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B超发现中度脂肪肝,推荐4个保肝药,一文总结: 1、多烯磷脂酰胆碱: 脂肪肝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发生脂肪性病变,患者肝脏中总脂量占肝脏重5%以上。随着生活习惯不断改变,人们脂肪摄取量不断加大,同时在精神紧张、运动减少等影响下,脂肪肝发病率不断升高,目前这一疾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常见疾病。已有研究显示,脂肪肝诱因主要包括肥胖、超重、长时间大量饮酒、高糖及高热量食物进食过量、2型糖尿病诱发等,而这些因素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促使肝细胞发生脂肪浸润,是隐蔽性肝硬化危险因素,具有可逆性,因此对脂肪肝进展过程予以早期阻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其主要成分为人体内必需磷脂,当肝损伤后患者有肝细胞破裂表现, 而膜磷脂的丢失是造成肝细胞受损的主要原因。多烯磷脂酰胆碱可直接进到肝细胞内,其完整分子可和肝细胞膜结合,促使受损膜结构不断修复,从而对肝脏细胞结构予以保护,促进其修复过程,使受损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同时可对肝细胞发生炎症纤维化或变形的过程加以抑制。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可对肝脏平衡能力予以调节,对肝组织再生能力加以促进,同时可促使胆固醇、中性脂肪转变成易代谢的形式。因此,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脂肪肝治疗中可对患者肝功能加以改善,促使脂肪肝组织学特征得到改善,在血脂水平改善中具有重要意义。 2、牛黄熊去氧胆酸: 目前较多研究结果认为,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多选择熊去氧胆酸(UDCA)、牛黄熊去氧胆酸(TUDCA)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予以治疗。 UDCA是一种亲水性胆汁酸类药物,通过内切酶作用方式抑制肝细胞的凋亡过程;显著性改善肝窦底侧膜及毛细胆管膜的流动性,进而对肝细胞膜有保护作用;阻止胆汁酸渗入线粒体膜引起的通透性改变,从而起到保护线粒体氧化代谢生理学功能的药理作用;阻止胆盐对Kupffer细胞的激活作用,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严重程度;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增加体内胆汁酸的分泌量,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保持细胞生物膜稳定性等,最终改善代谢综合征。此外,还有研究显示UDCA可明显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速度,促进液态胆固醇晶体复合物的形成过程,后者可使得胆固醇的排泄清除速度明显加快,抑制肝脏脂肪变的病理过程,增加肝脏过氧化氢酶的生物学活性作用,促进肝糖原在肝脏组织内的大量蓄积,提高肝脏解毒等生理学功能,从而降低血清TG水平。 牛黄熊去氧胆酸(TUDCA)是一种新研制而成的胆汁酸酰胺化物,也是UDCA与牛磺酸结合形成的胆汁酸。较多药物研究结果显示, 与UDCA相比较,TUDCA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更强,可显著性改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同时,TUDCA还可有效抑制肝脏组织内TGF-β1合成和表达,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过程,减轻细胞外基质在肝组织内的合成和蓄积,最终发挥抗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 3、水飞蓟宾: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主要与肝脏脂质代谢障碍、氧化应激、免疫反应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普遍认可的是由于外来脂肪酸及肝脏自身合成脂肪酸的不断增加,加之病理改变后肝脏分解储积脂肪酸的能力不断下降,导致肝细胞坏死,诱发一些列临床症状如疲乏、嗳气、食欲不振等。 水飞蓟宾是从菊科药用植物水飞蓟种子的种皮中提取出来的植物提取物,水飞蓟宾的主要成分为水飞蓟素,其可提高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能力;同时水飞蓟宾能够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的酶系统,从而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避免肝细胞长期接触毒物。此外,水飞蓟宾还可清除肝细胞内氧化自由基,增进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从而可起到保护肝细胞、减少局部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明显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此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水飞蓟宾还可抑制免疫分化反应,调节肝脏免疫应答反应,也可为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恢复提供益处。 4、甘草酸二铵: 甘草酸二铵为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是一种药理活性较强的治疗慢性肝炎药。口服生物利用度不受胃肠道食物影响,其活性代谢产物给药后约4h在血中出现,12h后达峰值。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动物实验证明:本药能显著降低脂肪肝大鼠TNF-α 水平、空腹血糖 (FBG) 、空腹胰岛素 (FINS) 水平和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力,从而改善脂肪肝大鼠的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水平。肝组织切片显示,甘草酸二铵可以对抗半乳糖胺所致肝细胞线粒体及核仁的损害,并使肝糖原及核酸含量增加,减轻肝细胞坏死,加速肝细胞恢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