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羚羊角散

 学中医书馆 2015-03-07
羚羊角散
(熄风宁神法)
宋严用和《济生方》
羚羊角  川独活去芦  酸枣仁炒、去党  五加皮去木各半钱  薏苡仁炒  防风去芦  当归去芦、酒浸  川芎  茯神去木  杏仁去皮尖各四分  木香  甘草炙 各二分半
右呋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治妊娠中风,头项强直,筋脉挛急,言语蹇涩,痰涎不消,或发搐不省人事,名曰子痫,亦宜服之。
【方论选萃】
清沈尧封:妊妇卒倒不语,或口眼歪斜,或手足瘛疭,皆名中风。或腰背反张,时昏时醒,名为痉,又名子痫。古来皆作风治,不知卒倒不语,病名为厥,阴虚失纳,孤阳逆上之谓。口眼歪斜,手足瘛疭,或因痰滞经络,或因阴亏不吸,肝阳内风暴动(《女科辑要》)。
清王孟英:痰饮一端,沈氏独得之秘,洵是确论。子痫痉厥,产后昏冒,类多如此,其实皆虚阳挟痰上逆,所以沈氏蠲饮六神一方,最多奇效。然则地黄,麦冬,更不可不谓智者之一失矣。
近代张山雷:尧封阴虚失纳,孤阳逆上,反阴亏不吸肝阳,内风暴动四句,说明痫痉根源,早已窥透此中征结(《女科辑要笺正》)。
近代程门雪:子痫一症,以其证忽然颠仆抽搐,角弓反张,口角流涎,不省人事,须臾乃醒,良久复作,与痫证最合,故以子痫名之也。古法多云:是体虚受风,余谓之两者皆有,而以内风证为剧为多也。又外风症,但强直而已不抽搐也;若抽搐者,必是内风无疑也。凡痫证吐涎沫必有痰,盖由内风挟痰上逆,蒙蔽清空脑府,灵明为之失司,络道窍隧为之不利,气火逆上煽动痰浊则痫厥生。气火稍平,痰浊亦降,则痫厥平。观其时发时平,则可知内风冲激故矣。譬如风起则波涌,而风平则息也。若舌光无腻苔,口无粘液痰沫,则但是内风而不挟痰浊者也。医家治子痫多引用羚羊角散,以其内风,外风兼顾为用耳。余谓其方不纯,但师其意勿拘其药也。张氏医通以逍遥散加羌活、羚羊、枣仁、钩藤四味,豆淋酒煎服,余意逍遥散升疏不可妄用;若是肝郁气火证亦当用加味逍遥散也。至所加四味则施简要,盖羌活治外风,羚羊熄内风,枣仁养肝体,钩藤泄肝用,面面俱到也。即此四味已足,何须合逍遥散哉若无外风,则羌活可去之。要知羌活、防风均是祛外风之品也;羚羊、钩藤则泄熄内风专药;枣仁、参、草则是甘酸柔养,顾其体虚之意耳。审知其意则随意加减之,无不合度者矣(《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叶熙春治子痫案(选自《叶熙春医案》)。
白女,39岁。10月。杭州。
禀体阴虚,妊娠八月,头晕目眩,面赤烘热,心悸寐劣,下肢浮肿,今晨突然抽搐,不省人事。按脉弦滑有力,舌绛唇干。厥阴风木内动,夹痰火而上扰。症属子痫重症,仿羚羊角散化裁。
羚羊角片七分先煎  老钩五钱后下  生石决明一两先煎  天麻钱半  甘菊花三钱  生白芍三钱  大生地六钱  茯神四钱  竹沥半夏三钱  胆南星八分  当归二钱  鲜竹茹三钱
二诊:前方服后,神苏,抽搐亦定;惟尚感头晕目眩,心悸,夜寐欠酣。脉弦滑,舌绛。再拟潜阳熄风,以杜反复。
羚羊角片五分先煎  归身二钱  蛤粉炒阿胶四钱  生石决明八钱先煎  生牡蛎六钱先煎  青龙齿四钱先煎  麦冬三钱  茯神四钱  生白芍二钱  大生地六钱  老钩四钱后下  炒橘红钱半  鲜竹茹三钱
【按语】
中风一证,唐、宋医家,多以外风视之,故所用方药,多味辛气温,善于散风之品,如:羌、独、防风、葛根、麻黄之属。如《千金》之治中风口噤不能言方、独活煮散,《本事方》之星附散,《朱氏集验方》之八生饮等。间有视作内风者,亦主内外感召之说,或于滋养肝肾方中,参入辛散风药,如《本事方》之防风汤、地黄酒;亦有于平熄内风方中,仍不忘疏散外风,如千金排风汤。严氏羚羊角散,即属此例。故程门雪氏谓其方不纯,但师其意,勿拘其药也。诚历练有得之语焉。今人中风、子痫等证,咸从内风着眼,视风、痰、火三者,何者为主,而用药有所侧重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