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塑料可能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很多人可能每天都在吃,小心这5大隐蔽来源

 夏季三伏天 2025-05-25
图片

“微塑料”可能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侵入你的身体

它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水体中

可能藏在瓶装水、口香糖、一次性纸杯、清洁棉

甚至茶包

一旦进入人体

或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本文审核专家】

图片

王新红

厦门大学

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

01

微塑料或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图片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五毫米的塑料碎片或塑料颗粒,甚至可小至微、纳米级。

其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由大块塑料分解产生,另一种是人为制造的某些产品中的微小塑料颗粒,如化妆品中的磨砂颗粒或牙膏中的塑料微珠。

微塑料可以通过呼吸进入肺部,也能富集在肝脏、肾脏等各个组织中。

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不仅在水体、空气中被发现,甚至在人体中也有踪影。

图片

微塑料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

都构成了一定威胁:

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目前仍在研究中,但已有动物实验证明其对生殖和发育等会产生一定问题。

2025年1月,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证实,微塑料颗粒会被免疫细胞吞噬,然后随着血液流动,最终停留在大脑的血管中,这可能会导致血管堵塞、脑血栓,并导致神经行为异常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微塑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如呼吸、饮食和皮肤接触,引发潜在危害。

具体可能包括:

● 刺激消化道或呼吸道,引发局部炎症

● 纳米级塑料可能穿透细胞膜,干扰细胞功能

● 塑料中释放的塑化剂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影响生殖健康

● 在母乳或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婴幼儿健康

● 破坏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引起肠道疾病

02

微塑料的5个隐蔽来源

图片
图片

1升装的瓶装水中约含24万个塑料微粒:

2024年1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表示,研究人员利用新型光学成像技术观测到瓶装水/桶装水中“纳米塑料/微塑料”的存在,发现每瓶1升装的瓶装水中,约含有24万个塑料微粒,包括90%的纳米塑料和10%的微塑料颗粒,并且瓶装水经过高温暴晒,会含有更多的微塑料

自来水中也含有微塑料。有研究对来自全球14个国家的159份自来水样本进行了分析,其中129份含有纳米塑料/微塑料,检出比例高达81.1%。

图片

嚼一个口香糖能释放出上千个微塑料:

2025年3月,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嚼一块口香糖能释放出成千上万的微塑料颗粒。

数据显示,每克口香糖大概能释放100个微塑料颗粒,有的口香糖每克能释放出600个。一块普通的口香糖重2~6克,所以一块口香糖最多能释放3000个塑料颗粒。

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微塑料在嚼口香糖的前2分钟内就脱落了,嚼8分钟,就能释放出94%的微塑料。

图片

 一次性纸杯喝热饮释放数万微塑料:

2020年,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把热饮倒进一次性纸杯里,大概15分钟,这些纸杯就会往饮料里释放25000多个微塑料微粒。

如果每天用一次性纸杯喝三杯茶或者咖啡,那么每天就会不知不觉地喝进去75000个塑料微粒。

图片

用茶包泡茶喝会释放大量微塑料

2019年,研究人员在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研究指出,用尼龙66或者聚酯(PET)做成的茶叶袋,泡在95℃的热水里5分钟,会释放出116亿个微米级塑料和31亿个纳米级塑料颗粒。
也就是说,喝用茶包泡的茶时,大概会有140亿个塑料微颗粒跟着茶水进到身体里,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图片

每克清洁海绵释放650万微塑料:

2024年《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发现,“清洁海绵”每磨损1克,就能释放出650万个微塑料。


研究团队从市场上购买了3个知名品牌的清洁海绵,然后反复用它们在有纹理的金属表面上摩擦。当其被粗糙的金属表面磨损后,结果直观显示,清洁海绵每磨损1克,就能产生240~1010万个微塑料纤维。

图片=

03

减少微塑料摄入养成的好习惯

图片
图片

减少塑料使用:

特别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尽量使用玻璃、陶瓷或不锈钢等材质的物品进行替代。

虽然饮水会让我们摄入微塑料,只要把水烧开后再喝可减少微塑料进入人体,降低其对身体的伤害。也建议大家水烧开后多沉淀一段时间,并使用过滤装置。

图片

避免高温使用塑料产品:

如高温下的塑料瓶装水、微波炉加热的塑料饭盒等,应尽量避免,以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

图片

谨慎选择个人护肤品:

避免使用含有磨砂颗粒的洗面奶、牙膏等化妆品。

图片

儿童玩具选择:

尽量减少塑料性玩具的使用,选择木质或不含塑料材质的玩具,并特别注意防止儿童啃咬塑料玩具。

图片

家庭清洁:

使用吸尘器或湿拖把进行清洁,避免扬尘,以减少吸入灰尘中的“微塑料”。

图片

垃圾分类:

将废弃塑料正确分类,使其进入回收系统,避免再次接触所带来的健康隐患。

图片

微塑料或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1.微塑料可以通过呼吸进入肺部,也能富集在肝脏、肾脏等各个组织中,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构成了一定威胁。

2.微塑料的5个隐蔽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