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家电市场激战的两条主线敲定

 家电圈观察 2025-05-25

凡事,要多思考,还要多动手,多想想出路。家电圈认为,今年家电市场的激战,以及主要厂商的抢夺,发展到现在,特别是无底线的拼低价愈演愈烈,有两条产业抢夺的主线变得越来越清楚。说出来,一些厂商会更痛苦。

华辛 撰写

其实,也不是啥秘密。进入2025年以来,特别是经历上半年家电市场的“收官战”洗礼之后。相信不少家电厂商已经明白,或者清楚地知道,今年一线市场竞争的主线,或者说家电产业下一阶段发展的主旋律,已经明确敲定。

具体来看,家电圈认为,就2条主线:核心任务就一个,持久地刺激消费,激活新老用户的购买力和消费欲望;核心目的也一个,加速市场洗牌,优胜劣汰之下的产业格局、市场秩序和品牌格局重构。

核心任务就一个

全域市场、全国各地主管部门、全部家电厂商,从今年开始,在未来2、3年,甚至更长时间,都要聚焦一线市场激活消费需求。打响一轮消费激活持久战。

去年四季度开始的财政补贴政策,只是一个外部的刺激手段,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家电厂商借助这一“国补”政策力量,真正战斗在一线市场上,持续培育、激活和抢夺用户的需求。

初期,不管用什么手段,是不是存在投机、忽悠,甚至欺骗,是不是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极端现象,一切都要聚焦市场这个主目标和主任务,刺激消费、盘活消费、引爆消费。

甚至一线市场,已经出现了让很多厂商担心和焦虑的“消费被透支”和“消费被前置”等现象,也不用管,更不用多想。大家就一门心思扎到市场上,深耕不同的圈层用户,深耕细分市场和细分需求,甚至有条件、有时间还可以培养潜在的消费需求。

通过家电的“以旧换新”,以及家电的AI科技带来的功能、体验升级,甚至场景化和体验化营销等手段,盘活老旧家电市场的存量换新,为家电产业的相关厂商找到新的发展动力、空间和引擎。

对于这个任务,所有家电厂商不要怀疑,也不用质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增强体力,夯实基础,丰富手段,从中找到自己赢得消费、激活消费的方法和工具。

最终结果只有一个

快速洗牌、持续洗牌,通过洗牌完成企业和商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地位巩固,通过洗牌淘汰弱势、劣质和投机者,最终推高整个中国家电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

通过市场化手段,叠加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家电“国补”政策的引导,加速产业整体的优胜劣汰和竞争门槛推高,最终实现“强者恒强”下的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突破。

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家电产业已经存在多年,而且至今无解。甚至最近2年,家电市场洗牌加速,还有家电企业在逆势扩张产能。在这种背景下,市场竞争局面相对混乱:大鱼吃小鱼,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等商业现象并存。

大的很大,小的很小。当前的家电市场,大企业和大商家,规模大和实力强,巨头主导格局明显;小企业和小商家,也确实规模很小,实力更弱,但充斥一线市场,层出不穷甚至一些“僵尸品牌”死灰复燃。这自然会出现市场的“不对等”竞争,甚至“乱战与恶斗”。

一边是很多中小企业和商家,对于头部企业和电商平台巨头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另一边则是大量头部家电厂商面对小厂商的“偷袭”和“无底线”充满无奈,没有还手之力。

如今家电“国补”政策的推出,陡然加速了这一轮的家电产业洗牌和市场重构。简单来说,就是小企业和小商家的日子愈发艰难:低价也拼不过、市场抢不到单、营销拼不了资源、连渠道都没办法拉通。最终的结果,就是原本可能需要3、5年的家电市场“大洗牌”,如今在短短1年内就会完成。

接下来的家电市场竞争,不是拼低价就能卖货,不是更便宜就能抢到活路,不是不赚钱就更厉害,而是属于中小企业特别是缺少竞争力企业的市场和商机,越来越少了。

所有家电厂商不得不相信一个事实:这一轮的洗牌,就是要加速淘汰一些劣质、投机、弱小的厂商,鼓励一批家电大厂商们继续做精做强,最终构建中国家电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新地位和新实力。

一是厂商联手促消费,这是一场持久战;二是大厂商联手促产业洗牌,这是一场大决战。你怎么看,又如何应对?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