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面瘫诊疗领域,常常遇到这样的困境:患者用了常规的牵正散、针灸等疗法,却迟迟不见好转,面部依旧僵硬、歪斜,甚至伴随乏力、怕冷等症状。大医李可曾在疑难病症诊疗中提出类似思路:凡病久治不愈,必求之于本,从阴阳气血根本处调治。借鉴这一理念,针对面瘫顽固难愈的情况,今天分享一个突破常规的中医方案。 面瘫久治不愈?可能踩中这两个 “误区”1.只治局部,忽略整体阳气亏虚 多数面瘫治疗侧重面部经络疏通(如牵正散、针灸),但对久病患者而言,往往存在阳气虚衰、气血根本不足的问题。这类患者常见症状:
2.只祛邪,不扶阳,陷入 “虚损循环” 早期面瘫多以 “风痰瘀阻” 为主,需祛风化痰通络;但久病必虚,若一味使用防风、全蝎等祛邪药,会进一步耗伤正气,形成 “邪未去,正先衰” 的恶性循环。正如李可所言:“治寒证,当守'温通’二字,非大剂辛热不足以破沉寒痼冷。” 大医思路启发:从 “扶阳固本” 突破面瘫困局借鉴李可先生 “阳主阴从” 理论,针对阳虚型顽固性面瘫,需采用 **“温阳通脉 + 破瘀通络”组合方案,代表方剂为四逆汤合通窍活血汤 ** 加减。 1.四逆汤:点燃身体 “阳气之火” 组成:制附子(先煎 1 小时)、干姜 、炙甘草(具体剂量根据自身症状辨证配伍)
2.通窍活血汤:打通面部 “瘀堵隧道” 组成:桃仁 、红花 、川芎 、赤芍 、老葱、生姜、大枣、麝香 (或用石菖蒲 替代)(具体剂量根据自身症状辨证配伍)
临床案例:阳虚型面瘫的 “起死回生” 之路68 岁的张大爷,面瘫半年未愈,多方求治无效,来诊时右侧面部完全瘫痪,眼裂增大,口角歪向左侧,进食漏饭,伴腰膝冷痛、晨起眼睑浮肿、小便清长。舌淡紫、苔白腻,脉沉迟。
服药 14 剂后,张大爷自觉面部有 “蚂蚁爬行感”,手足转暖;继续调理 2 个月,口角歪斜明显改善,能做鼓腮动作,眼睑闭合正常。 顽固性面瘫调护要点
中医治面瘫的 “三层境界”
大医李可的智慧,核心在于跳出 “头痛医头” 的局限,从阴阳气血的根本处论治。面瘫虽病在面部,却与全身阳气盛衰密切相关。对于久治不愈的患者,不妨换个思路 —— 点燃体内阳气,打通瘀堵经络,或许能迎来 “柳暗花明” 的转机! (注:文中附子等药物需经专业医师辨证指导,严格炮制及煎煮,不可自行用药。) |
|
来自: 昵称53441104 > 《一日一方,马钱奇方,仝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