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训书院 IP属地:山东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78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战国 玉璧。中国古玉器研究会2005年成立于北京,是从事古玉文化研究的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研究性、全国性的非营利社团组织,现已在全国建立省级分会十余家,会员数千人,是国内外玉文化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研究会旨在团结国内外玉文化爱好者、收藏家、专家学者开展古玉器收藏和玉文化研究的工作,普及古玉文化知识,宣传推...
玉剑饰的发展和演变玉剑具的发展和演变。玉剑饰即是精美的玉器装饰在兵器铁剑上的一种饰物,这种装饰有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zhì)、玉剑珌(bi)的宝剑,古人名为玉具剑。《说苑·反质》曾载:“经侯过魏太子,左服玉具剑,右带佩环,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视。经侯曰:''''''''魏国有宝乎?...
汉代玉器各类器型的鉴定要点。而精美的玉璧,往往跃出圆形的璧面,在外缘或孔内,镂空雕琢出生动活泼,矫健威武的龙、凤、螭等神兽形象,可谓是汉代玉璧的代表作。玉衣。西汉玉璜基本继承了战国晚期玉作风格,东汉玉璜数量较少,已趋衰落之势,工艺图纹亦较简单粗糙。圆雕人像。汉代带钩数量较多,形制各异,钩头有龙、螭、兽、鸟、鸭首等,钩...
明代圆雕玉器艺术。工匠以简单写实的设计构思,粗犷刚劲的琢玉技巧,圆雕双狮嬉戏摆件。玉马始见于殷商出土玉器,唐宋以后尤为多见,常作立体圆雕,与早期片雕风格不同。鹿回首,依老人长袖,头顶有枝杈形角,身饰“作品造型繁简相宜,老人头部的雕琢细腻而鹿则仅具外形,衣褶也只以直线及折线表示,仅有少量弧线。这类雕饰风格在明代玉器中多...
想要从工艺痕迹琢磨高古玉,那么比较粗工艺的高古玉是首选,因为粗工艺的玉器没有经过精修阴刻线或是没有经过精工打磨,使得这些在工具制作之下的原始痕迹仍保留于玉器表面,那么这类玉器是最适合研究高古玉制作工艺和工序的。再看标本反面的地,相对来说就比较粗糙了,粗糙的原因就在于相对正面的地来说,缺少了一道工序,那道工序就是搓磨修...
薛家岗文化玉琮与良渚文化玉琮相比,其制作工艺不可同日而语。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陶寺文化玉琮   新石器时代发现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为产于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部分黄色,土浸后呈雾状乳白色。明...
夏商时期玉虎的渊源与流变。按照上述凌家滩3件虎首玉璜与1件环形玉虎的虎头及其刻纹的特征,推测凌家滩85M1∶7(87含征3)虎首玉璜与87M15∶109虎首玉璜的年代可能早于98M16∶2环形玉虎与87M8∶26双虎首玉璜。将商代晚期玉虎的形制特征与西周玉虎的形制特征进行比对分析(表一),可以看出夏商时期玉虎向西周玉虎的演化,主要表现在商代晚期玉...
古代玉蝉的演变过程。玉蝉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其中以红山文化的玉蝉为最早,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也有发现,尤其是在石家河文化中,发现的玉蝉数量众多,制作精美。良渚文化玉蝉02、商代玉蝉。[1]、玉蝉的穿孔多在头部和蝉体中部斜钻,不像商代那样通体垂直穿孔,而且出现了无穿孔的玉蝉,应为珍蝉。研究玉蝉造型的发展过程,排比历朝...
浅谈老玉“拉丝工”镂雕时,先以桯钻打一个或数个定位圆孔,再用线具穿过圆孔,抹上解玉砂,然后手工在玉器两侧来回拉动线具,把多余的玉料拉搜去掉。这可谓是最早的”拉丝工”。真正意义上的“拉丝工”盛行于明清两朝。拉丝工的痕迹特点。宋元时期使用牛筋拉切,由于牛筋很有韧性,所以牛筋拉切留下的工痕与明清金属线锯不同,牛筋加上解玉砂...
明清玉器 鉴定精要 拉丝工鉴定。明清镂空玉佩的拉丝工。这种痕迹的出现,与新的拉丝工痕迹是不一样的。新的拉丝工是由机器固定拉丝轮均匀转动,玉器在手上平衡转动加工而成。而老工是人手拉动的,上下拉动的速度慢,又因手工拉动的方向不稳定,所以,在做锼空拉丝时,常常不自觉地变化了弓行的角度,这样就必然在原相对平行痕迹上,留下错叠相...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