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思考:教育场域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新用户9913Bpb0 2025-05-24 发布于浙江

校长思考教育场域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初中物理课上,老师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说得特别形象:“你打我一巴掌,其实我也给了你一巴掌的同等力量。 以至于那时的我,傻傻地觉得被人打好像也不吃亏。哈哈哈!最近,我又明白这物理规律在人际关系里同样成立——你向外推送多少能量,你就会收获多少反向的回应。

今早,我看到公众号《校长思考:老师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文章里有这一段留言感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婚姻生活!也应从营造情绪价值开始。以前,当对方发泄情绪时,我会选择沉默、冷战,一定要让对方主动承认错误才罢休,事情有时会拖一个月。这一个月,双方都互相内耗、伤害。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也慢慢改变。无论谁对谁错,过了今天,明天一切都是新的,不再提不愉快的事!过好当下的日子!!珍惜眼前人!!!

这让我想起太多类似场景:当我们向他人推送一股力量,对方必定返回同等力量,若双方较劲,只会让矛盾像滚雪球般升级,最后两败俱伤——就像武侠小说里高手过招,硬拼内力终会两败俱伤。

那么,面对这种力量僵持的局面,我们该怎么办?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谁愿意先退让呢?人的本能总在计较“凭什么是我让”,正是这种心态让对抗持续。其实真正的勇士懂得能屈能伸。老子说“上善若水”,水看似柔软,却能水滴石穿——因为它不争强好胜,却在包容中积蓄力量。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发现:先退让的人,反而掌握了关系的主导权

武侠里的顶尖高手,面对袭来的力量从不硬抗,而是像海绵般吸收,再选择转化:要么用更强力量化解,要么用柔性力量让人信服。师生相处也是如此:当“熊孩子”向你推送对抗力量时,若先像水一样吸收,再用平静而威严的方式转化为正向引导,往往能收服学生。可现实中太多老师选择硬顶,最后落得师生关系破裂。

写到这,又让我想起很早就听过的一个老故事:小伙子偷柚子,被老爷爷发现后遭大骂,结果他家柚子当晚全都被偷光;被老奶奶发现时,她却提着煤油灯说:摘几个吃吧,黑灯瞎火小心摔着。” 第二天,老奶奶家柚子完好无损。这个故事我不记得是何时听过的,但是这两种回应和两种结局,不正是力量转化的最好例证吗?

作为教育者,我们本就该有“吸收并转化能量”的能力——就像水接纳一切却不被吞噬,最终以柔克刚。当我们不再与学生的对抗硬碰硬,而是把负面能量转化为教育契机时,或许才真正懂得了教育的本质。

当然能做到这般,的确很难!不过,这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我这般写并不代表我就能做得好。不是的,写的意义在于提醒和反思。

在教育路上,我们何以为师?唯有不断学习,成为专业的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