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虫爱书 IP属地:四川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19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认识与实践的反复,打开意义的境域,探析阳明心学的思想进路。不同于超验构造将世界理解为人道之外的抽象存在,心学并未着力去描摹一个理想或本然的世界图景,而是从人道与天道的关系出发,立足于人,强调世界于人所呈现之意义。自在之世界,并不因人之喜恶而改其性,意义之世界却有其相对的一面,不同的主体往往在参与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并不一...
王阳明亲身经历告诉你:人到绝境,必有转机。王阳明属于前一种人。人到绝境,出现转机。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无常的生活将绝境横亘在你的面前,也是把你置于人生转机的悬崖!所以,请你相信,也请你珍惜“置身绝境”的转机,只有直面困难...
但作者所说的是,今天社会上推崇的心学,和王阳明的正宗心学,以及再发展后的泰州学派都毫无关系,是现在人胡编乱造而来的东西,至于现在的心学是什么?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很玄,我这样的凡夫俗子看不懂,但泰州学派的心学很好懂,其代表人物为李贽。作为心学的弟子,张居正是心学的受益者,也是心学的刽子手。对于王阳明的心学、泰州学派李贽等...
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先生“格物悟志”,总结出了“知行合一”的心学精髓。提到心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王阳明,但心学不是王阳明的首创,他只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开始的心学也属于儒学。尽管心学是儒学的一种,这时的心学却完全打破了那种君君臣臣的传统思想,就是不断地发掘人性的本质。心学发展到最后,可能已经不是...
王阳明给今人的三种启迪,做人处事的大智慧。作为心学集大成者,他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刘瑾素慕王华为人,曾两次派人对王华说,他与王华有旧,王华若能去见他一面,可入阁为相。在王阳明科举考试登第后,王华的同榜进士榜眼黄珣曾写诗给王华,题为《贺年侄王伯安登第》,最后两句是:...
王阳明:到底什么样的活法才算幸福?到底什么样的活法才算幸福,大多数人心中都有如下的认知:金钱、名利、地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只有具备这些才能证明人生的高度;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对一切我们带不走的名利不动心才是心灵的要求,只有心灵平静,才能得到幸福。而“心外无事”其实就是让我们遇到事时要波澜不惊、不急不躁。心外无事其实是心...
王阳明认为所谓物只是“意之所在“,他说:“心之所发便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同上)王阳明不承认心外有物,格物只是内心修养的工夫。是以吾心而求理...
(如何控制情绪)王阳明:失传千年的儒学心法。“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格物致知”即是,一事发生,格去私欲,以归于心之本体,心之本体便是“知”。例如别人冒犯我,我很生气,生气的感觉叫做“知”,由生气的感觉而生出的许多怨念,便是“行”,然而这个“知行”却不是心的本体。把个人...
致良知是要努力去致的,这个致,就是要在心里去掉声、色、货、利之欲,以见不被私欲遮蔽的本心良知。让私欲留下来,积下来,就走到往私欲生长的路上去了,私欲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越来越大,良知就见不到了。往哪致良知呢?致良知是向良知上走,动私欲是向私欲上走。因为认识利欲之心容易,人心随时都在为私利而萌动,但要认识良知很难,...
王阳明:扫除内心之尘,遇见更好的自己。境由心造,物随心转,烦恼皆由心生。王阳明讲至善只求诸于心,此心明处便是至善,至善是心之本体。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需外面添一分。为什么有善有恶,有好恶,是因为心被私欲所蒙蔽。拒张廷玉《明史王守仁传》记载,王守仁母亲怀孕十四个月生下他,其祖母梦见仙人云中送子,就起名为王云。王...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