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海601 IP属地:广西

文章 关注 访问 贡献
 
共 102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人恶,人怕,天不怕。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方国家,两人意见不和。刘锡鸿写信给朝廷,说郭嵩焘带小老婆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有辱国家形象。郭嵩焘也写信给朝廷,说刘锡鸿偷了外国人的手表。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与郭嵩焘关系密切,于是将刘锡鸿撤回,以后不再设副使。刘锡鸿气愤难平,变得更加偏激,常常对人出言不逊,同...
《道德经》:做人如水,以水悟道。难怪,老子的《道德经》不仅在我国影响深远广泛,而且在全世界都很被重视,很多不同行业的名人,学者都在学习《道德经》,他们都是《道德经》的忠实读者。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光而不耀,静水深流。”人生,对待任何人,我们都要怀有一颗尊敬的心,感恩的心,生活,也许,不经意的慈悲心,不经意的善良事...
当刘贺被召进京,他身边的小人兴高采烈,几百人簇拥着刘贺离开封国。人若失去善念,远离善行,身边的负能量磁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情绪垃圾,最终形成一个黑洞,吸引同样带着负能量的人。《道德经》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与他。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门童说他出门了;...
纪念老子诞辰2594周年……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很善于无私地帮助万物,无私地利于万物而不求回报,它没有说你用它,就要收你多少钱。天道没有亲戚,没有朋友,但是常常跟那些尊道而行的人在一起,道本来是跟每个人在一起的,只不过你离天道越来越远,天道也莫能助。咎莫大于欲得。打卡时间:3月6日-19日打卡内容:道德经名篇诵读长...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以万物为刍狗(任凭万物像草狗那样自生自灭);利万物而不争(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天之道(才是自然之道)。万物旁作(万物在时空的隧道中行进),可以为天下母(可以认为它是天下万物的本源)。为天下谷(天下的虚...
【天天读经典】《道德经》最厉害的五种思维!《道德经》由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虽然只有短短几千字,但是千百年来研究它的人数不胜数,其中的哲理到今天仍旧闪耀着光芒。一、对立统一的思维《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二、利他思维《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四、...
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自己无所仗恃,统领万物而不自居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解释】 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种类区分万物,环境形成万物。所以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得到生长和发育,使万物得到安定和保护,使万物得到养育和繁殖,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自以为有功,当万物...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以道莅天下,...
为什么说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呢?我有大祸患之忧虑,是因为我有肉身性命要保全;及至我把肉身性命置之度外,我还有什么祸患可忧虑呢? 所以,舍弃肉身性命去为天下的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舍弃肉身性命去爱天下的人,堪得普天下的信靠。清静,为天下正。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不是鬼神出来之后不伤...
《道德经》第25章: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勃《滕王阁序》云:“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谢枋得《小孤山》则说:“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道的特征,大、逝、远、反,也反映了宇宙的状态。天地人,在《易经》中称为三才,“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人如何得道,是采用反向推演的...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