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至静以宁其神  静坐,就是要先让自己的身体从烦躁中静谧下来。静坐,是静心,也是净心。境由心生。至静以宁其神,按照古人的一种思想,"静"代表生命的本源,"动"好比是本源的延伸。因此,静坐实际上是让我们回归生命的本源状态。他在《太极图说》中把宇宙的起源说成是一个无极->太极->阴阳->......->万物...
静坐能历练人的气质:一种处乱不惊的气质,一种娴静沉着的气质,一种淡泊宁静的气质,一种善于自我剖析的气质,一种巧辨是非的气质,一种睿智理智的气质。儒家倡导的静坐之法,常被人与佛教、道教、瑜伽等的静坐修炼混为一谈。当然,这不是说儒家的静坐思想与佛家、道家无关,应该说儒家的静坐之法也是受到了后者的启发,宋明以来形成的儒家静...
静而后能安 一直以来,我们沉浸在生活的喧闹里,内心安宁不下来,所以也没有时间去思考。静而后能安,生活的节奏如此之快,我们似乎找不到一块完整的时间去思考和处理自己的问题。抱怨不幸身居闹市,不得安宁。是闹市喧嚣,还是我们受了闹市的影响而内心喧嚣?其实,真正还是生活成了我们的主人,而不是我们是生活的主人。要摆脱这种不...
你能保持一颗安静的心吗(2)  翻开中国历史,可以发现,千百年来,古代学者们一直把静坐或静养当作做学问必不可少的功夫之一。《礼记》中所说的"散斋"、"致斋",就是一种静养、调心的过程。到了唐宋时期,新儒家学者把佛教中的静坐之法借鉴、吸收并加以改造,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实践,形成了一个日趋成熟的静坐传统...
认识自己的无知(3) 这里的思维范式突破在于:过去我是在无意识中受"争强好胜"这一思维范式支配的,从未直接思考过它有什么不好。而有些思维范式或框框,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却在无意识中深刻地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限制了我们的人格规模。这些不好的思维范式或框框,如果不搞清楚,有...
认识自己的无知(2) 如果我们将"范式"这个词从更加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或许有助于说明自省的重要。或者如果别人对我的批评触及到了它,我还可能从宿命论的角度来为自己辩护:"我这个人就这样了,这大概这就是我的命吧。"另一方面,一个人的思维范式究竟是什么,他自己未必总有清楚明确的认识,往往只有在遇到具体问...
认识自己的无知(1)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被誉为希腊哲学之父,也是一个人格极其高迈的人。最后,经过多番思考,苏格拉底很沮丧地得出:如果"苏格拉底最有智慧"的神谕正确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神面前,苏格拉底与那些名流贤达同样地无知,区别仅在于: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无知,而后者却不承认。甚至到临死前...
如果我们真正的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想一想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想一想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否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想一想自己多年来所犯的错误、所走过的弯路、所遭遇的失败以及导致这些挫折和失败的主观原因,或许我们真该痛下决心,开始新的生活,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可以睡觉时自省,也可以在工作间隙,在休息时间...
无欲则刚 林则徐的对联:"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无欲则刚,出自《论语》。道士整日闭关打坐,末了没有一个不想白日飞升的,可见虽然"无欲则刚",但要做到"无欲"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所以,当学生们听到孔子感叹说还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时,他们不约而同的说:"如果要论刚强,申枨应该...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