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五古《赠武十七谔并序》读记

 小河西 2025-05-25

李白五古《赠武十七谔并序》读记

(小河西)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载(756)春,李白居宣城。武谔:李白门生或弟子。【礼记-檀弓下》:“子思哭于庙,门人至。”郑玄注:“门人,弟子也。”】武谔或曾学诗于李白。沉悍:沉毅勇猛。【《说文》:“悍,勇也。”】伯禽:李白儿子。时居于鲁郡(瑕丘)。数数:汲汲。【《庄子-逍遥游》:“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陆德明释文:“司马云:'犹汲汲也。’”】此诗写李白门生武谔冒险赴鲁郡接李白儿子伯禽至宣州事。

赠武十七谔并序(李白)

门人武谔,深于者也。质本沉悍,慕要离之风。潜钓川海,不数数于世间事。闻中原作难,西来访余。余爱子伯禽在鲁,许将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笔而赠。

马如一匹练,明日吴门。乃是要离客,西来欲报恩。

笑开燕匕首,拂拭竟无言。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

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林回弃白璧,千里阻同奔。

君为我致之,轻赍涉淮原。精诚合天道,不愧远游魂。

【注释】一匹练:孔子与颜回登鲁东山,颜回远远望见一匹白练,孔子定睛看时,方知是一匹白马。后因以“匹练”形容白马飞驰。【《艺文类聚》卷93引《韩诗外传》:“颜回望吴门马,见一匹练。孔子曰:'马也。然则马之光景,一匹长耳。’故后人号马为一匹。”】吴门:指春秋吴都阊门,也泛指苏州。从宣城到鲁郡不必经苏州,此用典。

要离:春秋吴国刺客。相传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吴王僚子庆忌出奔卫国。阖闾又派要离谋刺庆忌。要离请吴王断其右手,杀其妻子,诈称得罪出逃。及至卫国,见庆忌,庆忌喜,与之谋。当同舟渡江时,要离刺中庆忌要害。之后伏剑自杀。事见《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燕匕首:赵国铸剑名家徐夫人所铸匕首,曾被燕国太子丹获得,为荆轲刺秦王所用。【《史记-刺客列传》:“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狄犬:对北方民族的辱称。

天津:洛阳天津桥。【《元和郡县图志》卷5河南府河南县:“天津桥,在县北四里。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田入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然洛水溢,浮桥坏,贞观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

断肠猿:《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岳州别子均》(唐-张说):“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

林回:《庄子-山木》:“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赤子:婴儿。布:钱财。

阻:《说文》:“阻,险也。”

赍(jī):《广韵》:“赍,装也。”《玉篇》:“行道所用也。”《出塞》(唐-虞世南):“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羸骏篇》(唐-乔知之):“垂耳罢轻赍,弃置在寒溪。”

淮原:江淮平原。

天道:《晋书-良吏列传-邓攸》:“永嘉末,没于石勒。……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攸弃子之后,妻不复孕。……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弟子绶服攸丧三年。(邓攸,字伯道。)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唐-杨炯):“邓攸无子,天道何亲?”

【诗意串述】此诗共十六句。前十二句写武谔千里冒险报恩。你骑的白马如一匹练,明天出发要经吴门。(说不定,孔子在东鲁能看到。)你是要离那样的义士,特从西部来报师恩。你笑着拿出荆轲用过的匕首,拂拭着匕首默默无言。安史乱军占领洛阳,天津桥已成为边塞。我的爱子在敌占区鲁郡,俺徒然悲伤像断肠之猿。你像林回弃千金之璧背负赤子,你要冒险千里飞奔。后四句赞扬。你是为了俺才如此行动,轻装徒步越过江淮平原。你的精诚合于天道,不愧是远游的豪侠英雄。【从李白《游谢氏山亭》诗知,后来伯禽在宣州与父亲一起生活。武谔营救行动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