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 IP属地:北京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27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麻黄汤功能发汗解表,本方加重麻黄则发汗解表之力更强;加麻黄配桂枝而发太阳经之汗,以散风寒而解表,君葛根于桂枝汤中,而解阳明经肌表之邪,以除项背强几几。本证为表实证,故加葛、麻二药于桂枝汤中以去其实,名曰葛根汤而不叫桂枝加麻黄、葛根汤,其方义自明。方论: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射干开结消痰,并为君药,生姜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黄帝内经经典条文解析。而形归气,意思说形体壮实则可以充实我们体内之气。这里的气是人体内的真气,一部分为先天禀赋,与后天水谷之气合并之后而共存于人体之内,这个气叫精气,人体内的精血都是由真气所化。前面说形生气,意思是形体壮实可以生气,这里说气生形,表明形气互生的特点,气足之后又可以反过...
柴胡桂枝汤证: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可见柴胡桂枝汤证就是少阳病本经病的表证即少阳表证。下面来看看少阳病的本经证——小柴胡汤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
汗是津液。他说一个家字,家就绝对不是只有一个人,所以阳明病既有胃经的烦热,用白虎汤、人参白虎汤,又有大肠的腑实,用承气汤、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例如《伤寒论》中讲六经病,三阳病是表热实证,到了三阴以后,特别是少阴病,注重温阳,附子汤、真武汤、参附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都属温阳的。所以五脏和六腑的分工是特别重要的,...
再看《素问·五藏别论》:“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这就很明白了,《灵枢·本神》讲的“精”字就是精气,在这其实就做了解释,就进一步肯定了“五藏藏精”是讲人身的精气。我们再看《灵枢·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上注到眼目。五脏精气充实的人,眼睛就有神,五脏精气虚衰的呢,...
如何学习《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也是据赵刻本排印的,1959年又增附索引发行,仍不失为较好的白文本,只是删节去原本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吐下后病脉...
因此,李可老中医认为,只有革除这一陋习,走出误区,中医才能治大病、治危病、治重症,而且近些年火神派学术思想的热潮,足以证明了李可老中医的预见性。特别是李可老中医的弟子们应用附子的方法,一脉相承地延续了李可老中医的经验与优秀方法,如其采用附子宽水久煎、附子逐日加量方法,以至病人出现瞑眩反应后减量的方法,对于治疗诸多的肿...
燥证之成,一为肺受火灼,津竭于上,不能灌溉百脉,荣养百骸,毛瘁色枯于外,脏器失润于内。方解: 沙参、麦冬、花粉,生津养液,清上焦津虚之热。梨皮、竹叶、白茅根甘寒清热生津。方解: 生地黄养阴,清胃热以润燥,石斛、花粉、玉竹乃生津之佳品,消谷善饥甚者,重用玉竹。重用玄参,养阴生津,润燥清热。瓜蒌润肺及大肠,降肺气,通大便...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如何理解和运用_内经知识问答_中华中医网。“阳病治阴”,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阳热亢盛,损伤了阴液的病证,或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致阳亢的病证,运用滋阴法治疗(若热邪仍盛,当以清热为主,辅以滋阴)。“阴病治阳”,阴病治阳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阴寒盛,损伤丁阳气的病证,或阳气不足,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的病证...
请大家看一下上图麻黄汤与桂枝汤对比,麻黄汤是四味药,桂枝汤是五味药。小青龙汤有或然证,是因为青龙里有水。这个方子用起来非常好使,小青龙汤可以加石膏,大青龙也可以加附子,在《金匮要略》中有小青龙加石膏例,那么在桂林古本有大青龙加附子例。“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其实就是我刚才跟大家讲的,饮它...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