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08撇捺的笔势—捺

 田牧 2016-09-01

208捺的笔势

  5.捺笔的走势

  横竖的笔势讲过了,是平直两个方向。撇捺是两根斜线,7号位的撇也讲过了,这堂课讲9号位的捺,也就是“永”字八法中的“磔”。

  

  所有在9号方向,或者说在8-6号位之间的笔画,都可以归之为捺笔。这样一来就有一个角度问题,有些捺笔比较平,有些捺笔比较直,所以古语说“直捺为磔,平捺为波”。

  明代张绅《法书通释》说:“磔者,波也。而谓之磔者,微直曰磔,横曰波耳。”在这之前,已有人这样区分“磔”和“波”,“波磔”连用,成为一个捺笔的代称。

  “永”字八法中的捺称为“磔”,这应该算是“微直”的捺。我们以前讲过,“磔”就是有开张的意思,把它放平了,就是波。

  照张绅的分法,6号位是横,3号位是策,横下的一笔就是波。如果走9号方向,捺笔的头抬起来了,就是磔。这只是粗浅的分法,实际上一捺的走势没有这样简单。

  用一个统计的方法,先来看看王羲之真行草书中,捺笔有多少种走势,然后再下结论。

  先看王羲之《兰亭序》:“春、舍、今收尾不尖。“大、次、又”9号位的“磔”。“之、足”,接近6号位的“波”。

  “春”字一捺,看中线,这是向上仰的一根弧线,挫笔断尾收。注意,我们现在看大圈。起笔、收笔的动作是小圈,不是重点。
  

  “舍”字一长捺,露锋起笔两面换,这一段先不计,只取中段大圈,也是弧线上仰。这种写法,王羲之行书中很多。现在很多人意念中捺笔应该有一个很尖锐的尾巴,其实不然,如这个“今”字。

  “大”字,捺的起笔看不清,因为和前面的一撇重迭。但行笔很清楚,是9号位的直线,揭笔收尾,尖尾巴,现暂不计,三级课程“裹束”时讲小圈的作用。

  

  “次”字一样,最后一笔捺中线也是9号位直线。“又”字一捺,去头去尾,中线是略为有弧形的一条线,9号位。

  第一个“之”字的捺笔就不同了,去除一头一尾的节点,中线是上仰的弧线,因为放得平,和6号位非常接近。照张绅的说法,这就是一个“波”了。第二个“之”字,中线近于直线,略有一点点下覆,接近于6号位的一横。看起来很平,所以也是“波”。

  第三个“之”字最后一捺,是下覆的弧线,方向在6和9之间。它比前面那个比较弯,弧度也比较大。

   

  “足”字最后一个平捺,两面换起笔,顿笔收尾。如果去两头节点,中线基本6号位,放得很平。

  所以照以前古人简单的分法,捺笔一是“磔”,另一个是“波”。

  再来看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收藏的王羲之《行穰帖》。这个帖只有十五个字,但非常精采。

  “人、决”这两个字的捺,都是弧线,9号位覆势,在草书中常见这样的写法,是磔还是波呢?

    

  在日本东京的王羲之《丧乱帖》,这是行书作品。“丧”字的最后一捺,9号位下覆,弧线。“哀”字,这最后一捺非常漂亮,处理手法极其大胆,差不多就是半个顺时针内向圈。“荼”,捺笔近于直线,挫笔收,给人速度很快、很爽利的感觉。

  看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捺笔的写法。

  “咏”字,完全直线,一点都不弯曲。挫笔收断尾,标准9号线。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这种捺笔很多,不是偶然的。看“深”字,最后一捺也是这样写的。“欲”字,看这个捺笔中线,也是是9号位的直线。还有“谈”字,这个捺笔跟前面差不多。也就是说,智永那时候写一捺,未必是用战行的。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捺笔的写法很多,不光有直的,还有与王羲差不多的写法,不多举例了。见“聆”字。

  6.捺笔分类:

  下图是那些字例中的捺笔走势,集中布置在这里。如果整理一下,可以分成三组。

 

  第一组走势是上仰的弧线,基本方向是9号位。越向下越平,最下面这一根黄色的捺,接近于6号位。中间这一组是直线,都是9号方向。第三组是往下覆的弧线,最上面那一根接近于6号方向;越往下越接近于9号位,不过这是弧线。

  这三组捺笔中很多就是角度不同。为了避免繁琐,我们不会给角度不同的线各起一个名字。

  把捺笔这3组线条简化一下,就是这个图。9号方向在中间,这就是永字八法“磔势”的方向。智永写这一磔有时就是走直线。当到张旭重新解释永字八法,规定这一捺要“战行”,这只是笔法动作。跟屋漏痕的写法相同,但方向还是9号位。古人说“策直为磔”,中间这一走势称其为“磔势”,还是符合古人的习惯。

  接下来,9号位两边各有一根弧线,一根下覆,一根上仰,各叫什么名呢?波、戈、磔。

  

  清代钱泳《书学》有一句话:“至东京汉安以后,渐有戈法波势,各立面目,陈遵、蔡邕,自成一体,又谓之汉隶。”汉安指东汉顺帝刘保的第四个年号,汉安元年就是公元142年。我在初级课程28课中讲过,隶书前期捺笔经常有直线,姿态很简单。从王次仲创造楷法以后,就有了波势。见两个“人”字。

   

  所谓“波势”,就是好像水面的波浪那样起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覆势,用于横笔或横放的捺笔;一种是直捺,往往用于“戈”字的中间。所以下覆的弧线,可以统称为“波”;上仰的弧线,可以统称为“戈”。见《乙瑛碑》“六、是、戒”三字。钱咏说东汉顺帝之后“渐有戈法波势”,所指就是这两条弧线。

  “戈”是走9号方向的弧线。完整的“戈”字有四笔,中间的弧线是主要的一笔。今后讲解复合笔势“戈”法再作分析。见“载”字。“悲”字“心”底中间这一笔,古人又称为“横戈势”,就是把“戈”这条弧线横过来放置了,但上仰的走势没有改变。

  

  这样一来,捺笔三条线的名称就全了。9号位中间这条是磔势,智永有时候会把它写成直线,张旭永字八法规定要用战行写。磔势两边有两条弧线,往下覆的弧线是波势,波势有时候会放得很平。往上仰的弧线是戈势,《兰亭序》“永”字的捺笔走戈势也很好看。

说明: 1永 

  为什么我在前面说,古人所谓“直捺为磔,平捺为波”是粗浅的分法呢?看这两个“之”字,最后捺笔以前都称为“波”,其实这两条弧线是不同的,一个上仰,一个下覆,实在应该有两个名称才对。现在一个叫“戈势”,一个叫“波势”,这样就分得很清楚了。

  7.捺的化势

  7.1漫游鱼

  元代李溥光《雪庵字要》先把永字八法的磔势改名为“金刀”,然后画出一个“游鱼”。他说:“'金刀’一磔惟化一,'游鱼’上水神如戟。”这两个笔势在冯武《书法正传》中有插图,一望而知,这两个就是“直捺为磔,平捺为波”,只是换了“金刀、游鱼”这些新名字。这个例子一开,到后代就很热闹了。“金刀”又化出“鸣鸭”、“石蜋腹势”等。“游鱼”又化出“漫游鱼、游鱼三折腰”等等。反正你可以化,我也可以化。其实那些新笔势都是差不多的。

 

  元代《书法三昧》说:“縱波:及友尺反愛;橫波:還之遠趣連;縱戈:代成哉載茂;橫戈:心必恐恕悲。”此书已经区分“纵波”和“横波”,“纵戈”和“横戈”,还举出字例加以说明。所以我的意思,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名字。捺笔三个笔势,只要转动角度,就会产生“纵波、横波、纵戈、横戈”等等。所以这三个笔势已经包括捺笔所有的走势了。

 

  只有一个情况例外。“随”字最后一捺笔,好像屋漏痕那样。其实是连续写横波和横戈,那怎么称呼呢?叫它横波、横戈都不大对,叫屋漏痕也有点牵强。古人有一个笔势叫“漫游鱼”,我觉得很不错。其实严格地说,它是近于“游鱼三折腰”那个笔势,详细考证我这里不讲了。我们就称它为“漫游鱼”,有点诗意。

  7.2击石波

  上面都是讲弧线的,捺笔有没有折线写的呢?好像点的笔势,曲抱势是弧线,打点势是折线,这样写出来就有两种形状。

 

  传为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这篇文章说:“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这是说草书点画相连起伏,经常有波势。“惟有章草及章程行押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石波者,缺波也。”照文章的意思来看,“缺波”就是少用波势,甚至没有“波势”。这就是“击石波”。

  你玩过石片削水游戏吗?把一片小石头在水面上削过去,它就会弹跳几次,一次比一次低,最后沉入水中。古代贵族饮酒时,常做这种游戏,以弹跳次数多少为胜负,击石波就是取意于此。

  击石波:在章草中很常见,中线是折线,实际是用了“九用”中的按锋和揭笔两个动作写成的。这不是一波三折,是一波两折。等于石片击水时一次弹跳。见苏轼“定”字,为最典型的击石波。

  

  注意后代有人用“激”石波代替“击”石波,说一捺收笔处缺了一块,这就是“缺波”。他们以王羲之《兰亭序》中“欣”字为例。这样理解是不对的。

  7.3翻捺势和柳叶势

  点的笔势中有一个翻捺势,又称瓜种势。这就是捺笔收尾不出锋,顿笔回收。我举王羲之《兰亭序》“感”字为例。

  

  完整的捺,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这也是一般人心目中的捺。但捺笔也有比较短的。上图左面是磔,右下一个就是翻捺势,右上一个是柳叶势。有些著作称这两个笔势是点,不算捺笔;有些著作称之为长点,或者短捺。其实拉长一些就是捺,缩短一些就是点,没有矛盾。

  看它们的中线,柳叶势是波,翻捺势是戈,一看中线就容易理解了。举例:柳叶势四个例字。

  

  如这两个“足”和“之”字的捺,就是柳叶势。“外”字最后一笔,究竟是点呢,还是捺呢?你就叫它柳叶势好了。

  本节要点:

  捺笔又称波磔的来历。

  三种基本走势:磔、波、戈。

  化势:漫游鱼、击石波、柳叶势和翻捺势。

 

  复习思考:

  “战行”写磔势,结果是否一定是波浪那样的曲线,有没有可能还是直线呢?(曲线)

  有没有直接用一横替代一捺的情况呢?不论书体,找一个例子。

说明: 22修

========================

【田牧:翻捺势可见《兰亭序》“察、会、是、天、今、人”等字。翻捺,捺尾不锐出而翻笔回收者,又名反捺。凡字之有两捺者,一用反捺点,如“途、逾”等字。隶书之横“燕不双飞”,楷书之捺“刀不双出。”似乎赵孟頫“徐”字也应算是用了反捺势。“感”右上一点似乎可名之为“缩捺势”。】

说明: 103察说明: 13会说明: 15会说明: 85是说明: 88天说明: 286今说明: 244人

说明: 徐9说明: IMG_20161024_174951

波之字例:

康里子山说明: IMG_256米芾《竹前槐后诗卷》

这个“人”字一捺回了一个钩,算什么笔势?

说明: IMG_256米芾《提刑殿院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