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是政治的母乳,没有金钱政治活动是没法持续开展的。中共在成立之初,也需要经费支持。经费哪里来呢? 经费主要来自于共产国际中共接受共产国际援助始于1920年4月维经斯基首次来华。维经斯基是受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外国处指派,来中国了解革命运动的发展情况和考察能否建立共产党组织。维经斯基的赴华也是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组织联系的开始。 维经斯基到中国后,多次与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1920年8月成立)电报联系。要求提供经费。1920年8月17日,该处电报维经斯基钱已汇出。9月30日,告知派信使带10万美元钻石珠宝,但未能完全出售。该处到底给了维经斯基多少经费没有详细记载。 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运作是依赖维经斯基提供经费,是确实的。 1920年6月,维经斯基工作小组到上海,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是出经费进行宣传,印刷《共产党宣言》、出版中文报纸、发动学生和工人等。 1921年1月,维经斯基回国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立即出现经费困难,从侧面证实了小组依赖维经斯基提供援助的事实。 包惠僧回忆:“1920年冬,维经斯基回国……党的经济来源中断,一切工作陷于停顿状态。”李达回忆:“维经斯基回苏联后,经费颇感困难,每月虽只用二三百元,却是无法筹措。” 其他小组的成立,也受到维经斯基经费支持。包惠僧回忆:武汉的组织成立时,上海的“临时中央”曾拨款一二百元,支部成立后的两三个月间,上海方面每月汇来200元活动经费,并说这些经费是共产国际提供的。 维经斯基回国后,共产国际对中国的经费支持中断。一直到1921年6月马林来中国后才得以重新恢复。 马林为中国提供相当的经费,为一大顺利召开提供物质保障。共产国际资助这次会议组织经费就不下千元。包惠僧回忆:“提供经费,完全是出于马林一手筹划的。每个地区派代表二人出席会议,每个代表发给路费百元。”一大代表租用了博文女校作为各代表住宿之地,“一次付了三个月的房租,讲明只住一个多月。 ![]() 除了共产国际经费,党员捐款和募捐也是经费来源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报告称:《社会主义者》日报:该报每月需要700元,很难维持下去。每月从党员的收入中抽出百分之十来维持。 广州党小组陈公博回忆:他和谭平山、谭植棠等都在学校当教授,在每月收入中拿出部分充作党的费用,这样支持了一年。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工作之初,经费由李大钊每月捐出个人薪俸80元。但是80元远远不够。在没有钱的时候,张国焘甚至将自己的衣物拿出去典卖,来应付紧急的开支。 除了党员捐款外,还有募捐。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向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同情者们去筹集。如北大的李辛白先生每月捐助20元,俄文教员柏烈伟一次捐助了100元等。但募捐的金额实在太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