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自己的无知(1)

 ·梧桐树· 2010-11-09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被誉为希腊哲学之父,也是一个人格极其高迈的人。公元前399年,他被雅典人以渎神和危害青年等罪名判处死刑。在判决前的法庭申辩中,他当着许多听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来到了雅典的德尔斐神庙,这是一个雅典人供奉太阳神阿波罗的地方,凯勒丰问神一个问题:"世界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神庙里的女祭司告诉他:没有。他把这个答复告诉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明明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最有智慧的人啊!他也知道,在很多领域世界都有人超过了他。那么,究竟为什么神会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呢?为了得到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苏格拉底遍地寻访,求教于那些被公认为很有智慧的名流。结果却令苏格拉底大失所望,因为他发现这些人虽然一方面确实在一些重要领域超过了苏格拉底,但是另一方面却多半认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他们往往会因为自己某个方面的成就而误以为自己无所不通,无所不能。

  最后,经过多番思考,苏格拉底很沮丧地得出:如果"苏格拉底最有智慧"的神谕正确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神面前,苏格拉底与那些名流贤达同样地无知,区别仅在于: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无知,而后者却不承认。所以苏格拉底强调,真正的神谕应该是,"人们啦!……发现自己的智慧真正说来毫无价值,那就是你们中间最智慧的了。""认识你自己",早已成为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甚至到临死前,苏格拉底也不忘利用一次机会教育人们,不要妄自尊大,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自己说,他的母亲是个助产婆,他就是一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的思想。

  能够大胆承认自己的无知,有时确实非常艰难。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不知不觉中已经习惯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独特的,自己就是比别人强。尽管身边的人未必都承认自己,但是我们内心里并不服气。有些人以一技之长而傲视他人,有些人因容貌佼好而小看同侪;有些人以家庭背景自我标榜,有些人自认为潜力巨大而过于自信;有些人靠耍小聪明而自以为是,有些人因小有成就而刚愎自用……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我们成天陶醉于自我的"独特之处",自然不会有真正的自我反省。因为我们身上的很多毛病,在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支配下,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认识的。这也会使我们在遭遇挫折或失败时,有时会气急败坏地责怪别人。由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苏格拉底会发现,那些最有成就的人们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他们可能平时就很在意自己的名声、地位和价值,把自己看成比别人更成功、更高贵或更有价值。所以这时候,如果有人敢向他们挑战,就会深深地激怒他们。这也是苏格拉底惹恼了许多当时的贤达名流,以至于丢掉性命的重要原因。但是,苏格拉底的话确实也指出了人性的某种共性,那就是自我中心和妄自尊大的本性。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地反省和克制自己,完全可能成为这种本性的奴隶。这正是自省的重要性所在。让我们记住《格言联璧》中的一句话吧:

  盖世的功劳,

  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的罪过,

  最难得一个悔字。

  突破心灵的paradigm

  美国学者库恩(ThomasKuhn,1922-1996)在其于1962年出版的小书《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科学研究的"范式"(paradigm)问题。库恩的"范式"概念是指从事同一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通过几代人的积累所逐渐形成的一系列信念、方法和预设等等;这些共同信念、方法和预设经过一些人深思熟虑的加工、完善,成为一段时期内所有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或模型,即范式(paradigm)。科学研究的范式在形成后会通过各种方式广泛传播,它像一整套"前提假定"一样,成为同一学科领域的人们不得不共同接受的规则或标准,也构成了许多人不言而喻的思维框框。只要没有人突破范式,就很难有真正的科学革命,而至多只能有具体领域、具体问题上的突破。库恩的"范式"概念提出来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这一概念在许多其他领域也被人们日益普遍地使用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