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五集 翰墨情怀

 青山不老001 2012-11-11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五集  翰墨情怀 

(视频链接)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中国的最高权力的核心,五百多年间,共有二十四个皇帝在这里处理朝政,维系着庞大的中华帝国的运转。在每一座大殿的正中央,高高耸立着皇帝的宝座,而在每一把龙椅的后面,都少不了端端正正的书法作品,这在全世界所有的宫殿里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今天那些曾经指点天下的帝王们,都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这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以一种优雅的姿态默默地迎接着来来往往的目光。这些气质轩昂的字符,几乎永恒地凌驾于皇冠之上。它们是什么?是文字,是艺术,还是信条呢? 

【汉  说文    所行道也】 

取一锭香墨,细细地研磨,要写的字此刻开始在心中酝酿,在蘸墨的同时,书写者已经在心中将这方宣纸从容规划,棱角分明的方块字在黑与白,虚与实的对立中纵横驰骋,而书写者的意志,也在有无相生间自由地宣泄,这就是中国书法。 

1998年,在世艺术之都的巴黎举办的“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郑重地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她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她既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法国  巴黎】。 

中国书法简单地说,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那么一种写字的方法凭什么会被推崇为“艺中之艺”?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又是从何而来呢? 

【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学 教授  白乐朵】

那跟汉字的独特性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单字,你拿一个单字,拿拉丁字母中的一个字母,那就不一样,一个字母还是一个工具,就是分析语音的,一个单字其实是一种符号一样。毫无疑问,全世界现在作为一种文字,能够达到艺术这个层次,只有一个,就是汉字。 

这是上个世纪初,河南殷墟出土的一片甲骨文的拓片,它的内容是记录日期的“干支表”,这份“干支表”的特殊之处在于,几乎同样的内容一共刻了六遍,三千多年前的先民们,为什么要这样刻呢?郭沫若先生认为,中间第四行的字迹精美整齐,应该是老师刻的范本,而其余歪歪斜斜的,应该是学生所以为,就像今天的儿童练习书法一样。这样的分析也许有些绝对,但毫无疑问,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独特的审美要求。 

【清华大学  教授  李学勤】

你看甲骨文或者金文,看起来变幻莫测,一个字的偏旁可以写在这边,也可以写在那边,可以写在上边或者下边,可以变化很多,可是写出来你看,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所以这方面说起来的话,它本身就有一种艺术的教养。 

【德国慕尼黑大学 汉学家  施寒微】

虽然在印刷技术出现以前,欧洲也有教授书法的传统,也要一些书写优美的人,但这与中国的书法不能相提并论。 

因为中国或者东亚的书法艺术是对人的性格的一种陶冶,“技近乎道”,当书写的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时,笔划之美的规律,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但“近乎道”,毕竟还不是“道”,技术和艺术之间还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壕沟。 

对于外形的华美和书写的流利,是每一种文字都追求的目标。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文字书写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意境的营造。二十世纪绘画大师毕加索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我出生在中国,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书法家,而不是油画家。每个面对中国书法作品的人,即使对汉字一无所知,也会被它笔画交错的形象所打动,很自然地把它想象为一副副小型的抽象画,而这一点,正是由汉字的表意特征所决定的。 

【中国画院  书画家 梅墨生】

就说甲骨文里的“木”字吧,中间一直就像一个树干,下边两笔往下的杈子,杈头就像树根,往上两枝一穿,就是树枝,这就是一副图画。但是它是一种意会的图,那么放两个于是就变成了树林了。两个以上的意思。三个木以上就变成森林。中国人把三称为最多的数,“三生万物”。所以中国古人在造字上,我想说的是很聪明的。 

对于汉字的魅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对比英文、法文后,深情地描述道: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正是汉字这种独一无二的表意特征,促使书写者在熟练掌握技巧的同时,努力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写个“虎”字,便虎虎生威,写个“龙”字,就风云变色。 

“书者如也”,书写是终极目的就是要体现我们心中对于事物万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划表现出物象之本,这才是中国书法所谓的“道”。因为有意境的存在,所以中国书法在创造伊始,就在实用之外,同时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从而使中国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成为了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清华大学  教授  李学勤】

毛笔是在文字以前就可能被创造出来了,这是我们亲眼可以看到。所以把毛笔移用于文字的书写之上,因为毛笔本身的特点,是它运笔可以轻重疾徐,就会产生一定的艺术特点。由于它正是由彩陶艺术方面产生的一种工具,所以它就带来艺术方面的一些特色。 

【俄罗斯科学院 院士 马斯洛夫】

我的书法老师对我说,书法的第一笔起了决定作用,第一笔划清了黑与白的界限,有与无的界限,就像中国的“阴与阳、虚与实、上与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生命的特质正是生生不息,在这稍纵即逝的过程中,每时每刻,人人都在塑造着自己。中国书法独特的魅力,是不是也在于此呢!在没有下笔之前,眼前只是一张白纸,世界还是虚无,在落笔的一刹那,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便跃然纸上,尽管只是单纯的线条,尽管只有黑与白两种色彩,但生命的痕迹,时间与空间,就在这一刹那化作了永恒。这一刻,究竟该怎样落笔呢?

 【汉 说文   刑】 

公元6496月,长安城花红柳绿,但皇宫里却静寂得令人窒息,病榻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已经奄奄一息,他用最后的力气恳求自己的儿子,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也【书法要录  张彦远】。我想向你求一件东西,如果你真的孝顺的话,怎么能够违背父亲这最后的心愿呢?【陕西 西安】 

皇帝,以中国人最珍视的情操“孝道”来考验他的继承人,这无疑的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昭陵六骏 西安碑林博物馆】。那么究竟是什么宝物,让一代帝王李世民无法割舍呢?【昭陵  陕西礼泉县】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叶培贵】

这件作品就是赫赫有名的《兰亭集序》,可是如果我们去还原一下,当时这件作品产生的情景就知道,对于书写者,对于当时参与这件事情的人来说,这件作品其实是很普通的。为什么?因为它是王羲之和一些好朋友在修禊日,饮酒唱和,写下了一些诗文之后,由王羲之作的一个序。 

在唐朝编修的正史《晋书》中,唐太宗亲自为王羲之作传,并高度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所以详察古今,精研篆索,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晋书 王羲之列传】。用“尽善尽美”来形容书法作品,从中也不难看出,李世民对王羲之的敬仰之情【王羲之像】。这块屹立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行书碑,是李世民御笔亲书【《晋祠铭》碑  山西太原】,碑上镌刻着姿态各异的九十多个“之”字,无不脱胎于《兰亭序》。【兰亭  浙江绍兴】 

李世民是个精益求精的书法家,但他更是一个胸怀大略的政治家,他对王羲之的书法如此推崇,-------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顺应历史潮流一统天下,建立了隋朝,但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三十年后,隋炀帝的奢侈和暴虐,又点燃了农民起义的熊熊大火。在动荡中,李唐王朝应运而生。 

【陕西历史博物馆 研究员 张铭洽】

当时唐王朝(在长安)的全部官吏只有七百三十人,农就是政府很高效,行政成本也低,。李世民也能够从谏如流,这在历史上是很有些美名的,这些因素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他为了网罗人才,完善了科举制度,不分出身,不分等级,改变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那种家庭门第的观念。 

据《新唐书》记载,唐代科举实行“以书取士”的制度,凡择人之法有四,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这种具体的要求便吸引几乎所有的文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以书法选择人才的同时,唐太宗还专门设立“书学”,【江南贡院  江苏南京】置“书博士”教授书法,并严格规定学生们“学书日纸一幅,是以书为教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康震】

“书”或者说书写,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早在西周的时候,人们就把“书”列为“六艺”之一,但是真正由国家行政机关把“书”列为国民教育系列和考试系列的是唐朝,始作俑者就是唐太宗。 

【中国书法家协会  教授 倪文东】

那么唐太宗订立的“以书取士”是什么规范呢?就是“楷法遒美”,要求写楷书,以楷书作为人文学子的一种基本的技能,这种基本技能是什么呢?就是写得要规范,要传统,要方正。 

唐朝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做“法的时代”,【碑林博物馆 陕西西安】正是大势所趋的结果,而唐太宗的身体力行,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问题是,在唐代之前,中国的书法家还有许多,像秦朝的李斯、赵高,汉朝的蔡邕、张芝,魏晋的钟繇、索靖、卫鲧,以及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儿子王献之等等,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偏偏要大力宏扬王羲之呢?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研究员 卜宪群】
有一种观点认为,他是为了收拢民心,那么这个所谓民心,并不是说收拢全天下的人心,而是主要是所谓“江左”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江南地区的望族和民众之心。 
【国际书法家协会 主席  刘正成】
就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样,汉武帝为什么尊重孔子,因为他是文化的代表性人物。那么王羲之是个书法家,他也是一种文化的代表,是一种儒家文化的代表。 
但如果仅仅依靠政治上的追捧,王羲之不可能成为令后人高山仰止的“书圣”,【王羲之墓 浙江 嵊州】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可能开创令后人热血沸腾的大唐盛世,后人评价王羲之的《兰亭序》,从第一个“永”字到最后一个“文”字,一气贯注,不粘不脱,既流露出人心之美,又表现出自然之美,正所谓“尽善尽美”。【《兰亭序》 唐 冯承素】直到今天,王羲之所创立的艺术法则,仍然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不二法门。那么,这个难以超越的法则的核心在哪里呢?唐太宗李世民进一步解释道,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敺,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许家璐】
鲁庙最著名的一个祭器就是“欹”,它反映了中国的伦理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怎么呢?它是盛酒或者水的,古人所说的清酒就是水,那不管它注上什么,你注一半的话,它稳稳当当,你注满了的话,力学的作用,它就倒掉了,这就是“满则溢”。那么王羲之不过就是写了一幅字,李世民把它比作孔夫子前面祭他的,神圣而尊贵的礼器,就把王羲之的字抬到“圣”这个高度了。 
【欹器 藏于故宫博物院】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积极倡导下,中国书法以“中和之道”为内涵,在黑与白、虚与实、动与静的对立中,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审美坐标,每一种字体都有了必须遵循的“法帖”,每一个读书人只有写好合乎规范的毛笔字,才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府的职权部门。 
唐朝以书法为依托,将知识分子的思想牢牢地凝聚在儒家的“中和之道”上。直到今天,人们只要是手执毛笔学习书法,就要身正、笔正、纸正,学习唐人的楷书,就得一比一划地临摹这些流传了上千年的法帖。那么,为什么这些唐人书写的汉字能成为后学者进入书法殿堂的坐标呢? 
公元783年正月,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再次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大将军李希烈拥兵自重,叛军势如破竹,一路攻陷汝州后,直逼长安。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元气大伤,只能寄希望于和平谈判,但谁又能担此重任呢?把持朝政的权臣们向皇帝建议,【章怀太子墓壁画 唐】派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前往敌营。 

【江南大学文学院  教授  姚淦铭】

颜真卿是唐代的大书法家,又是大政治家,颜真卿想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颜真卿把自己的书法,和他的生涯全部结合起来,创造了气势磅礴的“颜体”,“颜体”间架严谨,而且很壮美,学习“颜体”的人,往往字能够写得很大,就是里面有一种壮美的东西。 

但当时的叛军气焰正盛,李希烈感觉皇位严谨唾手可得,七十四岁的颜真卿孤身一人去劝降,无疑是去白白送死。一些相熟的大臣们纷纷劝阻,甚至有人还专门跑到半路去拦截颜真卿。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叶培贵】

颜真卿这个家族在“安史之乱”中,是遭遇了巨大打击的,当时他在平原郡和他的兄弟一起抗击“安史之乱”,最后一家有三十多口人战死,严谨为国家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但是他作为有着五、六代持续坚守儒学传统的这样的一个家庭的负责人,他是不可能面对国家的需要,而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的。

两年后,颜真卿回到了长安。当灵车穿越朱雀门时,两旁夹道欢迎的百姓哭声一片,正像他所擅长的楷书,方正平直,浑厚刚劲。【颜真卿墓 河南偃师】这个唐代最伟大的书法家,虽然没能完成使命,但他用威武不屈的气节,写下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撇一捺,这也正是中国书法的灵魂所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书人,用全部的精力,乃至生命去钻研书法【摩崖石刻 湖南梧溪县】,除了技巧上的打磨,更重要的是完成人格的修炼。 

“法”就是楷模,就是标本。一种颜真卿的书法是唐代的典范,颜真卿的人格是中国人的楷模。而事实上,在每一件法帖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完美的人格。这些优美的文字,这些文字所表达的人的精神,都是经过岁月沉淀的中国文化的永恒的坐标。 

【江南大学文学院  教授  姚淦铭】

反面人物的书法作品怎么去看呢?比如说蔡京,比如说严嵩,比如秦桧。我觉得这里有两种标准,如果从纯书法艺术去看,应该说他们都写得很好,但是如果结合人品来说,那么肉和书品加起来看,人们往往把他们放在一个否定的地位。 

与光彩照人的颜真卿不同,与颜真卿的颜体艺术风格不同,蔡京、秦桧、严嵩等等,中国历史上的权臣,最终成了书法艺术殿堂里的弃儿【蔡京 《宫使帖》】。这些长期卷曲在昏暗角落里的书法作品,可能仍然具有令我们钦佩的艺术性【秦桧手书】,但是因为作者缘故,它们和它们的作者被我们的艺术,被我们的社会顽强地拒之门外,成为高贵的社会道德无情清洗的对象。 

我们的艺术,我们的社会,也因此体现出更高的精神向往! 

【汉 说文 鼻也】 

漫长的中世纪,当欧洲的骑士们为了讨伐异教徒,而苦苦练剑的同时,远在东方的中国,衣食无忧的宋朝士大夫们,正在以笔为犁,以纸为田,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着。

 自唐代之后,书法的要求便是“抄”,老老实实地模仿比任何形式的创造都显得重要。难道真的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中国书法戴上了书学正统的镣铐,而从此就没有了创造,一成不变么。 

公元1057年春,三年一度的礼部考试正在东京汴梁紧张地进行着,这是中国历朝历代选拔人才,最高规格的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全国第一流的学者担任主考官,从各地层层选拔的三百三十八位青年才俊,在这里一决高下。能够高中进士,是古代知识分子一生中梦寐以求的荣耀。在这次考试中,一篇行文质朴思想大胆的文章,让主考官欧阳修激赏不已,但最终这份考卷的作者却屈居第二,这是为什么呢?【龙亭 河南开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康震】

当时的卷子都是糊卷的,把名字糊住,欧阳修本来想给这篇文章判第一名,但他后来转念一想,他以为这篇文章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担心说,如果给曾巩点了第一名,曾巩是自己的学生,别人会说他徇私,所以就忍痛给这篇文章点了第二名。 

皇榜公布的那一天,所有的考官都大感意外,那个理应成为第一名的考生并不是欧阳修的门生曾巩,而是一位来自巴蜀地区,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苏轼【北宋皇陵  河南巩义】。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叶培贵】

苏东坡在考试的时候,他用过一个典故,主考官觉得很好,但是查了很多书,没有查到这个典故,然后就问东坡本人,苏东坡说,这是我“想当然耳”,认为应当如此,所以我就创了这么个典故,可见他不拘一格。 

年轻时的苏轼锋芒毕露,即便人到中年,戴帽子也要比别人高一截,妒嫉他的人,视他为背离中庸之道的另类,而欣赏他的人,却把他比作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但事实上,苏轼在骨子里,和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读书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练字也是从临摹楷书法帖入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康震】

苏轼当然是个天才,但是天才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异乎常人的刻苦,刻苦本身也是一种天才的资质。苏轼曾经把《汉书》抄了三遍。《汉书》的原著算起来大概是七十多万字,他年轻的时候抄过两遍,到了黄州以后,又抄过一遍。所以苏轼可以说对《汉书》是倒背如流。 

苏轼自幼喜欢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再加上他多年抄写经书的童子功,一手飘逸的书法人见人爱。但拿苏轼中年时写在“元祐通宝”上的铭文,和他年轻时创作的《治平帖》比较,同样是行书,但风格迥然有异,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轼的字,由大众化的“风流才子”转变成独具特色的“石压蛤蟆”呢? 

农历三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寒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不生火做饭,只吃些冷食,以缅怀故人。公元1082年,也是这样一个冷冷清清的日子,从京师被贬謫到湖北黄州的苏轼,独坐在冰凉的书斎里,窗外雨声淅沥,孤独惆怅的情绪油然而生。“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国际书法家协会  主席  刘正成】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那么他的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字是小的行楷,慢慢写的时候,随着诗句的发展,最后写到他生活的时候,写到连日苦雨,“破灶烧湿苇”,破的灶,烧的是湿的柴火,又烟熏火燎的,心情就很坏,然后风又吹,在这个时候他的字,慢慢由平静的小楷,逐渐字儿得越来越大了。

 “也拟苦途穷,死灰吹不起来,”难道说苏轼真的就死灰吹不起,彻底绝望了吗? 

【中国画院  书画家 梅墨生】

苏东坡的个什么人物呢?我始终认为苏东坡是一个兼容“儒、释、道”三教的人,在他的思想里,在他 人生境界里,他有一种非常超迈的洒脱不羁,我认为他的骨子里有着庄子的那种很超脱逍遥的东西,这是他本质的东西。所以我想当时多么灰颓绝望,他仍然能够自己把自己生命的那个境界排解出来。

 过于拘泥于规则,创造力就会有所约束,书法和这个庞大的文明体系一样,也是以稳定为规则。但在岁月的长河中,即便追求价值一统的这样一个文明,也为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留有余地。但所有的个性都是苦难的产物。苏轼的个性,正是来自脱离常态的生活。写就《寒食帖》的四个月后,苏轼又完成了震铄古今的《赤壁赋》【湖北 赤壁】,身体和精神所受的压迫,不但没有压垮这个伟大的灵魂,反而促使他完成了一次更高的超越【苏轼 像】。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教授  何成轩】

这个时候他正政治上处在低谷,但是他的诗文还是很有影响很有威望的。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宫廷里,都受到推崇。据记载,在宫廷里面,宫女们还时不时听到皇帝在吃饭的时候说,写得好,写得好。这个时候皇帝正在看苏轼的诗文。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人们敬重苏轼的人品,也喜欢他的书法。于是尽管没有皇家的钦定,苏轼的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成为人们自觉临摹的法帖。正是在苏轼们的努力下,中国书法超越了政治宗教的最初使命,摆脱了权力的左右,升华为一种寄托人文理想的完美的艺术形式。 

回顾与前瞻,是一代一代开拓者无法超越的矛盾冲突,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财富,也是束缚。在一个以稳定为价值取向的文明古国,任何个性化的创造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寒食帖》同苏轼的命运一样,历经磨难,跌宕起伏,至今帖身仍保留着被火焚烧后的痕迹。悲剧就是美的破坏,而悲剧美就是被破坏后,带给人以情感的洗涤和净化。只有经历了苦难浸泡的艺术,才能穿越时和空间,才能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散发出动人心魄的魅力! 

【汉 说文 烧也】 

老师用墨把字大大的写在一张纸上,学生用一张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用毛笔描摹这个字的轮廓,写完以后,交由老师批改,字上画线意味着这个字写得不好,画圈则表明赞许。写下这段话的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五年之久的德国传教士卫理贤。 

 公元1899年,甲午海战结束不久,清政府被迫将青岛租借给德国经营,卫理贤第一次踏上这个古老的国度。战争的创伤随处可见。虽然不懂汉语,也不认识汉字,但卫理贤还是被发生在乡村私塾的这一幕深深打动。后来他把在中国的见闻写成一本书,取名叫《中国心灵》。尽管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上千年,但几乎所有的儿童在拿起毛笔的那一刻,并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书法家。对他们而言,最现实的是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书法是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

 【中国画院  书画家 梅墨生】

因为从唐朝开始,科举以“书”来取士,那么发展到明代,成为了一个极致,就是“馆阁”书法更为朝廷所强调。假如在科举之中,如果你写的字不符合“馆阁体”这种规范,你的文章再好,你的卷子内容再好,也不可能被录取,你也不可能得到功名。 

在清代的科举考试中,每一个考生都必须牢记四个字,“黑、大、圆、光”,【中国状元博物馆 山东曲阜】,这就是“馆阁体”的基本要求,当时有学者评价,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而雍正、乾隆之世,大兴文字狱,文人学士对国事稍有微词,就会招来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如同死气沉沉的书坛,中国社会不可抗拒地考试由盛而衰的蜕变。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公元1839年,当了几年小京官的龚自珍,被迫辞官南归。这个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的士途并不顺利。【龚自珍  像】【龚自珍纪念馆 浙江杭州】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教授  何成轩】

龚自珍出生书香门第,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举人,直到三十八岁才中进士,但是还是没有点翰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字写得不好看,比较潦草,也不符合当时的“馆阁体”。 

【龚自珍纪念馆 馆长 杜琳瑛】

龚自珍为了表示自己对这种以字取人的科举制度的不满,他就让自己的女儿、儿媳妇、小妾、奴婢们每天练字,专门写“馆阁体”。只要有人在他的面前提到翰林的事情,他就会立刻嗤之以鼻,说如今的翰林算什么,不就会写一手“馆阁体”吗,你看我们家的女人们,人人都能写一手“馆阁体”的毛笔字。 

在中国漫长的专制史上,龚自珍只是一个特例。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绝大多数的文人学士,都把精力耗费在“馆阁体”的修炼上,为追求“黑、大、圆、光”的效果而废寝忘食。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每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因清洗毛笔而形成的墨池,甚至墨海。 

纸、墨、笔、砚,已经变成一个高贵、温柔,而充满美感的监狱。将一个民族的精英,理想化地囚禁起来,只有一个不以发展变化为目标的社会,才能够容许它的社会精英,用他们几乎一生的精力,奔波在这高雅的方寸之地中。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种艺术发展到毫无变化,了无生气的时候,衰败是最终唯一的结果。但物极必反,当“馆阁体”成为中国书法的锁链的时候,春天已经悄然而至。

绝大多数人来到龙门,都是为了瞻仰卢舍那大佛的风采,这尊以一代女王武则天为原型的佛像,雍容高贵,代表着中国石窟造像艺术的顶峰。然而,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不太显眼的古阳洞北魏造像铭文,也许更有魅力。【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 

近代思想家康有为评价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 

【国际书法家协会 主席 刘正成】

所以,这个时候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这个潮流中,康有为作了一个很大的总结,叫“碑学中兴”,他提出了“尊魏、卑唐”。他认为唐代以来的刻帖已经坏了,不能学习了,而要遵从北魏,“本汉、尊魏”,所以碑学书风形成了,这就是我们18 世纪、19世纪书法的一个新的潮流。 

公元190592日,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馆阁体”也随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但中国书法不仅没有被遗弃,反而因其所具有的微妙的艺术感染力,而向纯艺术的方向升华。 

钢笔、铅笔、圆珠笔,电脑键盘的时代开始了,追求发展进步,追求新知识的时代开始了。所有读书人,都要成为书法家的时代结束了。 

但是,数千年对书写的尊崇,数千年书写文化,在民族心灵上厚重的积淀,不可能被现代化的生活简单扬弃。在中国社会几乎所有的角落,我们都能看到那波澜不惊却辉煌悠远的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