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与粮

 顺其自然88 2025-05-24
刷到一段话:“寿与粮都是定数,有的瘫痪在床,能吃不能动者,都是阳寿已尽,粮未尽。生病不能吃,只能用营养药物活着的,是粮已尽,寿未尽。寿终正寝,是寿和粮都已尽,也是自然而亡之人。珍惜粮食,别遭寿未尽粮已尽之苦。”

老话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现在得加上一句“一筷一勺且用且珍惜”。谁知道哪天筷子就拿不稳了,勺子就舀不动了!

有些人前半生拿身体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好不容易熬到退休,牙齿松了,胃也坏了,满桌佳肴只能看不能碰。

趁还能嚼得动的时候,好好对待每一顿饭。不是要你山珍海味,而是规规矩矩坐在饭桌前,细嚼慢咽。

碗里的米饭,盘中的青菜,都是命里带来的福分。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吃不饱,而是能吃饱的时候却吃不下。

躺在病床上靠输液维持生命的人,最怀念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最普通的白粥配咸菜。

味觉是最诚实的记忆,它能让你想起母亲熬的那碗小米粥,想起童年放学路上买的烤红薯。可当疾病夺走咀嚼的能力时,这些最简单的滋味都成了奢望。

现代人总在追求各种养生之道,却忘了最基本的养生就是好好吃饭。细嚼慢咽不是矫情,是对食物的尊重,更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

古人说'食不言寝不语',不是没有道理的。专心吃饭时,每一口都能尝出粮食的本味,每一筷都是对生命的感恩。

饭桌上的仪式感,不是摆盘有多精致,而是用心对待每一粒米。

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吃饭时心无旁骛,细嚼慢咽。他们懂得,吃饭不是任务,而是享受。

食物进入口腔的触感,滑过食道的温度,落入胃里的踏实,这些细微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可惜很多人要等到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因此,在还能好好吃饭的日子里,请把每一餐都当作生命的馈赠。不需要大鱼大肉,一碗热腾腾的米饭,一碟清炒时蔬,就是最好的养生。能吃是福,能消化是更大的福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