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现耳鸣问题,一般的大夫都以为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不足,又或者是痰火郁结、瘀血阻络等原因引起。 很久之前,我遇到一位专治耳疾的老先生,他见我用常规思路治耳鸣,直接摇头说:'凡是遇到耳鸣就开滋补肝肾药的,根本没摸到病根!' 我当时不服,心想:从古至今,中医都说'肾开窍于耳',治耳鸣不补肾,还能怎么治?这不是离经叛道吗? 老先生没急着反驳,反而问我:'你知道蔓荆子治什么吗?' 我说:'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啊,治头痛、目赤的。' 他笑了:'现在的教材把中药教得太死板了。蔓荆子确实能清头目,但它还有个妙用——专走耳窍!它质地轻扬,能上行头面,尤其擅长疏通耳部气机。你们只记得它治眼睛,却忘了它还能治耳朵。' 我愣住了。 他接着说:'现在治耳鸣,不是六味地黄丸就是天麻钩藤饮,再不然就是通窍活血汤。这些方子不是不好,但用错了时机,反而会让耳鸣更严重。' '比如有些大夫一见耳鸣就用磁石、龙骨重镇,却不知道气机郁滞的耳鸣越镇越响;有的猛用黄精、熟地滋补,结果痰湿壅塞,耳朵更闷更堵。' 我问他:'那该怎么治?' 他写了个方子:蔓荆子、丝瓜络、路路通、柴胡、绿萼梅、茯苓 我一看,没有一味补肾药,全是通络、疏肝、化痰的,心里直犯嘀咕。 老先生解释道:'蔓荆子轻清上行,专通耳窍;丝瓜络祛络中痰浊,路路通活络开闭,这三味是治耳鸣的'开路先锋'。柴胡疏肝,绿萼梅解郁,茯苓渗湿。不补肾,却能让人耳聪目明。' 后来我在临床上试了这个思路,果然效果出奇。 有个患者,耳鸣如蝉鸣三年,西医诊断神经性耳鸣,吃遍各种补肾药无效。我按老先生的方法,用:夏枯草、浙贝母、橘络、丝瓜络、通草、郁金 结果七剂下去,耳鸣减轻大半。患者惊讶地问:'大夫,这次怎么没给我开补肾的药?' 我笑笑说:'耳鸣不是肾虚,是耳窍被痰湿、气郁堵住了,疏通就好。' 老先生说得对,治耳鸣不在补,而在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