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古代各个王朝的取名规则,先秦时期,各个王朝的国号之命名与该王朝建立者所在的部落图腾与地望有关;从西汉至北宋,各个王朝的国号与该王朝的开国之君龙兴之地的地望有关;从元朝开始,各个王朝的国号与吉祥号有关,从来没有一个王朝的国号与开国之君的姓有关。 总体说来,在北宋以前,各个王朝的国号与该王朝兴起的地望有关,部落图腾本质上来讲也是一种地望,是所在部落的地望,而从元朝开始,各各王朝的国号则与吉祥号有关。因此,战国时期有赵国,赵国曾经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但宋太宗不可能定赵为国号,因为赵国的地望,与北宋皇帝的地望无关。 ![]()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宋朝的国号之所以为“宋”,是因为宋太祖曾经担任过后周的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节度使的驻地在宋州,宋州就是隋朝以前的睢阳郡,治所在宋城县,宋城县就是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隋文帝时期,开始废除郡一级的行政单位,于是睢阳郡就改为宋州,宋州在唐宋时期非常的富庶,杜甫诗中有云,“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唐代初年确定了州、县两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同时还根据州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分了一个等级,按户口的多少分为“上州”、“中州”和“下州”,按在军事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分为四辅、六雄、十望、十紧,宋州是唐代的“十望州”之一,宋太祖担任归德军节度使时,就驻扎在宋州,这里相当于宋太祖的封地,因此,宋朝建立以后,当然以“宋”为国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