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德馨教授治疗疑难皮肤病经验介绍

 学中医书馆 2014-12-27

皮肤科有诸多疑难病症,虽病名不同,病因各异,但多有扰动气血而成血瘀的病理机制。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多种疑难皮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辨疼痛,固定不移,法当活血理气

    疼痛是皮肤病常见的症状,如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红斑性肢痛症、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病,皆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由于局部气血失畅,阻滞经络而呈固定性刺痛。正如唐容川所言:“瘀血在脏腑经络之间,则周身疼痛”。颜老认为,此类疾病,治疗当遵张子和“气血流通为贵”之宗旨,治以理气活血化瘀。常用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郁金、姜黄、延胡索、川楝子、鬼箭羽等,方剂如王清任之身痛逐瘀汤类,运用时当辨其寒热虚实而加减:血热者加金银花、玄参、生地黄、牡丹皮;寒凝者加桂枝、细辛、麻黄;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阿胶。

    例1:张某,女,31岁。2月前曾患外感发热,退热后两下肢发现有红斑结节,局部疼痛,走路尤甚,在外院诊为红斑性肢痛病,予以中西药治疗,时消时起,反复不愈。诊见:两小腿伸侧可见散在大小不等鲜红斑块6~7处,灼热感,疼痛明显,行走不利,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证属气滞血瘀,热毒下注,治宜理气活血通络,佐以清热。处方:鸡血藤15g,地龙、当归、红花、牛膝、香附、赤芍、泽兰、茜草、王不留行、薏苡仁各9g。7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红斑基本消退,大便不畅、脉滑,舌苔黄腻已化。守前方去金银花、薏苡仁,加桃仁9g,大黄6g。7剂而愈,未再复发。

    2 察肤色,紫暗不荣,皆当祛瘀养血

    颜教授认为,皮肤病外观肤色改变为其特点之一,故从察皮肤色泽、润燥辨证。如黄褐斑、黑变病之面色黧黑,肢端青紫病、网状青斑呈现之紫绀,进行性色素沉着病、过敏性紫癜所见之斑疹隐隐,皆为营血循行阻滞,瘀血凝聚肌肤之象。常用血府逐瘀汤加桑白皮以引药走于皮毛,取得较好疗效。其他如盘状红斑、硬皮病、银屑病及玫瑰糠疹,常表现为肌肤甲错,多为血虚兼瘀,常用养血活血,祛瘀生新之法,药用当归、川芎、红花、赤芍、丹参、鸡血藤等,方如桃红四物汤、生血润肤饮等。

    例2:吴某,男,16岁。2周前先于腋下发现2片斑疹,渐在前胸、后背及腹部出现同样小片皮损,轻度瘙痒,继之四肢出现呈小片状斑疹,某医院拟诊为玫瑰糠疹,服抗过敏药,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无效而转请颜教授诊治。诊见:四肢、躯干有多枚类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之斑疹、色淡红,附有细薄鳞屑,此乃血虚生风,治当养血活血祛风。处方:生地黄30g,蝉蜕6g,赤芍、当归、桃仁、红花、鸡血藤、荆芥、防风、蒺藜、白鲜皮、知母各9g。7剂,每天1剂,水煎服。后家属告知,服药6剂,斑疹即消,未再复发。

    3 触肿块,活血合软坚散结并施

    皮肤病常有局部肿块或隆起。颜教授认为,凡触及肌肤肿块,处方遣药要捣瘀血之病所。如临床常见之扁平疣、寻常疣等皮肤赘疣,以及恶性黑色素瘤、鲍温氏病等皮肤肿瘤,探其源由皆因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血凝成瘀所致。经曰:“结者散之,留则攻之”、“菀陈则除之”,常以活血化瘀与软坚散结同用,药用如桃仁、桂枝、牡丹皮、五灵脂、牛膝、炮穿山甲、海藻、昆布、黄药子、牡蛎等,方如桂枝茯苓丸、海藻玉壶汤等。

    例3:赵某,女,19岁。3年来双下肢出现多个小硬结节,逐渐增多,瘙痒甚剧,经治疗瘙痒已减,但双下肢仍见多个豌豆大小肿块,高于皮肤,呈暗褐色,舌暗、苔薄,脉弦细。诊为结节性痒疹。证属痰瘀交结,气凝血滞,治宜活血软坚散结。处方: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黄药子、炮穿山甲、连翘、荆芥、防风各9g,蝉蜕6g。7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结节有转红之势,已无瘙痒,舌暗、苔薄,脉细涩。守前方加重软坚散结,上方加三棱、莪术各9g。共服药2月,结节平,瘙痒亦止。

    颜教授认为,对疑难皮肤病,不但要辨痛、察色,重视触诊,而且要观察病程之长短,对辨机体虚实,判断瘀血有无,颇为有益。《普济方》曰:“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疗治不痊,须当调血。”故凡病瘀血阻滞,日久难消者,如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之类,在选用三棱、莪术、毛冬青等草木之品时,酌加土鳖虫、水蛭、蜈蚣、全蝎等虫类药搜剔经络,可奏殊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