇找到了曾国华和汪乃贵两支队。第三天,陈锡联和曾、汪两支队在东源河边的玉女山与日军的一个联队遭遇。
陈锡联和曾国华、汪乃贵迅速交换了意见,决定火速抢占玉女山有利地形,与敌激战。玉女山地形复杂,乱石矗立,日军连攻十几次都上不了山。
天快要黑了,八路军将士们一天没有吃东西了,陈锡联下令大家轮流吃东西,准备在天黑时转移。他刚喝了两口水,听见山下有响声,便站在高处用望远镜观察,发现鬼子正偷偷地爬上来。情况危急,他大喊一声:“鬼子上来了,快开枪!”抓起一挺机枪,左右横扫,鬼子一片片倒下。突然,一颗子弹飞过来,击中了他的右下颚,头顶也同时中弹。
陈锡联眼前一片漆黑,栽倒在两块大石头之间,昏死过去。此时,大家只顾瞄准敌人,谁也没看到这个情景。曾国华、汪乃贵听不到陈锡联的声音,以为他从山后转移了,也下令转移。他俩走了一段路,想想觉得不对头,陈锡联为人忠厚老实,干什么事都从不考虑自己,他不会单独转移,可能还在山上,就命令部队回头寻找。
曾国华将部队分成两批,一批人由汪乃贵指挥,阻击日军,一批人跟他上山寻找陈锡联。他们回到山上,仔细地在石缝里摸,果然找到了七八个负重伤的同志及五六具尸体。重伤的同志和尸体上全都是血,一时无法辨清是谁。这时有人建议,尸体就地埋了,重伤的同志抬到师医院抢救。曾国华说,死了的同志都是抗日烈士,这一带狼特别多,随便埋了很可能被狼吃掉。这样的话,我们对不起烈士。大家觉得他说得很对,便抬着伤员和烈士的遗体下山。
到了一个村子里,他们向老百姓借了火,在微弱的灯光下,一个个地1仔细辨认,终于从遗体中找到了陈锡联。曾国华见他身上脸上都是血,要给他洗脸,换件新衣再入殓。当曾国华为陈锡联洗脸时,发现他的头还有一丝热气,惊喜地叫道:“陈团长没有死,卫生员快来抢救!”
卫生员赶来,用耳朵贴着陈锡联的胸听了好一会儿,告诉曾国华:“陈团长还有心跳,不过很弱。”
曾国华命令他设法抢救。卫生员给陈锡联灌了一点药,过了一会儿,陈锡联终于醒了。当晚,曾国华派人将陈锡联送到辽县马厩村师部医院。经卫生部长钱信忠亲自抢救,陈锡联终于活了过来,但是,他的右颚留下了一个很大的伤疤。
钱信忠说,陈锡联此次中弹的部位十分危险,子弹是沿着他的颈动脉擦过去的,如果位置稍稍偏一点,打中颈动脉,他就没命了。陈锡联的命是捡回来了,但他的右耳落下了残疾,听不到一点声音。
一年后,在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陈锡联的前胸穿进,后背穿出。又过了半年,在另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又横穿他的腰部,左进右出。两次贯通伤,让他的身子前后左右留下四个洞。
1949年11月30日,二野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指挥所属第十一军、十二军和第四十七军,一夜之间攻占了重庆。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成立,由陈锡联任市委第一书记兼任市长。军政一把手的他,每天不是开会就是下基层检查工作。
12月25日,陈锡联应重庆大学的邀请去作形势报告。陈锡联坐上了吉普车,驾驶员开着车,先是沿江边走,然后拐上大街,在拐弯处的一座大楼内突然射出一串子弹。
子弹如雨点般落在车前车后,挡风玻璃被打了几个洞,碎玻璃四处飞溅,落在陈锡联戴的帽子上。车子左右摇晃得厉害,驾驶员说:“首长,我停车检查一下轮胎是不是被打穿了。”
陈锡联说:“你千万别停车,车子还能走,说明轮胎没事。”
驾驶员按照陈锡联的吩咐,一路飞驰,终于将车开到了重庆大学。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陈锡联来到曾家岩二野司令部,向李达参谋长汇报工作。汇报完毕已是深夜,陈锡联坐车返回王家坪家中,刚下车,对面山坡上响起了枪声。陈锡联的车身被打了几个洞,一名警卫员倒在血泊中。警卫班听到枪响跑到门外,陈锡联一手拿枪,一手打着手电筒,带着警卫班到山坡上搜查。此时特务们早就溜之大吉了。
1950年1月18日,陈锡联组织联合行动,封锁了大街小巷,控制了交通要道,一个上午就抓了一千二百多名特务和各类破坏分子。经过突击审讯,掌握了特务骨干藏身之处,当晚按图索骥,又抓了一百多名罪大恶极的特务头目。
出生入死陈锡联,百战名将终成钢。1955年,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于1999年去世,享年84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