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韩某,男,31岁。1957年7月29日入院。近二年来,行路不稳,时常跌倒, 下肢发冷,说话语言不清,不愿见人,眼光迟钝,呆似木偶,头重脚轻,经常烦躁, 病情逐渐加重。血压18.6/13.3kPa(140/100毫米汞柱),眼球振颤,团目则身体 向两侧偏斜,偶呈不典型水平性眼震呈摆动型,上下肢共济运动不良,左手向 右侧摇摆。心肺听诊、血常规、尿常规、脑脊液检查均正常。诊为小脑共 济失调症。舌淡而润,脉象沉弱。 [治则]温阳行痹,养血活血通络,祛寒止痛。 [方药]黄芪60克,桂枝1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牛膝15克,鸡血藤15克,茺蔚 子10克,硃茯神15克,制附子10克,当归25克,干地黄15克,桑寄生25克,生姜10 克,大枣4枚、竹沥10克(兑入),活络丹1丸(化)。8剂后,双下肢发冷大减,虫行 蚊咬感已除,睡眠好转,脉舌同前。原方去活络丹,继服23剂,行路已稳,闭目可 站,但时间不能延久,说话较为准确,但欠流利,脉由沉弱转为有力。配丸药,出 院休养继服:生黄芪120克,桂枝20克,牛膝25克,赤芍30克,白芍30克,桑寄生 45克,干地黄45克,当归54克,茺蔚子25克,制川乌15克,制草乌15克,鸡血藤25 克,胆南星15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净地龙15克,肉桂15克,制附片15克, 炙甘草10克。共为细末,加生姜汁30克,枣肉10克,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 次服1丸,日服2次,白开水送下。半年后复查,一切情况基本正常,可作些轻工 作,自己感觉无不适。(见《李和医疗经验选》,河北人民出版社) [评析]小脑共济失调症相当于血痹证、痿证、跌蹶和风痱证的范围。本方用 黄芪扶气,桂枝通阳,附子温阳散寒为主,故重用之,当归、地黄、白芍以养血, 寄生、牛膝、茺蔚子、鸡血藤、赤芍补肝肾,坚筋骨,祛风湿,活血通络而又 明目;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开发胃气并缓诸药之急,茯神以安神,竹沥滑痰 通络,并配合活络丹,以助活血通络而除痹。(马荫笃)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