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股四头肌是大腿前方的肌肉,对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壮的股四头肌可以减轻活动时膝关节的摩擦力量,起到延缓膝关节退变的作用。
动作要领:首先平躺在床上,在膝盖下方垫一枕头或毛巾,膝盖处用力下压毛巾,用力一秒,放松一秒,如此反复(可将手置于大腿前方,感受到大腿前方肌肉变硬,说明动作达标)。建议频率一天三次,每次300-500下。
② 直腿抬高训练
直腿抬高训练是通过对抗自身下肢重力来增强股四头肌力量,同样可以通过增强股四头肌力量间接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动作要领:首先平躺在床上,患肢勾起脚尖,收紧大腿肌肉,膝关节在床上尽量伸直,抬起患肢,使患肢与床面形成30度角,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建议频率一天三次,每次20-30下。
③ 膝关节活动度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后1月是手术中创伤组织增生、修复的关键时期,术后1月内不主动活动膝关节,膝关节内会像“门轴生锈”般形成粘连组织,导致关节僵硬等。因此术后1月是预防粘连关键时期,错过再恢复可能需要额外手术松解。
动作要领:
①屈曲训练:首先坐于床边,患肢自然放松垂放于床边。再用健侧的腿置于患腿上方,健侧腿向下用力压患侧腿,辅助患腿达到最大屈曲角度。
②伸直训练:对于伸直角度不足的患者,可选择3-5kg的沙袋置于膝关节上方,每天四次,每次压5-8分钟。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压腿时患肢应处于中立位,外旋或内旋状态下压腿都不利于患肢的康复。
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需用助行器辅助1月。而单髁置换术患者则至少需要2周。助行器的正确使用方式为:
①首先选择合适的助行器:推荐选择四脚、无轮子、尺寸合适的助行器。
②调节合适的高度:调整助行器的高度,使手舒适握撑时肘部弯曲角度约为30度,手柄与大转子大致在同一水平。
③正确的行走方式:首先将助行器移动一小段距离,然后抬起患肢,最后是健肢跟上。尽可能要有节奏地、平稳地行走。
术后1月是康复的关键时期,也是手术疗效观察的重要时期。因此需要按医嘱定期返院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制定锻炼方案及药物治疗。做完手术后就不管不顾,就像给身体埋“定时炸弹”。定期复查不是“折腾”,而是最划算的“健康投资”。记住:现在每年花1小时复查,未来可能省下10万元翻修手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